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雲泉 2017-07-13

笔者闲来专门寻访旧京砖石牌匾,目前发现两处朱益藩题写,一为大江胡同的“华兴永”,一为钱市胡同的“万丰银号”。

朱益藩绝非常人:两朝帝师朱益藩,笔墨丹青字非凡,力戒溥仪去东北,可怜身后事难言。

朱益藩(1861-1937),字艾卿,号定园,江西萍乡莲花人。光绪庚寅翰林,官至湖南正主考、陕西学政、上书房师傅、考试留学生阅卷大臣,亦是著名书法家。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大考翰詹科道获第一名,擢翰林院侍读学士,钦命在南书房行走,兼充经筵进讲大臣,入值南书房、轮值养心殿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进讲。宣统三年(1911年)授副都御史,后授毓庆宫授读,毓庆宫行走,为宣统溥仪的汉语老师。并授少保、太保、赏紫禁城骑马、乘坐二人暖轿、诰授光禄大夫、死后赐谥“文诚”。是光绪皇帝和末代皇帝的帝师。

“九一八事变”后,朱益藩“但主拒,不主迎”,态度鲜明,溥仪出关,他不但不随行,而且至死没去过长春。后迫于生计,曾在北京琉璃厂挂笔单鬻字为生,据说今北京东琉璃厂信远斋的匾就是朱益藩题写。

朱益藩于一九三七年三月病殁于北京。溥仪闻报极为伤感,依例追赠“清故太保”、谥“文诚”,赏银5000元治丧。朱家原本把他的灵柩送回江西老家安葬,可是由于其继室夫人在其去世后仅四十天也心力交瘁而去世,之后就发生了七七事变,只好将其安葬在广安门内吉安十属义地。后该地被征用,就迁葬永定门外南苑公墓。“文革”中这个墓地被平为耕地,朱墓早已查无下落了。只有他当年住过的秦老胡同仍未改名,给今人留了点儿念想。

“万丰银号”和“华兴永”题写年代定不是其鬻字为生之时所题,其鬻字为生当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而“华兴永”年款为“癸亥”,应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万丰银号”虽然没有留下年款,但是根据其建造时间也应是其在如日中天是所题写。

另,“华兴永”落款为“朱益藩”,钤印两枚:朱益藩印 南斋供奉。“南斋”即“南书房”,朱益藩任帝师期间为“南书房行走”,所以其刻此闲章说明身份。

大江胡同的“华兴永”石匾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引首章为民国癸亥年,即1923年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落款印章为:朱益藩印 南斋供奉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钱市胡同的“万丰银号”石匾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落款:朱益藩。印章油漆覆盖无法辨识。

清末两朝“帝师”朱益藩题写的砖石匾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