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网的“蜘蛛” 当一个人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心中总会有那么一点莫名的感觉,这是陌生的缘故。我将其理解为对陌生环境的距离感,在融入新环境以前,一种适应的过程。当对周边新环境事物慢慢熟悉后,这种距离感就会消失,这就好比要到达一个目标之间的距离,对一路上的事物进行了解认知的过程。在新环境里的人和事都存在着一些关系关联,要维系各种关系的平衡,需要经历“探索感知—适应融入—建立维系”这么一个过程,这整个过程甚是奇妙。 当进入新环境,对新事物的感知需要进入者的主动探索,去发现其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的各种关系,在探索感知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大家都在看着你,问你这问你那,你也会问这个问那个,其实这是双方都在对新事物进行主动的探索,环境中的人对你的探索比较简单,因为他们只要了解你一个,然后在把你分类编织到他们的关系网中;但是对于你而言,会相对困难,毕竟你要探索了解的比较多,信息量比较大,你在新环境中没有属于自己的网,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弄清楚其中的人和事,再将他们有序的编织到你的人际关系网中。认识人和事这是最表层的,对于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了解探索,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就更大更多了,因为人是社会人,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关系网中,倘若了解不清,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也可能因为一件小事、一句不经意的话而迁怒一些人,个中道理也只有在吃亏过程中细细品尝。笔者认为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时,对于初入者而言,最佳的办法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对人对事不评论不参和,多看多想多听,对收集到的信息要多层分析,综合判断,不可听信一面之词,更不能妄下定论。 探索熟知的过程是为了更好的适应融入新环境,为了更好在新关系网中谋得一席之地。在适应融入的过程中,也并不是一味的融入新环境中,在对个中关系分析判断后,要有选择的吸收适应,对关系网中不良的环境要进行隔离,在新环境中也要保有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能一味的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见。其实在与人和事相处的过程中,有自成一套的风格也能更好的融入新环境,在新环境中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在适应中寻求与新群体共有的,同时也要展示自己特有的,这样既能在新群体中有认同,也能让群体更加认可你。在融入新的关系网过程中仍需要注意探索了解,因为在整个关系网络中,不是轻易就能掌握,很多更深层的关系往往隐藏在日常事务中,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蕴藏着这样那样错综复杂的关系,所以不要以为适应了融入了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融入了才真正进入了看似风平浪静却是暗波涌动的汪洋大海中。 为了不被暗波淹没,为了不呛水,为了工作生活更加舒心,每个人都在努力建立维系着现有的和在建的关系网,适应融入新环境后,新环境也就变成了旧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可能因为利益关系、晋升空间等问题,明争暗斗,各色花样各耍花招;也可能建立一种和谐团结、互相礼让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是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才会出现,其实也就是一种表面的和谐。作为社会人,在环境中不断建立属于自己的关系网,或者把这个网和那个网连接,从而使原本较小的网络变得更大、更稳固。当然关系网也有破裂的时候,这个时候或者尽力修补,或者另寻新的,重新建立,并将原来关系网中的人和事又融入到新的网中,努力维系着。 这就好比蜘蛛结网一般,而你就是蜘蛛,进入新环境,要探索周边环境,寻找结网的最佳位置,选好了位置开始苦心经营,吐丝结网,每天都在网上爬着,网破了补,网小了结,不断将大大小小的网连接在一起,为的就是捕捉更大的猎物,为了就是强大抵抗挫折的能力,为的就是更好生存和发展,这是自然的法则,更是生存的法则。
——罗灿雄写于2017年7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