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种刑罚,女囚宁死不受,男囚想受罚得花钱,至今还在沿用

 山地之仔 2017-07-13

古代有种刑罚,女囚宁死不受,男囚想受罚得花钱,至今还在沿用

秦皇汉武

刑罚,就是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既包括身体上的,也包括精神和财物上的。在西汉汉文帝之前,大体有墨、劓、刖、宫、大辟等几种,这些刑罚都是残害肢体为目的的,汉文帝于心不忍,就采纳大臣建议,废除了这些酷刑,转而采取一些相对柔和的惩罚手段。

于是后来就衍生出了“笞、杖、徒、流、死”封建五刑,相比上古五刑,已经柔和多了。这其中笞杖之刑可以说是最轻的了,通俗来讲就是挨板子。

但是这个挨板子却大有学问,因为很多被判笞杖之刑的女囚宁可死也不愿挨打,但很多男囚愿意挨板子,但是必须得掏钱,这么是怎么回事呢?

跟现在的刑罚不同,古代惩戒犯人有种手段就是耻辱刑,目的不是为了造成肉体伤害。笞杖刑的主要部位是屁股,一来是因为这个地方脂肪多,不伤筋动骨,二来是在讲究礼义廉耻的古代社会,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羞辱。比如明朝的皇帝就特别喜欢打大臣的板子,以达到羞辱的目的。

其实被判仗刑,远远好过流放或者砍头,但女囚一旦被判这种刑罚,往往比死还难受。因为打板子是要脱掉裤子的,而且还常常有特殊情况发生,比如下面这个案例:

根据《右台仙馆笔记》记载,清朝时,河南发生了一起私通案,涉案女子不仅不悔改,还教唆奸夫向夫家索要金银,知县得知后,命人抓获了这个妇人,而且尽去其上下衣,不留寸缕,打板子。

当地百姓听说有这种事,围观者多达上千人,女子受刑结束后,父母脱下外衣为女儿遮丑,却被围观百姓夺走,最终该女子因不堪羞辱跳河自尽。

女囚不愿受这种刑罚,但男囚却很愿意被判此刑,毕竟这是五刑中最轻的,但却需要花点钱,给谁呢,给行刑的衙役。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打板子这种事也是非常讲究技巧的。有的打的皮破血流,但却骨肉不伤;有的打完不见流血,但实际上却受伤严重。

怎么做到的呢?据史书记载,明朝的衙役在训练时,首先扎两个假人,一个里面填充砖头,另一个里面填充纸,然后都穿上衣服开始行刑。填充砖头的要做到衣服不破,但砖头碎裂;而填充纸的假人,则要做到每落一板用尽全力,但里面纸张却不能破。

据说皂吏中的高手可以做到对一块豆腐打板子,里头都打烂了,但外头依然是完完整整的一块。正是练到了这种火候,“外重内轻”还是“内重外轻”完全由衙役说了算。

所以罪犯往往借钱也要贿赂行刑的衙役,以落得个轻伤,否则被打残都有可能。

这种羞辱性的刑罚,其实直到今天还在很多国家沿用,只不过是换了种形式把板子换成了藤鞭,最著名的就是新加坡的鞭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