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化股份的洗澡行动:6个月,一人一个亿,恢复上市前先来对对帐

 cat1208 2017-07-12


丨导 读 

面对不堪的经营状况,财务老司机常在会计科目上动手脚,在需要盈利的年份提前确认收入往后推迟费用,如果窟窿实在堵不住,就提请董事会,并购其它公司,或者把房子啊等固定资产卖掉。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长期违规驾驶,再熟练的财务老司机也有翻车的一天。   



文/时晨晨 



每周三,继续分析上市公司。在分析了正在排队IPO的公司后,我们今天分析一家暂停上市的公司——川化股份,现在叫*ST川化。


交易所规定,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股票将暂停上市。戴帽是一劫,暂停上市是大劫,股票终止上市是万劫不复。


面对不堪的经营状况,财务老司机常在会计科目上动手脚,在需要盈利的年份提前确认收入往后推迟费用,如果窟窿实在堵不住,就提请董事会,并购其它公司,或者把房子啊等固定资产卖掉,这就是俗称的“卖房保壳”。


这种伎俩玩儿溜的公司有商赢环球凯瑞德等等,但是也有玩儿脱的公司,比如川化股份,现在叫*ST川化。



川化股份是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隶属于四川国资委,以前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合成氨、氮肥生产企业之一,是全国18个大型化工基地之一。


拥有“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的川化股份翻车了: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终于在2016年5月份被暂停上市。


01

六个月一人一个亿

业绩亮瞎眼!


根据规定,川化股份公布的财报还是亏损的话,公司股票就要退市了。困兽之斗,格外凶猛。


2016年,川化股份营收18.12亿,较2015年的3.2亿暴增465.62%;2015年净利润还亏损7.04亿,到2016年就变成盈利8.66亿,一年内净利润暴增15.7亿。按照2016年47.75%的销售净利率,川化股份2013年到2015年根本不会连续三年亏损,落得暂停上市的下场


这一年,川化股份到底发生了什么?


6月23日公司公告称,为恢复川化股份盈利能力和降低退市风险,川化股份自2016 年7月开展贸易性经营活动,川化股份主营业务由化肥、化学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变更为大宗商品的国内贸易。


也就是说,川化股份去年7月份变更了主营业务,然后公司发奋图强,硬生生的开拓贸易业务,并且半年之内把新增的贸易业务从零做到15.47亿营收,当年总营收高达18.12亿。

(来源:2016年公司财报)


公司营业外收入也达到近7个亿,而营业外支出仅为2个亿。在业绩暴增的同时,公司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全线暴跌,降幅高达70%-80%。


(来源:2016年公司财报)


营收暴增,费用暴跌,销售净利率高达47.75%,业绩闪闪发光,川化股份有什么秘密武器?幸运的是,川化股份没有藏着掖着。


在6月23日公告中,川化股份称,“公司在化工贸易业务方面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以及品牌效应、资金优势、人才储备、风险管理等方面。”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的人才储备。根据川化股份年报,截至2016年底,公司员工总人数18人,其中销售人员10人、财务人员3人、行政人员5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12人,大专学历4人。

 

(来源:2016年公司财报)


就是这18个人,用半年时间,把营收做到16个亿,平均下来每个人贡献了近1个亿。——的确是人才!


这么厉害的抢手的人才,公司给的薪资一定很高吧?恰恰相反。2016年,川化股份董事长杨跃税前年薪才23万,其他董监高薪水都比他低。薪资这么低,股权一定很高吧?也不是,包括董事长在内的董监高不持有公司1股股票。这还不算完。截止年报公布日,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还没有全额发放。


公司到底有什么魔法让这些“老黄牛”只拉磨不吃草? 


02

这么厉害 为啥还要上市呢?


有如此闪闪发光的业绩和效率,川化股份为何要恢复上市,让他人分享呢?华为、老干妈都不想让人来分享胜利果实啊。


这家公司只是看起来像一块儿肥肉而已,实际上并不是。

先看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2016年川化股份存货金额为0。公司的解释是:“报告期内,主要采用“以销定采”的方式,在获取下游客户需求后,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量及价格预期,通过自有渠道与上游供应商匹配,结合交易规模、付款条件及下游客户的价格预期等因素,敲定采购供应商及相应的采购量及价格。”


以销定采,其实就相当于给买卖双方牵牵头,业务毛利率注定不会太高。数据显示,2016年公司贸易业务毛利率仅为3.26%,整体公司毛利率仅为3.17%。2017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已经下降至1.94%。


这种毛利率跟公司之前基本没啥区别,即使A股市场投资者钱多人傻,也不会给它太高估值。


除此之外,川化股份客户和供应商过于集中,其中前5大客户贡献了64.07%的营收,前5大供应商贡献了66.57%的采购额。


(来源:2016年公司财报)


(来源:2016年公司财报)


作为一家“以销定采”的贸易公司,在行业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处于弱势,这一点从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上就可以看出来。


2016年,川化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进一步恶化,净流出金额为11.78亿,较2015年的1.55亿的净流出金额增长10.23亿。


议价能力有限,企业业绩也就有限,为了保证一定的盈利能力,公司只好签署大量的关联交易。


根据川化股份公告,预计公司2017年度与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发生的日常关联交易金额不超过115,903.57万元,即使2017年川化股份没有其他业务,其关联交易也能使公司维持一定的营收和利润。


川化股份的实际风险不容小觑。


03

左手倒右手 

这游戏川化玩的溜


川化股份给贸易业务的定位也很明确:为恢复川化股份盈利能力和降低退市风险,公司未来的方向是锂电、或风电公司。从贸易业务过渡到锂电或风电,怎么玩呢?


2016年3月24日,川化股份进入重整程序,根据法院裁定的重整计划,公司执行重整计划之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按照每10股转增约17.02股方案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能投集团作为重整投资人受让川化股份资本公积金转增的股份数量最多,受让3.328亿股,持股比例26.20%,成为川化股份控股股东。


自此,公司控股股东由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6 年5 月13 日,根据公司第一次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的《川化股份有限公司资产处置方案》,管理人委托四川省嘉士利拍卖有限公司对公司的非货币资产进行公开拍卖;2016 年5 月22 日,竞买人前控股股东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人民币45,000 万元竞得拍卖标的。


川化股份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以及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负债全部转移至原控股股东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手中。


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原来的业务、原有的一屁股烂帐还给原控股股东,这部分业务“退市”,留下一个干净的外套。然后,公司决定把现任控股股东的另一家控股子公司“装”进上市公司。



2017年6月21日,川化股份《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初步确定为采用现金方式购买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能投风电55%股权


原控股股东“退位”,带走原来的业务;新控股股东上位,“装”进新的业务,这不是借壳上市么?


不是的。原来的控股股东四川化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四川国资委,现任控股股东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股东是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而它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全资子公司。况且,2015年12月4日,四川省国资委将所持四川化工控股100%产权无偿划转至能投集团。


也就是说,川化股份这场资本运作完全就是国资左手倒右手的游戏,这是一场魔术表演。


04

川化股份&东方电器

出来对对帐!


贸易业务只是川化股份的临时演员,公司未来的主角是能投风电,只是这个主角有两张脸!


能投风电是非上市公司,公司经营状况的信息太少。但是,川化股份既然想收购这家公司,就需要把这家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说明一下。


6月21日,川化股份在《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中称,2016年度,能投风电实现营业收入20,151.53万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771.67万元,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16,301.53万元。


巧的是,上市公司东方电器也能投风电的重要股东,最近几年一直增持后者,当前持股20%,并且也一直披露它的一些重要财务信息。



不巧的是,这两家公司公布的数据不一样。根据东方电气财报,2016年能投风电营收1.98亿,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98.23万元。


所以,这两家公司公布的数据,营业收入相差341.03万,净利润相差727万元,看来我们看到的是假报表?


投资者还需要注意的是,从东方电气公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2016年能投风电净利润仅比2015年增长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