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方病

 循天园 2017-07-14

(一)地方病的概念、分类和流行特征

地方病(endemic disease)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一类疾病。全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地方病发生,有的地区可多达五六种。地方病主要发生于广大农村、山区、牧区等偏僻地区,病区呈灶状分布。

1.地方病的分类 地方病按病因可分为自然疫源性和化学元素性两类。自然疫源性(生物源性)地方病的病因为微生物和寄生虫,是一类传染性的地方病,如鼠疫、疟疾、黑热病、肺吸虫病、包虫病等。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又称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地方病的最主要类型,也是预防医学研究的重点,包括元素缺乏性地方病,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等;元素中毒性地方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地方性硒中毒、地方性钼中毒等。

2.我国地方病流行现状 我国地方病分布广,罹患者多,受威胁人口数量大。如除上海市外的其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截至20世纪90年代,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仍有700多万,地方性克汀患者18.7万多,重病区7~14岁儿童智力低下发生率15%。亚临床克汀患者达1 00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达7.2亿。地方性氟中毒患者中氟斑牙患者4 595.2万,氟骨症270万左右,受威胁人口5.9亿。全国1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大骨节病、克山病及鼠疫。大骨节病受威胁人口达9.5千万,患者108万人。克山病受威胁人口1.27亿,患者近年来明显减少。鼠疫到1992年仍有4个省、自治区7个县发生人间鼠疫11起,发病37人,死亡5人,比1991年上升,且以云南为主。布鲁菌病主要流行于牧区,1993年有近1 400个疫区。70年代以来被列为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氟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鼠疫和布鲁菌病7种。

3.地方病病(疫)区的基本特征

(1)病(疫)区内陆方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显著高于非病(疫)区,或在非病(疫)区内无该病发生。

(2)病(疫)区内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引起该种病的致病因子。如地方病的发病与病区环境中人体必需元素的过剩、缺乏或失调密切相关,或在疫区内存在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昆虫媒介和动物宿主的生长繁殖条件。

(3)健康人进入病(疫)区同样有患病的可能且属于危险人群。

(4)从病(疫)区迁出的健康者,除处于潜伏期者以外,不会再患该病。迁出的患者,其症状可不再加重,并逐渐减轻甚至痊愈。

(5)病(疫)区内的某些易感动物也可罹患地方病。

(6)根除某种病(疫)区的致病因子后,病区可转变为健康化地区。

4.地方病的流行特点

(1)生物源性地方病流行特点:生物源性地方病分布和宿主的生活习性等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形成在分布地带、纬度及流行季节上的不同特点。疫源地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开发而日趋缩小,但是也会由于交通便利和人口流动等社会因素使某些生物源性地方病扩散。如登革热、军团病已开始传入甚至威胁我国。又如,新疆本不存在流行性出血热,但随着褐家鼠通过人员流动被带到哈密、大河沿和乌鲁木齐,而成为新的自然疫源地。

(2)化学元素性地方病流行特点:地壳中的化学元素不仅是构成人体基本组分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来源,在人的生理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元素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分布在人体各部位,以维持机体和环境间的平衡。由于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最终导致化学元素性地方病。其流行强度与地理地形有关,无季节差异,大多有人群分布的差异。

(二)常见的地球化学性疾病

1.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IDD)是因碘长期摄入量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包括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产等。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和克汀病。

1)碘在自然界的分布:碘以碘化物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土壤、岩石及动植物体内,空气中含量最少,动植物体内碘含量地区差异很大,陆地产物碘含量一般在10~100μg/kg,碘缺乏地区在10μg/kg以下。海产品中碘含量较高,可超过100μg/kg以上,特别是海藻类碘含量更高。碘化物溶于水,可随水迁移,于是碘含量与地理地形有关,如山区低于平原,平原低于沿海,沿海的下游低于沿海的上游。

2)机体对碘的吸收、分布与代谢:碘主要通过饮食和饮水进入机体,体内90%以上的碘是通过食物提供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胃和小肠,空腹时1~2小时可完全吸收,有肠内容物时3小时也可完全吸收。由消化道吸收的无机碘经门静脉进入体循环,到达机体的组织器官,一般仅存于细胞间液,不进入细胞内。24小时内15%~45%的碘富集于甲状腺内,在碘缺乏的地区富集能力更强,可达80%。碘被甲状腺摄取,在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生成甲状腺激素。碘主要由肾脏排泄,少部分由粪便排出,唾液、汗液、毛发、指甲、肺呼气也可有极少量碘排出。

3)碘的生理作用:碘是机体的必需元素,其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来实现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不可缺少的激素,其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生长发育;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适量的甲状腺素有助于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葡萄糖吸收和糖原分解,加速组织对糖的利用,促进脂肪分解产热,并能促进胆固醇利用、转化和排泄,调节正常水盐代谢等;维持神经系统正常的兴奋性等;其他,甲状腺素不足可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造血功能障碍,发生贫血,有时还表现为性发育延迟、性功能减弱、男性乳房发育等异常现象。

4)地方性甲状腺肿

(1)发病原因

自然地理因素:调查表明水、土壤中的碘含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表2-8)。当无外来含碘食物的条件下,水中碘含量可以用以衡量当地居民的摄碘量。水中碘含量低于5~10μg/L时,可导致本病的流行。

表2-8 水、土中的碘含量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

img32

膳食因素:人体内的碘约60%来自植物性食品,因此土壤中缺碘可影响植物性食品的含碘量(表2-9),从而影响碘的摄取量。此外,杏仁、木薯、黄豆、核桃仁等食物中所含的硫氰酸盐可竞争性地抑制碘离子向甲状腺输送;存在于芥菜、卷心菜、甘蓝等蔬菜中的硫葡萄糖苷抑制碘的有机化过程;低蛋白、低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及膳食中维生素A、C、B12不足和食物中的矿物质不平衡,均不同程度地影响碘的吸收作用。

表2-9 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与非病区食品中的碘含量(μg/100g)

img33

药物因素:硫脲类抗甲状腺药物抑制碘的有机化和偶联过程;治疗精神病的碳酸锂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他巴唑、雷锁辛、洋地黄、四环素类药物均有一定的致甲状腺肿的作用。

(2)发病机制:机体摄入碘不足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减少,血浆中甲状腺素水平降低,通过机体反馈机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滤泡使其增生,结果使甲状腺体积增大;另外,缺碘时甲状腺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强,因此,即使后者不增加,腺体仍会增大。至于某些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认为可能是甲状腺将过量碘转化为甲状腺胶质,并贮于滤泡腔内。由于胶质越贮越多,滤泡腔体积也越来越大,因而形成甲状腺肿。也有人认为过量的碘可引起碘离子进入甲状腺上皮细胞受阻,发生碘阻断效应,甲状腺素合成减少,腺体增生。

(3)临床表现: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当肿大的甲状腺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时,可引起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压迫食管时,可引起持续性下咽困难等。

(4)诊断依据:患者来自甲状腺肿病区。甲状腺肿大超过本人拇指末节或有小于拇指末节的结节。实验检查:尿碘低于50μg/g肌酐,甲状腺吸131碘率呈“饥饿曲线”。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甲状腺炎等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情况下即可确诊。

(5)流行病学特征

地理分布特征:该病是世界流行性疾病,在我国除上海以外包括台湾在内的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该病的流行。以西北、东北、西南等地区病情尤为严重。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特点是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乡村多于城市,农区高于牧区。

人群分布特征:地方性甲状腺肿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一般儿童期开始出现,以青春期发病率最高,40岁以后逐渐下降。性别上一般女性高于男性,以15~20岁年龄组两性差异最大,但愈是流行严重的地区男女患病率差别愈小。

5)地方性克汀病(地克病)

(1)发病机制:地方性克汀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胚胎期及出生后早期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引起多方面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分化障碍,其中以孕妇胚胎期缺碘是个关键。也有资料证明,克汀病与近亲结婚的遗传因素有关,提出了“遗传缺碘”的病因学说。

(2)临床表现:①智力低下,轻者能做简单运算,稍重不能做复杂劳动,严重者生活不能自理。②聋哑,由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到不能说话的哑巴。③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上身长,下身短,乳牙不脱落,恒牙出现晚,步态不稳。克汀病面容,傻相,头大额短,眼距宽,塌鼻梁,唇厚,舌厚且大常常伸出口外,流涎等。④甲状腺肿大,黏液性水肿,皮肤粗糙等。

(3)临床类型:①神经性地方性克汀病:神经精神症状表现突出,有精神缺陷、聋哑、神经运动障碍,常有大的结节型甲状腺肿,或几乎没有甲状腺功能低下,我国大多数病区属于此种类型。②黏液性水肿型地方性克汀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状表现突出,如生长迟缓、侏儒等。我国多见于新疆、青海、西宁及内蒙等地。③混合型:一般兼有上述两型的特点。

(4)诊断依据:患者出生、居住于低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临床表现除智力障碍外,同时有明显的神经综合征,包括听力和语言缺陷以及不同程度的姿态和步态的特异性失调。有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低下及发育障碍等,综合考虑作出诊断。

6)碘缺乏病的预防

(1)一级预防:保持膳食中有足够的碘。

碘盐法: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碘化物和食盐的比例以1∶20 000~1∶50 000为宜。由于碘盐中的碘化物易氧化、升华,应保持碘盐严密包装,存放在干燥、低温和暗处。

碘油法:碘油是用植物油皂化成脂肪酸后再与碘分子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长效、经济、方便、不良反应小的防治药物。在食盐加碘未实施或难以实施的地区,可采用碘油作为替代或辅助治疗方法。肌内注射或口服大剂量碘油后,可在体内形成碘库,再缓慢地释放出来。一次注射含碘40%的碘油,推荐注射剂量为成人2.5ml,可保证五年内碘供应正常。0~4个月儿童0.2ml,1~6岁0.5ml,6岁以上1.0ml,每1~3年肌内注射一次;10岁以上同成人量。儿童注射于臀大肌,成人注射于三角肌。也可以口服碘油代替注射,口服剂量一般是注射剂量的1.4~1.6倍,每2年服药1次。

其他方法:合理膳食,增加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海鱼等。

在防治因缺碘而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同时,也应避免盲目加碘,而引起碘过量。

(2)二级预防:结合环境水、土壤和食品等含碘量的监测状况,定期对病区居民进行碘代谢和垂体甲状腺系统功能检查。如尿碘测定,甲状腺吸131I率测定,血清T3、T4、TSH测定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定期对碘盐中的碘浓度、包装、存放等进行检测,防止碘的损失。

(3)三级预防:对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必须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恶化和产生并发症。对早期弥漫型地方性甲状腺肿用口服碘剂较好;对黏液水肿型甲状腺肿患者采用甲状腺制剂疗法效果较好,如甲状腺粉、甲状腺片、人工合成的甲状腺素;对较大结节型甲状腺肿采用手术治疗。对地方性克汀病患者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同时补充适量的钙、铁、维生素等以辅助治疗。总之对碘缺乏病患者应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2.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ine poisoning)是因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又称为地方性氟病。

1)氟在自然界的分布:氟是自然界分布广泛、化学性质最活泼的非金属,总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空气中含量甚微,各种食物中的含氟量与品种和地壳中氟含量的多少有关。一般来说,叶类蔬菜中的含量较果实多。除奶类制品外,动物性食物中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在动物食品中,骨组织和肌腱中的含量较其他部位高。燃烧高氟燃料取暖、做饭和烘烤粮食,可导致空气和食物中氟含量升高。砖茶中氟含量较高,一般在100mg/kg以上。

2)氟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生理作用:氟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被吸收进入体内,随血流到全身,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及毛发中。骨骼和牙齿中的含氟量约占90%以上,并以每年增加0.02%的量蓄积。氟主要由肾脏排出,每日由尿排出摄氟量的50%~80%,其次氟还可通过粪便、汗液等排出,其他如头发、指甲、唾液、乳液等也有微量氟排出。

氟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对健康有双重作用。适量的氟对机体呈现出良好的生理作用。如氟与硬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氟磷灰石,后者能提高骨骼和牙齿的机械强度和抗酸能力,增强钙磷在骨骼中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防龋齿的作用;适量的氟对参与钙磷代谢的酶活性有良好的作用,氟缺乏时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动物试验表明适量的氟有促进生长发育和动物繁衍能力的作用,对动物造血功能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同时也发现氟能提高肌肉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对于维持肌肉本身正常的生理功能有良好的作用。摄入过量的氟可导致氟中毒。据报道,摄入总氟量超过每人每天4mg时,即可引起慢性中毒。

3)氟的毒作用机制

(1)影响钙磷代谢:如过量的氟进入机体后与血液中的钙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大量的氟化钙沉积在骨组织中,使骨质钙化,密度增加,少量沉积在骨周软组织中,使肌腱韧带骨化。血钙水平降低,刺激甲状旁腺功能增强,破骨细胞增多,促进骨溶解,加速骨吸收,并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造成磷大量排出。

(2)抑制某些酶活性:由于氟与钙、镁结合成难溶的氟化钙和氟化镁,体内需要钙、镁参与的酶活性被抑制。如烯醇化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被抑制,三羧酸循环障碍,能量代谢异常,三磷酸腺苷生成减少,使骨组织营养不良;如骨磷酸化酶被抑制,影响骨组织对钙盐的吸收和利用。

(3)对硬组织的作用:过量的氟能影响硬组织的正常矿化过程,大量的氟离子置换了骨盐的羟基磷灰石中的羟基而形成氟磷灰石,使骨质的晶体破坏;另一方面氟离子刺激成骨细胞使其增生活跃,使骨的生成增多,造成骨硬化。同时,低血钙状况刺激甲状旁腺过度活动,破骨细胞对骨钙的吸收加速。

过量的氟破坏了牙齿的正常棱晶结构,产生不规则的球状结构,局部呈现粗糙、白垩状斑点、条纹或斑块,逐渐发生色素沉着,严重者釉质松脆易发生缺损。

(4)对其他组织的影响:如对神经系统、肌肉、血管、肾脏和内分泌腺也有一定的毒作用。过量的氟对肌肉有直接的毒害作用,表现为线粒体断裂、广泛的肌原纤维变性和胞浆渗透性增加,使血清内肌酸磷酸激酶的水平升高;氟作用于内分泌腺体,使甲状旁腺和甲状腺中分泌降钙素的C细胞功能紊乱,抑制垂体前叶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氟还可直接作用于雄性生殖系统,破坏睾丸细胞的功能,导致生殖能力下降。

4)临床表现:主要为氟斑牙和氟骨症,同时也累及心血管、中枢神经、消化系统、内分泌等多个系统。

(1)氟斑牙:氟斑牙是地方性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表现为牙面光泽的改变、色素沉着、粗糙,严重者出现缺损。

(2)氟骨症:发病缓慢,最普遍的症状是疼痛。早期表现为腰背痛和四肢大关节持续性疼痛。多为酸痛,无游走性,晨起最明显,活动后减轻,不伴有体温升高和关节肿胀,不受气候改变的影响。进而发展到关节活动障碍,四肢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僵直、肢体变形等。部分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肢体麻木、蚁走感、感觉减退等。

5)诊断依据

(1)生活在病区,具有氟斑牙、关节疼痛等症状。

(2)X线有氟骨症征象,骨质硬化、疏松、软化以及骨周改变和异位钙化。

(3)中晚期患者尿氟高于1.5mg/L。根据患者生活史和其症状、体征、X线改变以及化验结果,在排除其他疾病后可考虑本病。

6)病因分型

(1)饮水型:因长期饮用含氟量过高的水而得名。饮水型氟中毒是病区分布最广、患患者数最多的一型。我国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主要分布在淮河—秦岭—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调查表明,饮水中的氟含量与氟中毒的患病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煤烟型:主要由于病区的燃煤含氟量过高,而居民用含氟量高的煤做饭、取暖、烘烤食物等,致使室内空气和烘干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氟所致。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区,以西南地区病情最重。

(3)饮茶型:主要分布在西藏、内蒙、四川等习惯饮砖茶的少数民族地区。茶可富集氟。据WHO报道,世界茶氟含量平均为97mg/kg。我国的红茶、绿茶及花茶平均含氟量为125mg/kg,而砖茶可达493mg/kg,最高为1 175mg/kg。

7)流行病学特征:本病在世界上流行广泛,凡是富氟地区都有本病的流行。据2000年统计资料,我国高氟暴露人口10 980万,分布在1 280个病区县、149 541个自然村。

(1)地区分布:我国除上海和台湾外,其余各省、市、自治区几乎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

(2)人群分布:有年龄差异,氟斑牙主要发生在正在发育中的恒牙,如恒牙形成后再到高氟地区,不再患氟斑牙;氟骨症主要发生在成年人,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患病率增高,病情也加重。

(3)无明显性别差异,因生育、哺乳等因素的影响,女性病情往往较重,以骨质疏松型和软化型多见,而男性则以骨质硬化型为主。

(4)随着在高氟地区居住年限的增长,患病率也增高,且病情也加重。

8)预防原则

(1)一级预防:减少氟的摄入量是预防地方性氟中毒的根本措施。对饮水型氟中毒可改用低氟水源,如引用江河水、水库水,用低氟的深井水或收集、储备天然降水等;或进行饮水除氟。高氟煤烟污染食品和空气的病区,应以改灶防污染为主,同时改变烘烤食物的方法,防止氟污染食物。有条件的地区可更换燃料。对饮茶型氟中毒,可研制低氟砖茶或降低砖茶中的氟含量。

(2)二级预防:结合环境检测和人体健康检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3)三级预防:对地方性氟中毒患者应及早采用积极治疗方法,防止病情继续发展。其治疗原则是减少机体对氟的吸收,促进体内氟的排泄,增强机体抵抗力。药物治疗中最常用的是钙剂、维生素C、维生素D。对较重患者应开展康复治疗,对已经发生畸形的患者,可进行矫形手术治疗。对氟斑牙可采用涂膜覆盖法、药物脱色法、修复法等治疗。

3.地方性砷中毒 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c poisoning)是某些地区居民由于长期饮用含砷过高的水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自1990年以来,饮水中砷的问题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先后有印度、泰国、孟加拉国、匈牙利、阿根廷、智利、墨西哥、美国等报道了饮水型砷中毒。在我国的台湾、新疆、内蒙古、山西等地也先后发现了由于水砷含量过高而引起的中毒性病例。另外,在我国贵州省西南部农村,因燃烧高砷煤炭(876.3~8 300mg/kg,个别地区达35 000mg/kg)致使室内空气以及用煤炭烘烤的玉米、辣椒中砷含量升高,导致当地煤烟型砷中毒的发生。

1)砷在自然界的分布:砷是地壳的构成元素,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岩石和水环境中。地壳中的砷多以含砷矿石的形式存在,其中雄黄矿、雌黄矿、砷黄铁矿等的含砷量最高。含砷矿石自然风化后可向环境中释放砷,使土壤、空气、动植物体中均含有微量的砷。

2)砷进入机体的途径、吸收、分布与代谢:生活环境中的砷,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摄入。5价砷易通过胃肠道被吸收,3价砷易透过皮肤被吸收。室内外空气中的砷大部分是3价砷,主要来自于含砷煤炭的燃烧,并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向空气中排放。饮用水、粮食、蔬菜中的砷以3价砷或5价砷的形式经消化道摄入后,有95%~97%在胃肠道被吸收。砷进入体内后,在24小时内有95%~99%随血液到达胃肠道、肝脏、肾脏、肺、脾脏等器官。砷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较长,约为30小时以上,主要经肾脏排泄。

3)砷的毒作用机理研究:IARC在1979年将无机砷正式列入确认人类致癌物,其致癌机制至今仍不是很清楚。砷毒作用的详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研究提示砷是一种细胞原浆毒,可特异性地与体内组织和器官中的物质相结合,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物效应。

4)砷中毒的临床表现:砷的毒作用表现多取决于砷化物的种类、结构以及患者的暴露时间、接触方式和浓度、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长期生活在高砷地区,可从饮用水或饮食中摄入一定剂量的砷,多以慢性中毒为主要表现。如若短期或一次误用砷浓度为20mg/L以上的水,则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饮用含砷0.5mg/L的水时,可引起慢性砷中毒。

慢性地方性砷中毒(chronicendemic arseniasis)是由于长期从饮用水、室内煤烟、食物等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一种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临床特异表现:慢性砷中毒早期多表现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四肢对称性、向心性感觉障碍。如蚁走感、痛温觉减退、麻木等。四肢肌肉疼痛、收缩无力,甚至出现抬举、行走困难。患者毛发干枯,易脆断、脱落。皮肤色素异常是慢性砷中毒特异性体征,可出现弥漫性褐色、灰黑色斑点,与此同时部分皮肤出现点状、片状色素脱失,呈现白色斑点或片状融合。皮肤色素沉着与色素缺失多同时出现在躯干部位,以腹部、背部为主,亦可出现在乳晕、眼睑、腋窝等皱褶处。皮肤角化、皲裂以手掌、脚跖部为主。四肢及臀部皮肤角化,可形成角化斑、赘状物。皮肤角化、皲裂处易形成溃疡,合并感染,甚至演变为皮肤癌。砷还有致畸和致突变作用。我国台湾地区还有患者发生“黑脚病”,主要是由于下肢远端脚趾部位动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

5)砷中毒的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改换水源,在地下水含砷量较高的地区,可用地面水或降水供居民饮用和灌溉农田;饮水除砷;限制高砷煤炭的开采使用;改炉灶,减少空气砷污染:在煤烟型砷中毒病区,要加强宣教,不要用敞开式燃烧炉灶,修建烟囱,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同时把粮食、蔬菜等食物贮藏室与厨房分开放置,避免含砷煤烟污染食品。

(2)治疗措施:急性砷中毒的治疗,首先要对症处理。如解痉、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预防脑水肿和肝肾损伤等。如患者呕吐、腹泻是机体的一种排毒反应,此时,不可急于应用止吐、止泻药物。口服解毒剂:用12%硫酸亚铁与20%氧化镁溶液等量混合,即可配制成氢氧化铁口服解毒剂。每5~10分钟口服20ml,用时摇匀。此液有催吐作用,反复服用至呕吐停止。肌内注射二硫基丙磺酸钠,成人用量每次5mg/kg,每6~8小时一次。慢性砷中毒的治疗:选用维生素B1、肌苷、三磷酸腺苷、辅酶A、辅酶Q等制剂治疗末梢神经炎。可用5%二巯基丙醇油膏涂抹可缓解慢性砷中毒皮肤损害。每天肌内注射2.5~5.0ml的二巯基丙磺酸钠,每3~5天为一疗程,应视尿砷浓度变化决定用药期限。如无巯基解毒剂可用10%硫代硫酸钠,成人每次静脉注射10~20ml,每日1次,3~5天为一疗程。

4.克山病 克山病(Keshan disease)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心肌坏死为主要病变的地区性流行病,该病死亡率高,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地方病之一。在1935年该病首先在我国黑龙江克山县被发现,故而称为克山病。

(1)流行病学特征:克山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具有明显的地区性,主要分布于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中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的分布与地质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山区、丘陵发病率高于平原。发病地区多为典型的地质侵蚀区,地表易溶元素的强烈丢失,使饮用水中的离子总量甚低(主要是钙、镁、钾、钠、硫等离子减少);而无病地区多位于地质堆积区,地表易溶元素的富集而使饮水中离子总量增高。

克山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克山病绝大部分分布在我国缺硒地区,病区粮食中硒含量和人群中血硒、发硒水平普遍低于非病区。用硒制剂预防性治疗克山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克山病与缺硒有很大关系。

(2)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受损器官是心肌。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心肌损伤的程度有关。急型克山病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内脏急性缺血、缺氧。小儿多呈急性型,表现为亚急性全心功能衰竭。慢型病例主要为充血性心力衰竭。潜在型病变较轻,一般无明显症状,劳累后可出现头晕、心悸、气短等。

(3)防治措施:口服亚硒酸钠法:每周每公斤体重口服0.04mg亚硒酸钠,服药3个月。

硒盐法:将1.5g亚硒酸钠溶于少量水中,喷洒到100kg盐内,搅拌均匀供应病区居民。

硒粮法:在农作物结穗期,每亩地用0.5~1.0g亚硒酸钠溶液,分两次喷洒,以提高农作物的硒含量。

增加粮食品种,多食豆类制品,蔬菜瓜果合理搭配;亚硒酸钠与维生素E合用对该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改良饮水质量,用机井水代替窖水、浅井水,用深层的机井水或泉水代替地表水、浅层水等;在病区,把水源水用砂子、煤末过滤,明矾澄清,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等措施也都可达到预防的目的。

克山病的治疗: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5.大骨节病 大骨节病是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主的慢性地方性疾病。疾病晚期继关节软骨变性、坏死而出现关节周围代偿性软骨及骨质增生,使关节周径显著增粗变形,故称之为大骨节病。又因本病造成患者行走困难,故又俗称为“柳拐子”病。国际上通称为“卡辛-贝克”病。大骨节病已有130多年的流行史,是我国积极防治的重点地方病之一。

1)地区分布:本病多发生在山区潮湿寒冷地区,有明显的地区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市、自治区,最近在北京郊区县内亦发现此病。

2)发病原因

(1)气候因素:调查表明,在山地居住的人,通常阴坡区患病率高于阳坡区,原因是由于阴坡潮湿,阳光缺乏所致。

(2)饮食卫生:粮食如受镰刀菌污染,其产生的毒素和分解产物胺类可引起骨及软骨病变。病区饮水中的腐殖质酸含量过高,腐殖质酸也可引起硫酸软骨素的代谢障碍,导致软骨改变。病区土壤、饮水及粮食中微量化学元素的比值失调。如低硒可影响软骨细胞生物膜的完整性及稳定性,使之易受损伤等。

3)临床表现:本病主要侵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的骨骼。主要临床表现是四肢关节对称地疼痛、变形、增粗,屈伸活动受限以及四肢肌肉萎缩。病程发展缓慢,无炎症反应。骨骼发育严重障碍者可发展到手足短粗、身材矮小、关节活动困难,以至形成残废。而成人中因骨骼已停止发育,所以只多见于产妇、哺乳期妇女或劳动局部肢体紧张者。成人的临床体征多见肘关节弯曲和指关节增粗。

4)预防原则

(1)改善饮用水卫生:主要原则在于改变水的理化性质,增加水的硬度和无机元素。

(2)注意粮食的清洁生产,科学贮存和防止粮食的污染。

(3)补充无机盐类,向饮食中强化S、Mg、Se、Zn、Cu、K、Na等元素。

(4)加强个人预防:要重视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发霉食物,注意居室的通风采光。对病区青少年(5~20岁)应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5)其他方法:口服亚硒酸钠,调换食用非病区粮食,增加豆类、蔬菜的摄入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