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魔王一代又一代日本还能看到希望吗

 xyhhdz 2017-07-12
大魔王一代又一代日本还能看到希望吗???

  2000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的孙颖莎。曾获得2015年全国少年锦标赛女单冠军。2015年9月进入中国乒乓球国家二队。2017年1月进入国家一队。2017年6月17日,在日本公开赛中孙颖莎一鸣惊人!大放异彩,连拿女单、女双冠军,酷酷的表情,成了她的标志。随后的成都公开赛,两个4:0,淘汰冯天薇和刘诗雯,爆出大冷。然后决赛面对丁宁,逼得世界第一拿出“下蹲”发球,才遗憾输球。一颗超级新星冉冉升起,新一代大魔王即将诞生!!!


  从后视角欣赏一下正手拉下旋的技术动作

  判断下旋来球出台后

  下压重心在右前脚掌上,转腰、沉肩带动大臂、小臂,向臀部后侧引拍。

  当球跳到最高点时,

  右脚蹬地-转腰-挥动大臂,带动小臂把整个身体顶起来。

  用板头摩擦球的中部,

  挥拍距离尽量长,让球在拍子上的摩擦时间尽量长,克服下旋。

  挥拍过程,尤其是在触球的刹那,加速运动。

  由于打的是斜线,向身体的左侧挥拍。


  拉下旋时根据下旋的强弱

  决定用力的方向、摩擦的薄厚。

  注意观察触球时板型的角度和触球时的触球部位。

  尽可能在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用板头击球。

  触球时也要加速收小臂,辅助制造摩擦客服下旋。


  正手爆冲上旋球

  最重要的是要让开击球空间

  发挥全身的力量击球,

  还要注意适当压板型。

  撞击要多于摩擦,打出的球要有响亮的金属声。

  斜线与直线控制完全在于手腕的内扣、外展微调。

  直线、斜线灵活运用,左右大角度调动对手。



  仔细观察拉外撇时手腕的外展角度

  打到对手想不到的落点最成功的。


  注意观察击球的瞬间,加速挥拍同时收小臂。

  弧线、速度、力量、落点、兼顾


  对手发出台重下旋球

  拉高调或者前冲弧圈球?

  如果有机会拉前冲当然前冲更有威胁。

  但对手下旋较重时,需要拉高调弧圈过渡一板,

  挥拍方向依然是由下往上,

  触球时也要加速,有一个小提拉的动作。

  弧线不宜过高,小提拉后还有个制动动作,防止弧线过高或出台。

  往球的侧面多摩擦一点,避开强下旋的正面效果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