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由来。

 蔚蓝色淼 2017-07-14
 “上医”最早见于先秦散文《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大概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医生,首先
要精通大的规律,能够治理国家;其次才能诊疗人的疾病或者处理更细微的事情,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医生的管理者,亦官亦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明了医国与
医人从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既要通晓大的规律亦要注重细节。 其后唐朝名医
孙思邈在《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基础之上
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
《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智者,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
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
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
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儿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
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
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端儿,针药并施针对疾病
进行扑救式治疗。   以上两者都是重点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在“治未病”的前戳是“圣人”和
“上工”,而不是随随便便懂得一点医理就能治未病。就像秦越人——扁鹊自嘲道:
“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问道:此话怎讲?扁鹊曰:
“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
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间,而名出闻于诸侯。”
像我这样针药并施,开刀投“毒"之人反而成了名人。
从其中描述的环节:“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居十日,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
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可见扁鹊在疾病未发之时已经察觉到端儿,
征求桓公及早干预,以及对整个病理的延续发生描述的清清楚楚来看绝对
可称为”上医“,但却说“扁鹊最为下”,道出了上医的最基本要求“谦虚博学”,
而不是有些“养生专家”的“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的描述。   对于“治未病”一词医学养生界认同比较统一:出自《黄帝内经》——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块生动透彻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对什么是"治未病"?另见于
《素问·刺热》篇:“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
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
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
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治未病”应当是指
医技高超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归纳出客户的
综合健康风险评估状态,并对此通过一定的防治干预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
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的整个过程,简称为治未病。其应当属于养生保健和疾病
早期预防干预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应延伸至借助于高科技智能仪器及早对
身体进行针对性筛查,发现这种潜病态,发扬传统中医博大宽容的心态——
取长补短,采用中西医比照的方式,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化制定干预调理方案,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由来。

以求将这种潜病态消灭在萌芽状态,争得健康最大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