分享

做生意,总得让对方有赚头

 奉啸敏 2017-07-12


奉啸敏

多国与卡塔尔断交了,印度军方越线了。

我辈草民,只是跟着瞎嚷嚷,很难明知真相的。

当然,借用网民一句话:如果真要动手,我愿意上前线。

 

其实,我不懂生意,我是想说合作这个话题。合作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卡塔尔事件,有专家指出,其他各国,表面上是跟卡塔尔断交,其实是针对伊朗。

印度军方越线,也有专家指出,可能牵扯到美国、朝鲜和日本。

太复杂了,不懂就不懂吧。

只不过,再不懂,也看得出,各方都是在计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这应该不是生意之道。

现在不是都讲双赢吗?没有一点合作意识,没有一点谦让精神,怎么双赢?

 

菜根谭有云:窄处留一步,浓时让三分。

双赢的对面是俱伤呢。

 

道听过李嘉诚先生的一个故事:

早年,李嘉诚先生生意起步时,他总是拿让利三分。不管对方是谁,他都以诚信为本,赚利至少让三分。

人们都愿意跟他来往。

 

“让一步为高,宽一步是福”。跟任何人合作,做任何事,如果一心想着把好处抓尽,把利益拿完,下一次谁还跟你合作?

举工作中的两个例子:

一所学校的日常教学秩序,多是依照教学课表正常进行。星期几哪个班第几节课是什么科目,看课表一目了然。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需要临时调课。

遇到这种情况,基本上以学校临时安排为主。也有先私下约好,然后报教务处备案的,也行。

一般来说,有特殊情况时,找人临时调一两次课,基本上都没有问题。

偏偏有人就不行,如C君。

那次C君临时接到电话,有急事要出去一趟,可马上就有课了,得找人调呀。

AA不搭,找BB不应。

我当时不明就里,特别奇怪,还觉得A君和B君不近人情呢。

事后,A君、B君告诉我,不是这样的。只有C找别人调的份,以前别人找C调课时,他从来没有答应过谁。不管对方事情有多急,他总有借口说有这事,有那事。

原来是这样呀。

想起以前自己任学校某部门主管时,因工作缘故,经常调课,从来没有受到过推辞。

并不是这个主管职务有多唬人,人家压根就不在乎。而是,每次人家帮我上了课后,我都会主动自觉还回去给人家上课,或者是人家找到我调课时,我从来都是不说二话,满口答应。

是呀,生意,总得让对方也有赚头。老是你找人家时可以,人家找你时就不可以,哪有这样的生意之道?

 

每年一度,卫生防疫部门都会来学校给学生打防疫疫苗。

当然,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

领导要我召集班主任和接受疫苗接种的学生,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接种疫苗,该怎么安排,都由我定。

我当然照做。但还是有点奇怪,这应该不是我这个部门负责的。

后,应该负责的部门主管主动找到我,说以后这样的事不要管。

我还是不理解,你应该负责的不仅不负责还劝我不要管,什么道理呢?事情总要有人做呀,你不做,他不做,谁做?

对方也回答得相当痛快:谁做?谁得利就谁做!

什么意思?还是不明白。

对方见我是真的傻愣,跟我指出了:学生疫苗接种,学校是有回扣的。班主任有,主要领导也有。

哦,哦,哦!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唉,人呀,俗到这一地步,也真是没救了。

第二次,校长还是要我安排。我安排。但是没有那么主动热情了。

第三次,不知道谁安排了。

 

想起来了,那个部门主管还有句话:你吃肉,我喝汤可以理解。你既吃肉,又喝汤,我只有看的份,还要我洗碗,是不是太过分了?

 

我曾经说过:但凡私心重,万事都糟糕。

曾经跟某一领导喝酒。我敬酒,他不喝,说他喝一杯我得喝两杯。我忍了,按他的说法我的酒量大嘛。

我端杯要喝,他又拦住了,啤酒不行,得米酒。

尼玛,我两杯米酒,你一杯啤酒?

当时,撂下一句话:不喝了。等你官再大一点再喝。

 

不仅是不能合作了,已经不能正常交流了。

 

2017/7/12  09:32: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