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云计算为名之微软生死战略大逃亡(下)

 书虫2045 2017-07-13

上回我们讲述了微软的office部门为了试图解决consumer市场软件通病的问题,借着微软的垄断地位,为了创新而创新强推Ribbon。

Ribbon没有本质上解决微软的问题,但是也为微软office赢得了近10年的时间缓冲。于是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契机真的来了。这需要感谢活雷锋。

7.世上只有雷锋好

历史上来说西雅图和硅谷,作为IT发展的两个中心,各有千秋但是互相看不顺眼。硅谷起步早,但是到了2000年前后微软鼎盛时期,就是西雅图一家PK硅谷各大公司。作为邪恶帝国的象征微软是历来被硅谷集体抵制的。

但凡硅谷有新企业出来,就有充当反对邪恶帝国先锋的角色。这个角色早年的时候Sun就做过。后来者呢,就是Google了。当年的Google不是今天那个唯利是图的Google,是颇有理想有追求的。员工待遇好,有20%的时间可以做自己的事情等等。

于是Google上市了,于是Google成了硅谷的新代表。于是Google杀入了微软的邪恶大本营。这个杀入是全方位的。首先是Google在Kirkland开了一个分公司。这个分公司开始在微软挖人。只要给的起钱,总是有人来的。网上视频显示,有个微软的Tech-fellow走了,Steve Ballmer找他谈话,问你去哪家公司,别告诉我又是Google。对方说是啊。 Steve Ballmer愤怒的砸了椅子。事情夸张是夸张了一点。但是Google作为硅谷的新领袖,来到西雅图打击邪恶帝国这个事情,最开始做起来,可能是没有太多商业诉求的。更多的,就是作为领袖的想法。

8.Google的出击

在某个时间里,Google其实非常的嚣张。Android在我看来更多还是对苹果霸占互联网的担心。那个时候微软的windows phone也好windows mobile也罢,并不在Google的考虑范围内。

但是Google明目张胆的做的一件事情,确实是刻意针对微软的。这就是Google Doc这一系列产品的高调诞生。在某年的Google IO上,这一系列产品诞生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一系列产品冲着谁去的,意图在什么地方。

我们必须承认Google对互联网的理解不仅仅是正确的而且是超前的。Google Doc这个产品里面有很多非常前卫而且是未来大势所趋的东西。包括网络协同办公,网盘存文件,有浏览器就可以做修改等等。

但是Google这个公司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不懂怎么做消费者市场的软件,尤其是办公软件,水不是一般的深。微软能够在市场的竞争中,最后让自己的办公软件成为自己最牛的印钞机,那也是一把血一把泪的拼出来的。绝非泛泛之辈。所以Google Doc是一个理念非常先进,有些方面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但是实际上实用性却很糟糕的软件。

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细数Google的失误的话,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失误,甚至可能是致命的。这相当于自己想打入别人的领域,但是因为自己太弱,无能为力,却作为雷锋教会了别人不懂的。对方非要感谢自己的雷锋行为不可。

9.微软的应对

当Google开始做Google Doc的时候,微软心里很虚。微软被Google这个代表着未来趋势的敌人打得有点晕头转向。但Office是微软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Office都垮了,微软也就差不多了。

我觉得微软的反击可谓相当的漂亮。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微软要做Bing,在我看来这个战略意图非常的明显。趁着自己还有钱,高调的烧进对方的大本营去。这样做Google其实只能应对来自微软的冲击。

有时候我们看公司的宣传和实际做的事情需要分开来看。从宣传上,微软是誓死要和Google硬磕search的。但是在实际投入上,微软的机器从来也就是Google的一个零头。Bing的搜索重心从来都是en-us,勉强加一个uk。微软某次报告里面讲自己做了Bing以后,Google的广告的单次Bid价格又因为Bing的存在而降低了多少,这个故事反映了微软的战略意图。做一个东西,投入一定力量,拖垮你的盈利能力。让你只能集中精力来和我拼这个战场。从而无暇在我最害怕的office战场上展开斗争。

微软的另外一个策略,则显得低调得很多:成了了office365部门。最开始的时候这个部门是如此的低调,以至于微软内部的人都不怎么知道。我不知道是微软没有信心和Google在在线办公领域去打一仗还是微软想先低调试试水。总而言之一段时间以内Bing是无比的高调而Office365则是无比的低调。Google果然也就卷入了和微软的搜索战争里。微软出个什么样的feature Google很快就跟进。在Google Doc上的投入,Google也就一直没有那么上心。

10.故事的另一半

Steve Ballmer的另外一项举动现在也不是什么秘密了。2009年的时候他让当时的Server and Tools的President Bob Muglia开始做云计算方面的投资。这个Bob算得上是阳奉阴违的牛人。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没怎么做。等到2011年Steve最后把他给开了,换上了Satya。然后就传出来Cloud first的举动了。Satya上台以后倒是all in cloud了,但是干砸了另外一些事情,使得微软的很多人才纷纷出逃,尤其以SQL Server为重灾区。这些人成就了后来亚马逊和Google数据库产品的辉煌。所以得失之间不好说。比较奇葩的是那个被开的President后来去了一家云计算大数据公司SnowFlake.这个公司也算是业界翘楚了。从管理一个大部门到管理几百人。从虚与委蛇不做云计算到成为云计算公司的CEO,我特别好奇这位老兄的心路历程。

云计算的投入,导致了Windows Azure的诞生。Office365的进展让人欢欣鼓舞。微软最终发现Google其实是纸老虎。Google Doc的产品在企业级应用市场,尤其是电子表格的产品,基本上是不可用的。一段时间下来,微软放心了,觉得office365里面可以抄袭Google的东西都抄袭了。不需要抄袭的也壮大了。

微软学习Google并且创新的东西很多。但是在我看来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是office365对OneDrive这个云存储的集成不是一般的好。不管是你打开本地的office还是浏览器里面的,都可以编辑。而且为了强化云计算,OneDrive的默认优先级比本地还高。其次当然是在线编辑和共享功能了。微软为了能够实现在不同客户端里都可以进行编辑对office的源代码做了很多的分离。最重要的一点是UI显示和下面对应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分离。所以这就使得微软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系统,从浏览器到手机上都重新实现UI,而底层的那些处理的程序则是统一的服务。

我和Office365里有些人有过一些接触,有的人的级别还比较高。在整个变革的过程里,其实最重要的变革不是程序上的变革而是商业上的。自从整合了云存储以后,微软也改变了收费模式。非常的顺其自然的就改变了,每个月交钱。微软再也不卖一次性的软件,统统都是按月收钱,当然附赠OneDrive。这个改变,彻彻底底的让微软摆脱了consumer市场开发的弊端。必须不断升级才能不断赚钱。

11.尾声

Office365已经成为目前微软最为重要的印钞机。它不但成功的让微软盘活了自己的Office资产,并且顺利的从一个必须3年一升级的模式进入到了目前按月收费的模式。很多企业其实还非常喜欢这种模式,因为慢刀子宰人的时候,一刀一刀割起来不痛。反正每个企业每年都有预算。比三年一次性付费要容易太多。对微软的好处是,你再也不会见到微软要三年一个大release,为了创新而创新了。这不是印钞机,这是永动机。

对于微软来说,Office365的成功,也使得Office成为Windows Azure的大客户,说白了相当于自己左手的钱倒进右手里面去,瞬间就迅速的让Windows Azure多赚了几个亿。自然而然的也就更容易让它成为全球第二大云计算公司了。这种做法是否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说到微软,我想再提两个公司。一个当然是Google,很大程度上,Google救活了微软。没有Google微软要想进入新时代,不知道怎么进。所以微软需要感谢Google。

另外一个公司是Oracle。2012年,Oracle的CEO Larry Ellison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聊到云计算,他说这个东西是什么,没前途,Oracle不会去做的。2011年的时候,微软宣布all in 云计算。我想这眼光可以值得对比一下。然后Oracle2015年开始在西雅图猛砸钱做云计算。在我看来,如果Oracle能够盘活自己的现有的资源,数据库和企业管理软件等等,那么它还是有希望的。如果这个努力失败了,那后果就不知道了。起码今天开始Amazon已经对Oracle的数据库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是我还是得说,虽然眼光不行,Oracle的勇气可嘉。没有谁敢在2015年还猛砸钱赌一把的。比如IBM这个公司,早早就知道大数据云计算,但是最后做成什么样呢?这一点来说,我觉得Oracle还是有它可取之处的。最后结果怎么样,我想还是应该能够保留一部分客户的。能不能够壮大起来,就得看执行和运气了。

【本文为51CTO专栏作者“徐飞”的原创稿件,转载请通过作者微信公众号“飞总的IT世界面面观”获取联系和授权】

戳这里,看该作者更多好文

【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武晓燕 TEL:(010)68476606】

点赞 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