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 王绂 《江山渔乐图》 】卷,纸本,27×688.7cm,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绘渔父与士大夫的生活。图中江干岩岸,杂林疏朗,渔舍水榭从落于丹枫之中。岸石掩映间,水面舟艇数只,舟上渔人或垂纶放钓,或横笛濯足,或拍击和歌;屋内则促膝对酌,或凭栏观钓,或策杖闲步,画法苍古,用笔劲利,设色淡雅。全画清雅幽丽,神采逼人,极富艺术价值。 对于处在元末明初乱世中的人们来说,渔父的主题象征着远离尘世倾轧与喧嚣的绝佳去处。王绂是倪瓒的同乡,他于1401年结束了流放生涯返回家乡无锡。之前,他在北方边境、荒凉的山西大同度过了二十载流放生活。同倪瓒一样,他也喜欢在自己的家乡四处游走。在这幅长卷中,王绂应和了吴镇对渔父题材的处理手段,兼具画笔的写实风格与书法的抽象感。这幅画很好地阐释了明清文人画家如何追随宋元前辈的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
|
来自: 书画雅苑 > 《明朝(1368-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