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成功者,都是一位不安于现状的人!18年前,四川一个偏远山区的年轻老师,工作让他快乐,但是每月260-350元的工资总是让他捉肘见襟,口袋老是缺钱,这一切对他刺激很大,为什么不能争取一种富足自由的生活呢?他用自己唯一的特长杀出了一条生路,他就是卿三彬,一个从月收入260元的“穷先生”,到书法家,用书法成就一个典型的励志传说的主角! 卿三彬,男,1977年9月出生于四川成都,居温州,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现为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卿三彬师范毕业后,在小学教书,其实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工作,如果没有2001年8月的选择,会多一个好老师,而少了一位优秀的书法家。他选择书法,其实是一种无路可走的冒险行为,前提条件是他在师范读书时,选择了书法这一特长。 可能是天赋,他用水在瓦片、地板写,写的很有感觉,就这样断断续续写了下来,没想到的是当初的一门选修课,成了他辞职的最大底气,2001年8月,卿三彬辞职了,向人借钱,在书法学院学了两年的书法,主修楷隶,背水一战,自己到底能不能通过唯一的特长书法,去杀出一条生路来? 此后卿三彬积极参加全国各种比赛和展览,屡获大奖,名利双收。但他对此却非常清醒,“我追求富足自由的生活,只有富足和自由,才有更多闲散心态和时间来学习创作。”对此,书法家叶俊表示赞同:“卿三彬对书法本体保持充分的专注和敏感,获奖与成名只是其成长道路上以图自新的另一个起点。” 卿三彬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只要认准就立即行动,他与名家陈忠康的缘分,也正是源于此,一次他逛街时,看到了一本字帖,作者便是陈忠康,卿三彬对该书法佩服不已,便一再打探陈忠康的联系方式,想拜他为师,后经过朋友的朋友、同学的同学等层层关系,卿三彬终于如愿。 虽然与陈忠康习书法的时间只有半年,但卿三彬有自己的办法来领会师父的教诲,每次听课,都会用复读机录音并随后抄录为文字,通过一遍一遍地听和读,温故知新。“师父每次课只要一两个小时,我整理资料就要一两天。”卿三彬说,上课时听是一个感受,回来私心揣摩后,又是一种感悟。“书法界常常师父写一种字体,其学生也都只会写这种字体。”但卿三彬说,他只跟师父学方法,融合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卿三彬自己对书法的追求就是:“古、雅、清、纯,这便是我现在的追求。”他现在的风格已经很明显了,著名书法家、书法批评家胡传海曾赞扬说:“这些作品一看便知是卿三彬的。” 卿三彬书法作品 卿三彬书法作品 ![]() 卿三彬书法作品 ![]() 卿三彬书法作品 ![]() 卿三彬书法作品 ![]() 卿三彬书法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