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最畅销的喷气机!

 温柔开心手 2017-07-13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民用航空市场上,凭借着远程的波音 707 和中程的波音 727 取得的成功,波音公司已经成为了民航机领域最大的一个巨头。不过此时的波音的产品依然存在着空白,那就是小型的短程喷气式客机。此时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包括英国的 BAC1-11 与三叉戟,以及波音公司最大的竞争对手 - 道格拉斯公司的 DC-9 型。这些飞机正在瓜分着中小型客机的大蛋糕。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波音公司显然不会毫无作为。于是 1964 年的 5 月 11 日,波音公司上马了一个全新的项目,最初的设计目标是可以承载 60 名乘客飞行 1000 英里(约 1600 公里)。之后,飞机被正式命名为波音 737,并且获得了来自汉莎航空的 21 架订单。当然,汉莎航空的订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把波音 737 的载客量提升到 100 人,否则,汉莎就会考虑订购道格拉斯的 DC-9。波音自然是不可能放弃汉莎这个大客户的,于是波音 737 的载客量就变成了 100 人。一个多月之后的 4 月 5 日,美国的另一家大型航企,联合航空(嗯,就是之前打人的那家)订购了 40 架波音 737。美联航也提出了要求:100 人的载客量太小了,这架飞机太短了,要长一点才是最好的。于是,波音又把飞机延长了一点(1.93 米)。为了区分这两种长度不一样的波音 737,短的那种被叫做了波音 737-100,长一点的叫做波音 737-200。这两种最早的 737 被称为波音 737OG(Original 的缩写)千万不要小瞧了这 1.93 米,这 1.93 米时的 737-200 比 737-100 可以多 30 名乘客。按照一排 6 座计算,也就是多出了 5 排的空间。所以,知道经济舱为什么不舒服了吧,这就是原因。

最早,波音公司的想法并不是全新设计一架飞机,而是在波音 727 的基础上改出一架双发的小飞机。毕竟当时的竞争对手们几乎都采用了和波音 727 一样的尾置发动机的设计,再考虑到波音 727 在市场上获得的成功,波音公司自然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但是经过一系列的论证和计算,这样的布局气动性能,主要是那个 T 型尾翼的效果并不好。于是工程师们把水平尾翼移到了垂尾的下面。为了给水平尾翼腾出地方,发动机被移到了机翼的下方。事实证明这种翼吊式的布局是至今为止民航机领域使用的最多的和最为成功的气动布局。由于机身截面包括起落架结构继承自波音 727,波音 737 的腿也是相当的短,因此发动机的整流罩紧紧地贴在了机翼的下面。这种设计会导致高速飞行时阻力过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波音公司将发动机的整流罩又延长了 1.5 米来改善气流的流动从而提高气动效率。这也使得早期型的波音 737 有着很强的辨识度:机翼下挂着两根细长的发动机的那家伙就是 737-100 或者 737-200,肯定错不了。

汉莎航空的波音 737-100。这张照片拍摄于 1972 年,飞机上有慕尼黑奥运会的有关标识。外观修长的发动机是波音 737OG 的标志性特点之一。

1966 年 12 月,第一架波音 737 出场。1967 年 4 月 9 日,第一架波音 737-100 完成首飞,之后的 8 月 8 日,第一架波音 737-200 完成首飞。出厂一年之后,1967 年 12 月 27 日,汉莎航空接收了他们的第一架 737。一代传奇从此开始。

投入运营之后,波音公司继续改进着 737。最早的波音 737 和波音 727 都使用了普惠公司的 JT8D 型发动机。本着减少工作量和成本的原则,737 的反推装置使用了和波音 727 完全相同的设计。这一设计导致波音 737 最开始的降落性能不佳。于是波音对这一设计进行了改进,并且为已经交付了的飞机提供了改装套件。(不得不说一句业界良心)

不过直到这个时候波音 737 的销量依旧一般。性能上不相上下的 737 并没有击败 DC-9。波音于是下定决心对 737-200 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动,比如重新设计了前缘缝翼和襟翼,安装了新的刹车系统并更换了最新型的发动机。改进后的这种波音 737 被称为波音 737-200Adv(Advanced 的缩写)。由于性能打大幅提升,737 的销量猛增并突破了 1000 架。中国民航最早的一批波音 737 也是这种改进后的波音 737-200Adv 型。

厦门航空的 B-2524 号飞机是世界上最后一架出场的波音 737-200。这架飞机 1988 年 2 月交付,2003 年 6 月退役。退役后,这架飞机被改为货机继续服役。

很快时间进入了七十年代的尾巴。伴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波音 737OG 的航电系统和发动机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了。波音公司决定开发下一代波音 737。新一代的波音 737 被称为波音 737CL(Classic 的缩写)。

印度尼西亚 Sriwijaya 航空的波音 737-200,拍摄于 2010 年 10 月。这架飞机最早服役于英航。现在波音 737OG 只在少数不发达国家还有服役

1979 年,波音公司决定在 737OG 的基础上,提高飞机的载客量与航程,同时在保证通用性的基础上升级飞机的航电系统。一年后的范堡罗航展上,波音首次公布了下一代 737,就是波音 737-300 的初步设计指标。

相比于波音 737-200,新的波音 737-300 换装了 CFM-56 型发动机。相比起 JT8D,CFM56 更省油和更宁静,但是直径较大,这就使得小短腿的 737 安装这种发动机后,发动机进气道下唇与地面之间的空间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波音对发动机进气道下唇进行了新的设计,让下唇变得更加扁平。这一设计从 737-300 开始一直被使用。

一架中国东方航空的波音 737-800 准备滑行进入首都国际机场 18R 跑道。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进气道的下方扁平型的设计。

除此之外,波音 737-300 的机翼做了新的改进,并将机身延长了 2.87 米。同时,驾驶舱也告别了 Big6 的机械仪表时代开始进入电子仪表时代。

波音 737-200Adv 的驾驶舱

波音 737-300 的驾驶舱

相比于升级并不大的 DC-9-80(也就是麦道 80 系列)来说,波音 737-300 有着明显的优势。很快,大量的订单蜂拥而至。1984 年 4 月 24 日,第一架波音 737-300 首飞。之后的 1986 年 6 月,延长型的波音 737-400 开始研制。相比于波音 737-300,波音 737-400 加长 3 米,载客量提升至 170 人。1988 年 2 月,波音 737-400 完成首飞。

海南航空的波音 737-400。这架飞机被涂上了名为 ' 喜鹊登梅 ' 的彩绘。

除此之外,由于部分航空公司需要一种可以直接替换掉 737-200 的飞机,因此波音还推出了波音 737-500。737-500 相比于 737-200 要长 0.5 米,但是航程远大于 737-200。1989 年 6 月,737-500 首飞。波音 737-500 很受俄罗斯的航空公司的欢迎。许多俄罗斯的航空公司都买进了一些 737-500 用以替换老式的苏系飞机。

这架注册号为 VP-BKO 的波音 737-500 最早由厦门航空运营,注册号 B-2591。2008 年 2 月从厦门航空退役,随后交付给俄航旗下的北俄罗斯航空运营。2008 年 9 月 14 日,该机在降落时坠毁。

对于很多 70 后和 80 后甚至是部分 90 后,他们人生中乘坐的第一种飞机都是这些波音 737CL。这些飞机也确实为中国民航做出了许多的贡献。2017 年 5 月,中国南方航空河南分公司的 B-2959 退役。从此,中国民航正式告别执行客运任务的波音 737CL。

中国民航最后的客运用波音 737-300,注册号 B-2959

对于退役后的波音 737,有不少都被改装成了货机继续发光发热。

中国邮政航空的波音 737-300,注册号 B-2962。之前由山东航空在 1996 年引进。2013 年退役后被改装为货机。

现在的时间已经到了九十年代。如果没有大西洋彼岸的另一架飞机制造商推出的一种飞机,恐怕波音 737 系列的故事还会再原地继续停留一段时间。但是故事就是这么有趣,1987 年,成立仅 17 年的空中客车公司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窄体客机,这就是后来与波音 737 平分秋色的 A320。

在空中客车成立之前,欧洲人在民航机市场上还是推出过一些不错的飞机的。比如荷兰的福克 28/70,英国的 BAC1-11 和被中国大众所熟知的三叉戟。当然,这些飞机普遍的特点都是性能很好,但销量惨淡。空客成立后,A300 与 A310 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应,之后,欧洲人把目光再一次投回了自己曾经输给美国人的战场。1977 年,' 欧洲联合运输 ' 计划启动。这一计划英文名为 Joint European Transport,简称 JET。在该计划中,欧洲人希望设计一款座位数介于 130 座到 188 座之间的,安装两台 CFM56 型发动机的,最高巡航速度 0.84 马赫的飞机。随后,这一计划更名为 SA 计划(SA 是单通道 Single Aisle 的缩写)。空客将 SA 计划分为 SA1,SA2,SA3 三个部分,并将重点放在了 SA2 上。SA2 也就是后来被人们熟知的 A320,SA1 与 SA3 则分别对应 A319 与 A321。

1987 年 2 月 14 日,在情人节这样一个甜美的日子里,第一架 A320 型飞机下线。八天之后的 2 月 22 日,A320 完成首飞。一年之后,1988 年 3 月 26 日,法国航空接收了第一架 A320-100。现在我们在国内见到的 A320 全部是 A320-200 型。最早的 A320-100 是没有翼梢小翼的。在生产了 21 架 A320-100 后,从第 22 架开始,A320 开始加装翼梢小翼并成为了 A320-200。(图 11,12)

因特航空的 A320-100。

中国南方航空的 A320-200。可以很明显的看到翼尖上的翼梢小翼。

之后,1988 年 11 月,A320 家族的第二个型号,加长后的 A321 上马。A321 最早被称为 A320-500,简称 A325。有的时候大家在订机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 A325 这个机型,这就说明其实这是一架 A321。

A321 在 1993 年首飞,一年之后,汉莎航空成为了第一家运营 A321 的航空公司。和 A320 一样,A321 也分为 A321-100 与 A321-200 两种。这两种型号在外观上是区分不出来的。

四川航空运营了大陆地区仅有的两架 A321-100。这架注册号为 B-2286 的飞机最早由澳门航空运营。除此之外,台湾的复兴航空也运营过 A321-100 型飞机。

中国国际航空运营的一架 A321-200 型。A321-200 在外观上与 A321-100 没有明显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 A321-200 增加了油箱的容量,在相同载客量下,可以将航程从 4300 公里提升至 5500 公里。加长型之后,空客又推出了缩短型的 A319。1995 年 8 月 25 日,A319 首飞。八个月之后,A319 开始在瑞士航空投入商业运营。

中国东方航空的 A319。中国的 A319 经常被用于执飞拉萨等高原机场的航线。

除了以上三种飞机之外,A320 系列还有最后一个型号。这一型号就是最小的空中客车 A318。A318 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讲,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A320 在当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比如,A320 是第一种采用电传操纵和侧置驾驶杆的民航客机,也是第一种放宽静稳定度设计的民航客机。同时,A320 采用了全玻璃化的驾驶舱。在当时可以说是代表了民航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了。

A320 的驾驶舱,看起来是不是比 737CL 先进多了?

在 A320 的攻势下,波音开始对 737 进行了又一次的改进。于是,崭新的波音 737NG(Next Generation)出现了。

1991 年,波音开始了 737CL 的升级计划。1993 年 11 月,波音正式宣布 737NG 上马。在波音 737-300/400/500 的基础上分别衍生出了波音 737-700/800/600。之后又在 1997 年推出了波音 737-900。相比于 737CL,737NG 重新设计了机翼和垂尾。

相同角度的波音 737-300 与波音 737-800 的垂尾。明显可以看出 737-800 垂尾更大。

同时,波音 737NG 还设计了全新的玻璃化驾驶舱。

波音 737NG 的驾驶舱

同时,波音 737NG 还装备了 CFM-56 发动机的最新型号。这些改进与设计可以让飞机的航程有更显著的提升,同时也可以提高飞机的巡航速度。1996 年 12 月,第一架波音 737NG 下线。这是一架波音 737-700,是波音生产的第 2843 架 737。之后的 1997 年 2 月 9 日,这架 737-700 完成首飞。此时距离第一架 737 首飞已经过去了几乎整 30 年。之后的 6 月 30 日,波音 737-800 下线并在一个月之后的 7 月 31 日完成首飞。波音 737NG 是到目前为止生产数目最多的一批波音 737,也是目前为止国内服役数目最多的一种飞机。

国航曾近引进过一批 737-600。目前已经全部退役。注意最早的 737NG 驾驶舱顶部依然保留了观星窗。

东航云南分公司的 737-300。孔雀彩绘是云南分公司的特色涂装并广受好评。

中国国际航空的 B-5178 灰牡丹彩绘。这架飞机曾经是奥运吉祥号彩绘机之一。2011 年变为现在涂装。部分稍老的 737NG 没有安装翼梢小翼。

奥凯航空的波音 737-900ER 型降落天津滨海国际机场。737-900 是所有 737 中最长的一种。

空客也没有停止对 A320 的改进。A320 早期使用的是三角形的经典小翼,后来空客推出了新款的鲨鳍小翼,用户可以选装鲨鳍小翼或是经典小翼。鲨鳍小翼可以有效提升飞行性能,现在已经被很多航空公司采用

澳门航空一架安装了鲨鳍小翼的 A321 正在首都国际机场降落。

进入 2010 年,A320 系列飞机已经推出 20 多年了,737NG 也已经生产了 10 多年。显然,市场需要这两种民用航空史上销量最好的喷气式飞机更新的改进。于是,2010 年,空中客车宣布将推出 A320Neo 系列(Neo 是 New Engine Option 的缩写)。随后,2011 年,波音宣布推出波音 737Max 系列飞机。到今年,两种飞机都已经开始交付用户投入运营。

汉莎航空的 A320Neo。汉莎航空是 A320Neo 的启动用户也是首家用户。因此这架飞机上有 'First to fly A320 Neo' 的字样

即将交付给挪威人航空的 737 Max8。挪威人航空是第二家接收 737Max 的航空公司。

2017 年的 5 月 5 日,中国人自己的大型民用运输机,与波音 737 和 A320 同量级的 C919 成功首飞。此时,距离波音 737 首飞已经过了 50 年,距离 A320 首飞也已经有 30 年了。虽然很迟,但是这一步,中国人终究还是迈出去了。

迟到不代表一定会在市场上失败。比波音 737 晚 20 年出生的 A320 系列现在完全能够有与 737 平分市场,我们有理由相信 C919 的未来。俗话说,万事开头难。C919 面临的困难可以说是不小。但是困难毕竟还是有办法克服的。希望有一天,C919 也能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喷气机之一。当然,也希望这一天不要来得太晚。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查看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