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剪彩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它起源于西欧。古代,西欧造船业比较发达,新船下水往往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为了防止人群拥向新船而发生意外事故,主持人在新船下水前,在离船体较远的地方,用绳索设置“防线”。等新船下水典礼就绪后,主持人就剪断绳索让观众参观。后来绳索改为彩带,人们就给它起了“剪彩”的名称。 另一种说法,是在上世纪初叶美国的一个乡间小镇上,有家商店即将开业。店主为了阻止蜂拥而至的顾客在正式营业前闯入店内,将用以优惠顾客的便宜货争购一空,便随便找来一条布带子拴在门框上。谁曾料到这项临时性的措施竟然更加激发了挤在店门之外的人们的好奇心,他们更想早一点进入店内,对即将出售的商品先睹为快。 正当店门之外的人们有些迫不及待的时候,店主的小女儿牵着一条小狗突然从店里跑出来,将拴在店门上的布带子碰落在地。人们误以为这是该店为了开张志喜所搞的“新把戏”,于是立即一拥而入,大肆抢购。让店主转怒为喜的是,他的这家小店在开业之日的生意居然红火得令人难以置信。 剪彩,从一次偶然的“事故”发展为一项重要的活动程序,再进而演化为一项隆重而热烈的仪式的过程之中,其自身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