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中医用茶治疗乙肝和痛风,药茶的事知多少

 新体健康 2017-07-13

现代医学讲究的是病理、症状,其实在古代,老中医们也是讲究病理的。在隋朝时期,就有一本书是专程讨论病理的,叫做《诸病源候论》,其实从书名就能看得出,当时的中医已经是深知病理的重要性。

常说中医喜好“辩证”,说的就是这个,通过患者身上的症状表现,来进行判断和诊断,以达到确定患者患的是什么病,然后再对症下药。

古代中医用茶治疗乙肝和痛风,药茶的事知多少

对于“药食同源”这一个词,在中医里面经常有提到。世间万物都与其药理性质,“药茶”这个概念提出,也正是符合中医这个“药食同源”的概念。

药茶和现在的花茶有点类似,都是带有功效性。只不过花茶更倾向于美容养颜方面,而药茶除了有养生功效外,还可以起到治病的疗效。

古代中医用茶治疗乙肝和痛风,药茶的事知多少

以痛风为例,古人也是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说到痛风就要提一下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他用一辈子的精力和时间,研究医药学,他所著的《千金方》一书共记载了八百多种药物,三千余个药方,史称“药王”。

根据孙思邈的《千金方》记载,里面提到痛风的由来、治疗痛风的药方。痛风在古代叫做“脚气病”,在永嘉之乱后,很多北方的人跑到南方之后,这类疾病就开始流行起来。后来有几个和尚,疗效非常好。

《千金方》里面对此有记载,“其中以菊苣栀子茶溶石去风,取菊苣、栀子一钱、百合、葛根、桑叶各半钱,”这里说的“去风”,指的就是去除痛风。在功效性来讲,古代的药茶功效显然更加强大,疗效也更好。

古代中医用茶治疗乙肝和痛风,药茶的事知多少

此外,对于肝脏功能反复异常、疲劳乏力,则配以绞股蓝15-20克,适量清水煎服。绞股蓝和人参痛含有人参总苷,有益于滋补人体,延缓衰老,防癌症。

还有诸如鸡骨草茶,可辅助治疗黄疸或尿黄、胁肋不舒的肝炎病人,可用鸡骨草15~30克,加适量清水煎煮40分钟后取汁服用。鸡骨草性凉,味甘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效。

古代中医用茶治疗乙肝和痛风,药茶的事知多少

在药理这一词上,中医对其的了解并不算差,可以称得上有自己的一套。但是为加工过的草药在吸收效果和疗效上,肯定是没有加工过的西医来得快,来得好。这也就导致现代人更加相信西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