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别让“抽象”这个坑埋了

 竺言小聚 2017-07-14
2017-07-14

【盆景大家谈】

小心!别让“抽象”这个坑埋了

——读《现代盆景的下一个猜想──超越写实》

文|庄文其

盆景界现在够热闹,话题不断被制造出来,前几天苏放先生也放出一颗卫星,借某洋大人之口说“盆景不应该成为大自然的奴隶”。然后他假设一下:“现代盆景的下一个裂变会不会是从‘形象’向‘抽象’发展,从‘写实’向‘写意’发展?”他将这之前的盆景创作定义为模仿──模仿大自然──“当代盆景的主流视觉100年来仍一直走在模仿自然的路上,这种模仿让艺术本质的探索始终游离于物象拼合的模糊地带。看透了这一点,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全世界,很多人依然把盆景这个职业看成是“园艺”和花工的职业了”,苏先生站在哲学的高度总结:“一句话,模仿是工匠做的事,抽象才是艺术的本质。”

明白了吧?苏先生推崇推荐推销的其实就是它:抽象二字而已。也就是说只有完成苏先生要求的“从‘形象’向‘抽象’发展,从‘写实’向‘写意’发展”,“让盆景作为一种艺术的本质凸显成为现实”,盆景才能成其为艺术。

说实话刚开始笔者并没有对这篇文章太重视,抢眼球刷存在感,这是一种正常的本人称之为“引力场操作”方式,况且苏放先生的文字特有的超前和狂放地球上的盆景人都不会不知道,在这方面盆景界如果他说自己第二,绝对没人敢说第一,他说的话轻易也不要去质疑,比如这篇文章,人家都说超前了五百年,你能活五百年再来验证吗?不过读完了这篇文章,确实很感慨,对自己不努力读书导致没文化是痛恨加悲愤,于是想赶紧努力一把,正好手机还在手里.,就找度娘请教,问问抽象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真的不懂,所以不敢装懂。

度娘告诉我;“ 抽象是外来语,在艺术中的抽象最初只是对具象的概括和提炼,使得画面消解了具体的轮廓和细节,变得高度象征性。我们可以从毕加索的《牛》和蒙德里安的《树》的演变来理解西方人的抽象概念最初的含义。后来,抽象走向了极端,彻底摆脱了具体的形象和物象,画面必须没有任何我们的视觉所熟悉的物体,纯粹由色彩、构成、符号、点线面、肌理构成的画面,才称为抽象画。”

读了这段话我“噢”了一声以为懂了,没想到度娘接下来的话让我顿时又傻了。

“抽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途径,运用概念在人脑中再现对象的质和本质的方法,分为质的抽象和本质的抽象。分析形成质的抽象,综合形成本质的抽象(也叫具体的抽象)。作为科学体系出发点和人对事物完整的认识,只能是本质的抽象(具体的抽象)。质的抽象只能是本质的抽象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作为完整的认识,更不能作为科学体系的出发点。”

我满头冷汗,这个抽象还是人玩的吗?小心!千万得小心!如果想学学并帮忙推广一下“抽象才是艺术的本质”,最好是在盆景界就OK ,这里能听懂的估计不会太多,出盆景界就要先看清楚旁边有没有人,听懂听不懂,然后再决定说不说,不然的话弄不好会把脸丢到火星上去──据不可靠的消息说在人群中可能混入外星人。连度娘都不知道之前有没有人说过“抽象才是艺术的本质”,能不能成立,这也就意味着, “抽象是艺术的本质”的理据还有待商榷!而对艺术的本质这个问题.倒是有很多人提出看法,虽然各自都有见解,比较典型的有“艺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的感受”.,还有“艺术审美的本质无非就是道德反思”……等等,反正不一而足,有兴趣者不妨自己找度娘问问。

油画名家靳尚谊说过:“现在有一种‘观念艺术’,其实是一种‘装置艺术’,它在西方世界的广泛流行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观念艺术不是画画,它是装置、影像或者其他,这个很新鲜、很有趣,也很好做。这种现象跟人所处的社会有关系,跟人的情感有关系。但观念艺术和油画是完全不同的,画油画是按油画的规矩标准来干。不要把创新老用在口头上说,也不要用创新衡量一切,那没什么用处。对于绘画,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标准是一样的,基础最重要,画得好就是好。”(抽象与观念艺术是同胞胎,都出身于“现代”,具体表述上或有差异,本质是一致的,都强调所谓的“意象”当然也不会不“抽象”。顺便说说,应该是去年吧,在《中国盆景赏石》杂志上被热捧的一些印尼盆景作品,其表现形式是十足的装置艺术。)

苏放先生贵为中国盆景艺术界的领导,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动手栽培过盆树,不过可以肯定他从未有过盆景作品公开面世。也许他觉得讲实践经验既没有高度也与身份不匹配,所以比较倾向在理论方面用力,听:“当代盆景的一个特点在于,它从一开始就走在了追寻表象的路上。我们经常听到很多人说过的某一盆盆景不符合大自然某个规律的评论,那么,如果盆景只能做符合大自然规律的造型的话,那盆景充其量不也就是一个所谓的微缩大自然的再现么?一个这样的品类,能被称为艺术么?我质疑这一点。”

怎么可以这样打脸哪 ?!

难道不正是这些“走在了追寻表象的路上”的盆景人围在他身边,以他马首是瞻,把一个盆景界玩得热气腾腾吗?

笔者尤其纳闷,苏先生到底认识了多少盆景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物,居然拥有如此之大的代表性?他又接触研究了多少盆景作品,让他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做出这样的结论 ?

他说“我相信杜尚。我也相信不能体现本质的一切“现象”都只是物体而已,离艺术还有十万八千里(好好听听,盆景艺术大师们!笔者按),倘若我们没有看清这一点,盆景就依然还处在“微缩景观”的位置(是指所有的盆景吗?如果是,笔者不敢苟同,别人不敢代表,笔者本人的盆景绝对与“微缩景观”无缘,因为笔者追求的是精彩,这个精彩属于生命,包括植物生命和创作者的生命。不说了,再说俺 了! 笔者按)。我相信:盆景必将有走出‘表象’的那一天。当那一天来到时,无论是昔日的木村正彦还是今天已开始风靡全球盆景界的黑剪刀新盆景文化运动,或是其它很多用自己的创作来探索未来新的可能的那些艺术家们(不是“不能体现本质的一切‘现象’都只是物体而已,离艺术还有十万八千里”吗?既然这样,这些“艺术家”又是从哪来?难道他们已经 “体现本质”了?如果这样,那文章的内容起码有一大半无法成立呀老大!笔者按),我相信他们都将让‘本质覆盖现象’这件事最终变成为事实(原来这些所谓的“艺术家”暂时还是赊的。嘿嘿 )。换句话说就是:我相信有一天大自然将不再是盆景的“唯一”摹本和依据。(早就不是了苏先生,看来您与人间隔太远了 。笔者按)”

然后──别吓到──“我相信盆景和树是不可能离开人类对大自然的迷恋这个结论。但我也相信这种迷恋最终将成功地把大自然以外的其他领域的元素以跨界的方式拼接进来。盆景艺术最终将成为艺术家的自我的影子。当形式被抽离、本质显现的时候才是艺术品开启了知觉的大门的时刻。盆景艺术在“超越”了大自然这个“盆景教皇”的“训导”之后才有可能开始自己真正的探险旅程” 。

苏先生真的非常有思想,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其思想如天马行空,狂放不羁,让懒懒散散不爱读书没什么文化的人惭愧,读他的文章只有惊叹佩服,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不过这次笔者除了延续一贯的“惊叹佩服”外,更感兴趣的是想看看苏先生飞在天上的思想又是如何落地,没有想到他把落地的时间设定在五百年后,这么长,也就是说从天堂到凡间普通人起码来回要走五六趟!

笔者最近也有点烦,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而且这个问题居然是从至少一万年后的世界穿越过来:人总这么具象,四肢加个头,什么时候走出来,完成抽象的构建呢?——因为我固执的认定,人就是老天爷创造的最高级别的艺术品,如果必然的艺术发展规律与它无关,我不得不怀疑它的道德。一个创建艺术、“抽象”艺术、引领艺术变革、把艺术玩得翻手成云覆手雨的所谓高等智慧艺术品,结果却不以身作则自我“抽象”,不好玩!当然,这个责任不在人这里,是老天爷的失职,老天爷近些年都在忙什么让人纳闷纠结,该不会是年龄太大记性差了,把人这东西都给遗忘了?

正当我的杞人之忧正得意洋洋朝着人的自我“抽象”建构方向一路狂奔而去,耳边忽然响起一声怒喝:抽什么抽呀,有本事先把人做好,人也去形象存“本质”,还是人吗 ?你不是自以为多少懂点盆景吗?那你知道什么叫盆景吗?我不敢应答,老实听训;所谓盆景,其本质在于生命(包括植物和人一一创作者)的精彩,无论是诗情和画意还是别的美的元素,必须也只能服务于这个目的;生命不但有骨骼,还要有血肉,和情感……这些不能剝离,也无法剝离一一无论是用艺术的名义,还是其它不可为人知的目的。知道不知道,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一个终极目标的设定,当这个终极目标转变或不再存在,该事物也自然归于消亡,正所谓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盆景如果转变成观念性的东西,不再需要树作为载体(即使需要也非常困难,因为树是有生命的,不可能让我们像捏泥巴那样随便玩),也许还是“盆景”,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因为承载的终极目标已经变了,抽象了的盆景成为装置的东西,即使生命尚存,也不再是主体,这样的盆景艺术还会是生命(包括人和植物)始终不弃坚持追求的梦吗?!需要怀疑的还有:“抽象”在其它领域都不过是作为一个种类而存在,凭什么来到盆景领域就非“覆盖”不可?凭什么!

(本文为庄文其先生原创,版权归庄文其先生所有)

精彩回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