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中国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当时他只有三个小时“打包”,时间如此紧迫,他还特别将一个宝贝缝在棉衣里。 一个伴着他仓皇出逃,历经数次搜检,却被溥仪始终贴身保存的宝贝,它究竟是什么? 这件宝贝,要从明代开始说起。 从明代起,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就已御定为宫廷之印玺用石,到了清代,田黄石更是深受皇帝喜爱。 由于田黄石产量极低,且经过数百年的挖掘基本已殆尽,流传至今的都成稀世珍品,被尊为“石中之帝”。民间曾有'一两田黄十两金'之说,而现在田黄的价值可以说是'一两田黄万两金'。 而皇宫就有一块自进贡以来在库房里封存了近百年的田黄石原石。 直到机缘巧合,乾隆想要做一枚印玺,便让工匠去库房挑选石材,于是这块石头被呈到了乾清宫,乾隆皇帝对其一见倾心,命宫廷匠师们精心雕琢。 最终,匠师们给乾隆皇帝呈上了一份巧夺天工的珍宝,也就是现在俗称的“乾隆田黄三连印”。 此印由三枚独立的印章组成,印章之间都由锁链相连,通体用一块田黄石雕刻而成。并且每条锁链的长度相同,表面光滑颜色细腻,没有任何裂缝粘合的痕迹,工艺堪称巧夺天工。
“乐天” 左侧印章篆刻“乾隆宸翰”,中央印章篆刻“乐天”,右侧印章篆刻“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 “惟精惟一”、“乐天”都出于儒家经典,乾隆皇帝想以此来表明自己精益求精、专一其心、不偏不倚的施政思想和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乾隆宸翰” 这枚田黄石三连印, 是乾隆皇帝当太上皇时鉴赏字画所用。后来,成为满清皇家传承的宝物之一。 溥仪1951年在哈尔滨关押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觉悟,将一直带在身边的“乾隆田黄石三连印”主动交给了政府。“田黄石三连印”原件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 杨根连 福禄万代 摆件 这是由杨根连大师华妃8年心血雕刻的福禄万代,与乾隆田黄三连印的链条制作出自同一手法。而究其原因,正式因为杨根连大师是清代宫廷造办处玉雕匠人的后代,代代相传,才有了今日的福禄万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