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场上常见的次新投机思路或方法及点评

 长顺河豚No1 2017-07-14

本文系转载,作者:百谷王,更多股票好文,请下载天天看盘APP

1、根据次新指数K线涨跌趋势来决定次新个股的买卖,甚至夸大择时能力(对次新指数择时,而不去对次新公司择时),通过K线走势去神预测次新指数波动的极端区域,试图抄大底逃大顶。


看指数K线趋势预测未来趋势演变,需要很强的能力,能力建立在正确的判断方法上而不是简单根据什么波浪理论或斐波那契神奇数字等等去跳大神并量度未来涨跌点位。正确认知或靠谱解读次新指数的方法是:首先要明白影响次新指数波动的因素很复杂,仅仅构成次新指数的板块(老次新板块、新近开板的次新板块、市值偏大的次新板块、趋势不断上移的次新板块、趋势反复新低的次新板块、热点题材类型的次新板块等等)方面的波动分析过程都是繁琐而复杂的,必须分析各个板块对指数影响的占比权重及当下所处位置以及接续涨跌逻辑,综合对冲各个板块的正面与负面影响,然后参考K线趋势、政策维度、存量及增量资金分布或腾挪、市场情绪面等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获取指数未来涨跌趋势如何延续的靠谱结论。


预测指数是多么的复杂而困难,要想靠谱分析指数,你得隔三差五重复前面的系列工作。要是预测指数很简单,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世界级投资大师反复强调“市场不可测”这一普适真理了。相对而言,次新个股的趋势预测显然相对单一而容易得多。无论投资还是投机,最后还得着力到次新个股,而个股运行节奏、趋势跟指数并非完全同步甚至背道而驰,次新指数涨或许你手里股票还是跌的,反之亦然。


根据K线走势去神预测次新指数波动的极端区域去买卖次新,试图抄大底逃大顶,很大一种可能是抄底抄在半山腰,逃顶逃在大涨前。所以,依靠次新指数K线涨跌趋势预测未来趋势演变,进而决定次新个股的多空,是缺乏逻辑的悖论。根据次新公司的成长能力、估值、风险收益比,参考次新个股自身的运行趋势以及指数层面的影响力度,进而决定阶段性是否值得投机才是正确的投机思考。


谈择时,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谈论指数择时而非次新个股的择时,本质还是看指数做个股。其实,评判次新指数的影响是看宏观一点的层面,比如深次新指数在2500点以上时,绝大多数次新估值高达PE120或更高而处于高风险水位,这是需要高度警惕甚至回避的,又比如当下深次新指数1100多点,不少次新估值已经回到PE50以下且业绩持续成长,无论投资还是投机角度看,这类次新不是高风险水位反而或存在良好的机会,次新指数的波动已经很难撼动少数优质且定位合适的次新之独立运行趋势。


一些能力比较强的老司机遵循价值波动规律,结合指数运行趋势,实操层面严格执行纪律,在指数相对高位降低仓位甚至空仓,在指数相对低位增大仓位甚至满仓运作,因人而异,但看对同时做对的难度依然不小。何时何位是高位或低位?是上半年的高/低位还是全年的高/低位?是今年的高/低位还是明年的高/低位?指数真的有那么容易被预测吗?值得深思。


2、考量政策维度决定次新买卖,以IPO的数量来揣测管理层的态度,根据周末公布的新股发行数量增减来推测下周次新涨跌,进而决定自己的多空看法及实操买卖。


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次新投资者就是这样做的,逻辑是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政策维度的影响尤其短期或阶段性对次新群体的影响力不可小觑。所以,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弊端是政策的本质就如政治的善变,可信度极低,IPO加速与减速的持续时间具备很强的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反复无常。周五晚上公布IPO数量,根据这个进行操作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市场恰恰喜欢奖励先知先觉、惩罚后知后觉。


相信大家都领教过管理层的管制能力,经常做出一些全世界都没有的夸张事情也并不奇怪。那么,你选择去跟这种变化无常的政策进行博弈,无异于与虎谋皮,胜算有多大?明显是弊大于利。


政策只是投机层面的一个维度而已,考量政策维度的影响,最好还是着力于大局方面的影响分析,比如,IPO大跃进政策结合次新整体估值水位权衡中期系统性风险释放烈度,做出有效防控风险的对策。考量当下及未来相当长时期的IPO政策维度对次新的影响,用于防范风险方面还是比较有用的,而对进攻方面的作用则比较有限。


3、有点类似利用均值回归规律,通过统计新股开板前涨停板数量的阶段性平均值,以此度量或筛选新近开板的次新股是否存在交易性机会。


该投机方法的逻辑是:上市后开板早,意味涨幅小而尚未大幅透支未来,容易被市场机构资金挖掘炒作。之前市场的确也时不时出现这类次新品种被大幅短炒的现象,往往是开板后一波流直接炒到位,这类炒作现象往往出现在一轮次新股灾接近终结之时,标的品种是市场极度恐慌时开板的新股,比如,以前的来伊份等。但随着新股越来越多,这种炒作模式也日渐式微。


这种投机思考或方法的问题是:1,实战而言,新股开板前涨停板数量少的品种并非唯一而是不少,究竟哪只新股被市场相中炒作具有不确定性,看清楚是谁之时只能去追涨,而未来涨幅又是不确定性。2,开板前涨停板数量少有其合理性,这类次新或股本结构很大,或业绩成长性欠佳,或发行价过高等等,并非被市场的聪明所遗忘的洼地,比如来伊份炒作后再度价值回归到起点。3,决定次新开板后是否存在交易机会,涨停板均值并非唯一依据,还包括行业前景、成长性、股本结构大小、估值合适度、总市值等多个维度,其中的真成长能力及估值合适度才是最核心的考量维度,有的次新10连板后依然存在交易性机会,而有的次新即使3~4连板就开板也因行业平庸、市值很大、估值不低而不一定具备交易性机会,比如上海环境的股本大且开板定位估值并不低,尽管开板时涨停板数量少,之后也是一地鸡毛。4,新股发行价不同,业绩成长性不同,尤其是今年业绩增长幅度大相径庭,新股开板前涨停板数量与开板后的估值合适度并不构成必然关系。


基于新股发行市盈率基本相同,这种统计方法运用于同行业或大致相同股本、相同总市值、成长性难分高下的次新优劣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依据最新开板的新股是否出现二连板或三连板的超强走势,以此度量次新氛围的好转,决定是否可以进行阶段性投机交易。


最新开板的新股是否出现二连板或三连板的超强走势,作为度量市场做多次新的情绪回暖或高涨,应该是一个值得参考的重要维度。但,以此进入操作层面同样存在弊端,如果不看估值定位的合适度,盲目以出现二连板、三连板现象而参与次新炒作,或遭遇新股火爆氛围时开板的新股恰好估值高高在上,买进反而高位站岗;在IPO超发常态化的当下,或遭遇政策变故而浇灭刚刚燃烧起来的星星之火的概率也不小,同样面临高位站岗。


5、根据市场次新尤其是新近开板的次新之短期走势强弱,认定谁是次新龙一,谁是次新龙二、龙三,做强势、追金花。其实,次新分属不同行业,谁真的就该是谁的龙头吗?


这种投机方式缺乏逻辑,次新分属于不同行业,个股素质差异很大,成长能力不同,次新没有谁是龙一、龙二或者宇宙总龙头一说。阶段性连续暴涨的次新未必是很好的公司,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股票,或遭遇游资短炒,或控盘庄股与妖股,或借助市场热点题材短期表现超级强势,并非属于带动整个次新诞生系统性行情的龙头。


次新的常见规律之一:新开板尤其估值相对合适的新开板新股,初期换手率都很大,多数属于游资机构或其他性质的实力资金强势介入短炒一把,往往短期表现都会强于开板之后运行较长时间的次新。但,短期强势表演1、2周后,如果估值比较高,后续反而容易出现大幅暴跌,这样例子数不胜数。如果以此认定其为次新的龙一、龙二,倒真像有点刺心的悖论。


次新持续走强的内生性逻辑永远是考量估值合理度以及基本面真成长能力。路遥知马力,拉长时间才能真正看清谁才真正具备龙头风范,比如,或正运行长牛模式的先导智能(仅是举例,并非推荐买入),这才貌似一条次新真龙,这样的真龙在次新中并不止一条,鉴别次新真龙先期要靠格局和商业洞察力,后期得一年一年看基本面真成长的持续性,而不是看数月的走势,数月表现可能只是个山舞银蛇。所以,如果根据短期超强表现而不重视估值与真成长能力,主观认定阶段性的龙一、龙二,然后追涨介入或带来杀跌亏损离场的悲催结果。



6、考量市场对次新的多空情绪面,市场上或股票群看多的人多就认为次新会跌,看空的人多就认为次新会涨,依据市场的恐惧或乐观情绪来决定次新的投机买卖。


从投机角度看,这种方法还是有其逻辑的,当市场形成一致性的观点时,往往意味转折点已经临近。屁股决定脑袋,大多数人看多时,说明多头的买入动力基本消耗殆尽,没有潜在多头或吸引增量资金进场,则容易转为空头市场,反之亦然。


弊端是市场情绪很难把握,也无法统计真实的多空比例,尤其次新波动受IPO政策影响很大,短期波动不可测,究竟涨跌达到多大幅度才临近转折点呢?实操层面是通过买卖次新个股获得盈利,而不是依靠次新指数涨跌,情绪面往往度量的指数涨跌而不是个股,恰恰是次新中的好股往往不与次新指数同步,显然,市场情绪面可以参考,但据此进行次新个股买卖则未必带来良好的收益。


7、看市场当前炒作热点,在次新中寻找契合当前热点的个股进行投机买卖。



这种投机方式貌似有些逻辑,实际或错得离谱,因为符合当前主流热点的次新,基本上开板一步到位甚至定位严重偏高,想吃肉需要刀口舔血,而且市场热点转换快,持续性难以捉摸,把控难度自然不小。发现某次新属于市场热点往往存在思维滞后性,只能被迫追涨,判断风口风力的等级也需要很强能力,市场对热点炒作的弹性高度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追涨的目的是赚快钱,容易患得患失,如果对热点的退潮反应稍慢一拍,站岗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你了。


所以,刻意追求风口热点需要匹配超强的能力,否则,还是踏实选择估值合适的优质次新,如果顺便叠加上热点概念权且当作锦上添花放大阶段性投机收益。其实,选择新兴产业优质次新,本身就相对容易撞上市场的风口,不用刻意去追求。


8、根据账户净值变化情况决定多空,净值新高就是涨多了要跌,净值新低就是跌多了要涨。



该投机方法具有特殊环境下的实用性,逻辑是反人性,避免贪婪和恐惧。尤其熊市中,次新个股在阶段性很难出现超预期升幅,涨多了抛出、跌多了买入是不错的方法,但,不能完全脱离估值及成长性这一核心。


凡事无绝对,要看次新公司的估值及成长性,估值合适成长性超预期,涨多了还会继续涨,相反,跌多了还会继续新低的次新在当下多如熊毛。根据账户净值变化考量择股正确与否倒是一个不错的标尺,如果买入后账户一直泛绿,实际上或是红灯警示风险,是不是看错了公司而该卖出。


----------------------------------------------------------------------------------


投机像山岳一样古老,股票投机的本质很像吸毒,容易让人上瘾且难戒。次新短期波动弹性大,投机次新比老股来钱更快,让很多人更容易掉进长期投机的陷阱而不能自拔。次新变数最大,投机的手段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需要灵活变通,投资与投机是股票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都是工具箱里的法器,只有达到有效融合才能随意而正确的拣择。


IPO超发常态化、再融资政策收紧对次新整体冲击难以消除,相当长时期很难预期系统性机会,次新剧烈分化是大趋势,挖掘新兴产业细分龙头、优质且估值合适的真成长次新的重要性远远胜过对系统性机会的衡量与把控。


如果专注投资次新,只要长期一如既往坚决执行三大基本原则:一是以高价值成长为核心,赚取公司成长的钱;二是不刻意去追求概念题材炒作,把赚到这类市场波动的钱当作一种锦上添花;三是坚决规避纯概念纯题材的投机炒作,你炒你的,我守我的,让这类次新滚一边去,有多远滚多远。那么,尽管在专注次新的投资过程中难免有回撤有波折,但最终也难以撼动复利滚动的正确方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邮箱vickiz@foxmail.com,我们会尽快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