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孔夫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老子则曰:“大辩若讷。”讷言,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说话前要三思,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老孔心目中的“讷言”,灌注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百态的深入思考,而对于常人而言,这能够为我们塑造一个内敛的心性,从而让我们在为人处世中所展现的更是一个实在,敦厚,智慧的自我。
讷言之人,必定有极强的自我约束力,从而不至于莽撞冒失。《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的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个“多言而躁”(饶舌话多,个性急躁)之人,他曾问孔子怎样才为仁,孔子说:“仁者,其言也讱。”其意为说话须慎重,做事须认真,这是成为“仁人”的要求。
毕竟,“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只会招致别人的讨厌,一味呈口舌之利,最终造成言多必失。
讷言其实是道德的考量,“讷言”者,往往能成就信用。孔子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一个人言语过多,就会有不能兑现之言,反而丧失了信用,是“巧言乱德”或自取耻辱;要想成就做人的诚信,还是少说话、不空言为好。
老子也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他认为巧辩和饰美伤害言语的真实和诚信。这就好比上天一样,它什么话都不说,但春夏秋冬依次更替,没有紊乱和差失,这才是一种高度的诚信品格,这才是德性的正道。
此外,孔子的“讷言”并非要求人不说话,而是不能够随便地说出来。(“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而要做到“讷言”必须讲求“时”和“中”。
“时”指的是看准时机,在该说的时候才说。“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在该说的时候不说,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在不该说的时候却说,就是失言,因此靠智识认准说话的时机与对象才是关键。
孔子曾提出“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思想,他认为人的许多思想和理念应当用行动来表达,行动可以是最好的语言,也是获取智慧的最佳方式。
今人也常说:“实干胜于雄辩”,任何真理都是不由论辩和互相诘难而生的,欲要达到目标和求知,就要做到实干,就如词人陆游所说:“绝知此事要躬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志之人更是要谨记于心。
无论是儒家之言,还是道家之思,“讷言”的理念经过千年的试炼仍不失其妙。这对于现世后代来说,无疑是一种值得被肯定的真理和处世智慧,入世之人应该谨记而用之。
来自: 雅荷淡香 > 《弘扬国学》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国馆丨讷言,说话的最高境界
国馆丨讷言,说话的最高境界。——国馆君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的司马牛是孔子的学生,他是个“多言而躁”(饶舌话多,个...
孔子做人的54个智慧
孔子做人的54个智慧。古往今来,那些吃透孔子思想精髓的人,几乎都是最能适应中国社会需要并成就大业的人;而那些不了解或曲解孔子思想...
品读孔子名言,重温先贤智慧
品读孔子名言,重温先贤智慧◆ ◆ ◆ 【孔子的交友之道】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孔子教导我们】 ①做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不能固执己见,而应时时更替智慧
庄子曰:“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也。孔子云:‘夫受才乎大本,复灵以生。鸣而当律,言而当法。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说明】在《则阳...
【智慧背囊】知人固不易
孔子周游列国,住在陈、蔡两国,后来孔子到楚国去,陈、蔡大夫恐怕孔子说他们的坏话,便派人拦阻,故孔子困,厄而断粮。孔子七天未吃一粒米,白天也只得躺着,颜回出去找粮,弄到一点拿回来煮,饭刚要...
识人九条,孔子智慧
识人九条,孔子智慧识人九条,孔子智慧。
识人九条,孔子智慧 ...
盗跖的“大道”智慧
盗跖的“大道”智慧。盗跖还有一件惊天动地的经历,就是赶走过孔子,还骂了他几句这就牛逼了啊!孔子学问渊博,一个人和几个人辩论那也...
孔子:真正智慧的人,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
孔子:真正智慧的人,看谁都顺眼。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