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斯的教训:善谋国更要善谋身

 HNYZL 2017-07-14

在谋国方面老谋深算、妙计频出,却对悄然而生的危险视而不见,最后只好束手就擒。

秦朝时的丞相李斯就是这样一个悲剧典型。

李斯的教训:善谋国更要善谋身

李斯青年时期在地方官府做杂差小吏,后投师于著名思想家、儒学大师荀况门下,研学帝王之术。学成之后,西入强秦,先是成为秦相国吕不韦的舍人,后借机得见秦王,遂以治国之才显露,逐渐成为秦王嬴政的倚重之臣,并最终升为丞相,辅助秦王,治内征外,二十余年平天下,使六国归一。其后又为秦立法定制,为天下初定的政局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秦二世胡亥继位以后,重用信任宦官赵高,导致朝政陷入昏暗之中。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秦王朝已到了土崩瓦解的时候,随着外部斗争愈演愈烈,最高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也越发不可调和。

郎中令赵高,身居要职,把持着朝政大权,常因大臣不听从自己,擅杀无辜。胡亥深居禁中,每日怀抱姬妾,在歌舞声中打发时光。朝中政事,由赵高一人专断。

赵高恃宠专权,惟觉丞相李斯阻碍自己,遂起谋害之心。

为了置李斯于死地,赵高苦心积虑,他诬告李斯的长子李由有谋叛行为。胡亥信以为真,遂派人立案调查三川郡守勾结楚盗的情况。

李斯遭到赵高的暗算,忍无可忍,立即上书二世,揭露赵高居心叵测,请胡亥尽早铲除,但此时胡亥、赵高正狼狈为奸,沆瀣一气。胡亥不仅不怀疑赵高,反而为其解说:“朕年少,就已失去先人,于朝政毫不知情,不懂得如何治国,您又年老,朕不依靠赵高君又靠谁呢?”

赵高见二世对自己宠信有加,便对二世哭诉道:“丞相所恨,惟独赵高。我一死,他就可以为所欲为,杀君谋反了!”赵高一席话,犹如火上浇油,二世下令把李斯及其宗室宾客统统逮捕入狱,交由赵高审讯处理。

李斯被捕时,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亦受牵连。二冯坚持士大夫气节,“将相不辱”,遂自杀身亡。而李斯贪生怕死,自认为对二世忠心不贰,又自负辩才,幻想二世能赦其出狱重享荣华富贵。但赵高心狠手辣,严刑拷打,不肯罢休。李斯不胜痛楚,无计可施,遂在狱中上书二世:

“臣作为丞相治理国家三十多年,原秦地狭隘,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竭尽薄才,谨献才略,并派遣谋士游说诸侯,又发展军队,整饬朝廷,赏功罚过,国力大盛,终于扫灭六国,俘其国王,一统天下,尊秦为天子,一罪也。开拓疆土,讨伐匈奴,南征百赵,以张秦强,二罪也。重重赏赐功臣,使他们亲善朝廷,三罪也。立社稷,修宗庙,以示皇帝览才,四罪也。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公布天下,以明秦的建树,五罪也。车同轨,汉交通,巡游全国,以见我主之得意,六罪也。缓刑薄赋,收买民心,拥戴君王,死而不忘,七罪也。像我这样,早够死罪了。先皇不弃,所以还能活到今天。愿陛下明鉴!”

赵高见到奏章,随手扔掉。说:“囚犯安得上书!”马上叫狱吏烧毁,然后分派门客十余批,假扮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讯。如此反复,李斯被折磨得死去活来,奄奄欲弊。最后,只得违心“招罪”,李斯招罪后,二世派人复查。面对审讯,李斯如惊弓之鸟,怕再受皮肉之苦,遂自诬反判。供词呈至二世,二世看后说:“如果没有赵君,差点被李斯出卖了!”

当是之时,三川郡守李由己被项梁率领的楚军所杀,死无对证。赵高就愈加肆无忌惮地制造李斯父子谋反的罪状。二世下诏,把李斯“具五刑”、“夷三族”,腰斩于咸阳街头。

当初秦始皇驾崩,李斯为稳定局势,以咸鱼冰块遮掩尸体,可以算得上忧心国事、匠心独运,但接下来,却没能抓住时机,抛却私欲、剪除羽翼未丰的赵高,却利令智昏地与狼共谋,助纣为虐,这就为自己将来的悲剧写下了伏笔。而李斯更严重的错误,在于他一直执迷不悟,对赵高权势的膨胀和作恶不仅未加防范和阻止,反而予以放纵和帮助,直到后来赵高的黑手抓到了他的身上,才恍然大悟,予以反抗,但此刻为时已晚。当李斯被套上枷锁时,曾仰天长叹:“昏君无道,不足与谋!今楚盗已有半壁江山,二世尚执迷不悟,仍以赵高为辅足,咸阳迟早要成为荒泽野地啊!”不过这些话看起来更像他的“自我批评”。一代权臣谋相,到头来落得身死族灭,完全是咎由自取。

谋国是为公,谋身是为私,但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只要筹划得当完全可以二者兼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