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有哪些美丽大峡谷?

 方远图书馆 2017-07-14

神奇险峻的尼丁峡谷

尼丁峡谷位于乡城县热打乡,得名于沟口的尼丁村。附近有乡城县第二大寺庙曲批岭寺、热打湿地和鱼泉。但因为尼丁峡谷深处深山,一般游客往往会浮光掠影地光顾后者,而进入尼丁峡谷一探究竟的人少之又少。尼丁峡谷的入口有一处神奇的鱼泉,除此,峡谷沟口隐藏于树木之中,尼丁大峡谷就如高人隐世般不示张扬,刻意撇清与尘世的距离。

这一次随同我们一起进入尼丁峡谷的有四匹马,其中三匹马是一家子,性格鲜明,另一匹马则性格温和,与世无争。那匹公马长相英俊,但性格倔犟,每次往他身上驮东西时他都很不乐意,最终几个人费了很大功夫,一个人拖着缰绳、一个人抱着马头、一个人往马背上捆扎行李,才总算把他制服,他也只能悻悻的接受现实。而母马呢,天生带着母性的温柔,一边吃着草,一边照顾着身旁的小黑马,配合的随人在身上装马鞍。最可爱的要数那匹才三个月大的小马,可能对自己第一次远行赶到兴奋,一会儿蹭到妈妈的肚子下吃吃奶,一会儿在旁边好奇的打量着我们,一会儿蹦来蹦去,一脸的呆萌,我很担心她是否能够承受她的远行。

我们出发了,一行11人4匹马向着密林进发,很快消失在遮天蔽日的高山峡谷和原始森林之中,密林中马铃声声标识着我们的位置,小马步伐坚定,一步不离的紧跟着母马,开始了有生以来第一次远足。尼丁峡谷是典型的高山峡谷,两边是壁立千仞的巨大灰白色岩石,底部则是一条永不知疲倦尽情欢歌的溪流,遇到落差较大的地方,这些溪流义无反顾地纵身一跃,形成形态各异的瀑布。

每天太阳匆匆从峡谷的顶部掠过,真如白驹过隙般短促,峡谷底部的植物由于受两岸巨大山体的荫蔽和溪流潮湿水汽的滋润,形成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这里长势最好的要数松树了,它们是尼丁峡谷绝对的王者,对这片森林形成统治地位,其他一些灌木和不知名的乔木点缀其间,和谐共生。地上是厚厚的一层黄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千百年日积月累的厚厚腐质土上,踏上去松软而富有弹性。有的苔藓大胆地从地上一直蔓延,覆盖到松树的整个树干,让松树也披上了一层黄绿色的棉袄。

尼丁峡谷的植被保持得非常好,很少有人工砍伐的痕迹,有的树自然倒伏,正好横跨峡谷溪流的两岸,在悬崖的两岸形成一座自然的天桥,这仿佛是山神为最勇敢的修行者所建造的通往彻悟的天桥。峡谷经过湍急的溪流之处,均采用树干自然拼接成桥,以便人和马经过。一切都源于自然、维持于自然,大自然是这儿真正的主人,这里是山的国度、松林的领地、动物的家园,人只是这儿的访客,只能客随主便。

中午时分,大家从马背上卸下行李,有条不紊地准备午餐,又到了惬意的午休时分。释下了重负的马匹悠闲地在林间吃草,小马喝饱了奶后趴在母马的身边休息,经过这段艰苦的跋涉,她一定也有些疲惫了。做午餐的工具都是就地取材,砍下两段小树杈和一根树枝就架成一个最简单不过的灶,吊上吊锅,再捡些枯枝,立刻升腾起熊熊的篝火。在藏地野营,自然少不了酥油茶,把茶水和酥油倒进银制的酥油茶壶,没有酥油桶,这个难不倒藏族的老百姓。他们在藏地生活了一辈子,通过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已经熟练掌握了应付一切野外的生存本领。削一根小树杈,把树杈那端伸进壶里,双手捧着另一端,来回搓动,就成了一个人工搅拌机,不一会儿,香甜的带着木香的酥油茶就做好了!今天的午餐可真丰富啊,除了酥油茶以外还有早晨刚挤好的新鲜牛奶、牦牛肉、藏香猪肉、青稞饼、高原土豆,新鲜的苹果、藏梨子,全都是乡城本地的好东西。

坐在软绵绵的苔藓铺就的地毯上,在森林间品尝着美食,听着溪流淙淙,沐浴息息清风,人本身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形骸之劳、精神之累,都烟消云散。在这样一个环境里,人变得更加的纯粹,人的幸福也更加简单,仿佛靠清风泉水,就可以获得人生足够的幸福,其他的物欲都是负担。难怪在尼丁峡谷的深处,有不少修行的山洞,相信那些修行之人一到此处,感受此情此景,定会无师自通,终得彻悟!

午间小憩后,我们其中四人由一位当地人带队,前往尼丁峡谷著名的一线天。虽说著名,但估计即使是当地人也很少去过。从去的路就能够看出,很多路根本不能称其为路,随时在溪流之间跨越,有时被灌木挡道,得不断折断一些挡路的树枝,或弓腰前行,可见平时一定是人迹罕至。一路道路十分陡峭难行,绝大部分路段基本上都在60度以上,路上布满碎石,只能小心翼翼,艰难前行。在感觉漫长的攀援中终于来到一线天,两边的山体交错靠得很近,幽深而狭窄的峡谷中一支溪流欢淌,水中的岩石主要为白色,峡谷中间已经没有乔木,甚至灌木也难得一见。抬头仰望,只能看到一丝窄窄的蓝天白云,相信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生物一定不会崇拜那狭窄的一线天空,他们感受到的一定是群山不可一世的威严。只有那棵不愿屈服的松树,在半山腰艰难扎根,企图挣脱大山的束缚,一探峡谷外的究竟。但山的威严和高峻挡在它面前,只能让它无功而返。

我们在一处岩石上坐了很长时间,感受阳光在山顶的匆匆掠过,真切体会到时间的脚步是如此的匆忙。然后大家更加小心翼翼原路返回与其他人会合。大家把吃剩的青稞饼、水果和其他食物整体地装进袋里,收拾好藏毯,把垃圾一一捡起装袋,在河里打些溪水把篝火的灰烬用水再次浇淋,确保不留一点火星。

下山的路轻快舒畅,虽然熟悉的道路,但因为时间的不同却有不一样的风景。阳光把靠近山顶的彩林照得五彩斑斓,躲在阴影里的松树则不改威严,山谷下的溪流则柔和了很多。遇到一处下山的陡坡,一匹马似乎患了恐高症,迟疑着不敢下去,牵马人连拖带拽才把它赶下去。跟在后面的小马也被这个陡坡吓着了,慌乱间走到了一个更陡的坎上,我们都生怕她摔下去。工作人员费了很大的周折,几经惊险才把她引回正道,母马也急得嗷嗷直叫,这个时刻,人和动物心灵是完全想通的。

经过一天的远足,我们又回到尼丁峡谷的起点。一天的时间里,小马通过第一次跟随父母的远足,经历了马的生涯中不可避免的路途的艰险,对她而言,这也是一种修行。而我们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感受自然的伟大、山的威严、树的不屈,这是心灵的修行。每一颗石头和每一株树木都有它的故事,自然可以没有人类,但人类却离不开自然,对于自然而言我们只是客人,必须永远保持谦卑和毕恭毕敬,喧宾夺主不是无知就是傲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