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价提车禁令发布后,你买车多花钱了吗?

 自强不息在等你 2017-07-12

《新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实施有一段时间了,亲爱的车主,你买车多花钱了吗?新《办法》的落实真的能对4S店加价的现象管用吗?

新《办》实施

7月1日起,新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统称新《办法》)正式落地实施。其中要求“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

我们都知道4S店“变相加价”现象较为常见,那么新《办法》的实施真的能有效杜绝这一现象吗?

4S店反应

自从新政实施之后,有记者对的加价提车现象进行探访。记者借欲购冠道车型对4S点进行了电话访问,销售人员一方面夸大提车难度,另一方面表示选择冠道车型加装精装的话,可以早点提到车,并表示,很多客户都选择了精装。

而且采访中发现,新《办》实施后,销售人员很少会再主动提加价提车的要求,而是转为隐晦的建议车主们加装其他配置,如加装导航、雷达、保险等等,如果车主同意从4S店里购买价值若干元的配置或保险,就可以早提车甚至是提到现车。不同意,就不能保证提车时间

车主反应

对于提车心切的车主来说,自然“被迫”选购保险或是加装配置。而且现在4S店都不会明着加价,本着自愿的原则,都是让你选择加装饰“接受不了就不买呗,没啥好说的。”

准车主表示,如果加个装饰,花几千元或者几万元,就能提前几个月提到车,是能够接受的。

还有车主表示,别人加价了,就相当于“插队”到你前面排队提车了。本来自己可能也不想多花这个冤枉钱,但是别人都加了,自己总不能一直排在后面等吧。

总结

首先,为什么会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供不应求”!买的人多了,产能又跟不上,卖方居于有利地位的市场态势,自然就要加价!

其次,在早很多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中第十条关就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消协、媒体等机构在几年前就提醒消费者了,经销商加价卖车是违法行为,很明显《价格法》的法律地位无疑远高于这个商务部的“管理办法”的,但加价卖车的现象一直都在。

再者,加价违法,但多年来鲜有经销商为自己的违法行为受到处罚。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经销商卖车时“加价”或“变相加价”时,一般都不会留下把柄。直接加价,加出的钱不会体现在购车发票上;“变相加价”的话,从交易流程上看完全是合法的,买卖双方在知情的情况下达成买卖共识,从市场角度来看并不存在不合理之处。因为客户并没有为车多付钱,而是另外掏钱买了其他的配置或保险。

商务部的新《办法》直接说的是卖车的事儿,《办法》一出台,“不得加价销售”这一条显得特别显眼,再加上媒体们的宣传,短期消费者们都注意到了这回事,所以“直接加价”的现象会逐渐消失,要是再明着加价,4S店岂不是把自己置身于风口浪尖的舆论高地,没那么傻吧~

因此,新《办法》实施后,小E的个人看法是直接加价的现象受限于规定变少了,但“变相加价”的情况还是会长期存在的。加价销售反映的其实是市场供需和行业本身所存在的问题,想要根本控制加价销售问题还是需要解决企业产能和经销商盈利问题,任重而道远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