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皮读经济】 债务﹑房市和外汇

 diida333 2017-07-14

展示一个真实的美国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飞洋在线

 飞洋在线


感谢作者子皮授权飞洋在线转载此文。

说到中国经济,很难避开其中三件事:债务﹑房市和外汇。这篇小文里,笔者作为普通吃瓜群众,说说自己对这三件事的理解。


1
债务

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普通人的答案也许是:房市﹑股市﹑物价﹑失业﹑贫富不均… 每一种答案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从经济角度考虑,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危险应该是:债务。


据国际金融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算,2017年,中国的债务已达GDP的304%。注意这里不包括影子银行的债务; 影子银行的债务是银行不担保的债务,例如大多数理财;如果包括影子银行的债务,估计债务可达500%GDP。


当前中国经济有很多看起来危险的事,为什么说债务最危险?打个比方:能迅速致人死命的一种常见疾病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心肌梗死。心肌梗死为何危险?因为心梗后血液无法流入全身各组织的细胞,而某些细胞如果没有血液输送的氧气,会迅速死亡。一个现代经济(例如中国的经济),各部分在不停地流通交换,交换的公共媒体是:钱。如果钱的流通受阻,那么很多经济体会因得不到预期的现金而迅速出现问题甚至破产,象得不到血液的细胞组织一样。


实际上钱的流通受阻,比细胞组织得不到血液更可怕,因为细胞组织不会惊恐。而人会因坏消息惊恐。人们听说金融坏消息时会做什么?会到银行提现金,会停止借给别人钱;结果是整个经济会更加缺钱;所以实际的危机会被迅速放大。


当你在银行的存款时,你的存款会很快变为某个经济单元的债务;就等于你的存款变为经济的血液,进入流通。流通能正常进行的前提是债务能正常归还,否则就如同血液循环的阻滞,严重的阻滞就如同上面说的心肌梗死。


但是能够正常归还债务的前提是什么?是借钱的人能赚到钱。那么中国的借债人能赚到钱吗?有的能,有的恐怕不能。


先看看中国的巨额债务是怎么生长起来的。下图是中国近年债务/GDP比。其中深黄的是企业债,蓝灰的是家庭债,浅黄的是政府债。可以看出,债务自2008年后开始增长。


2008年,世界出现经济衰退,对中国的制造业产品需求降低。中国为了避免经济停滞,大量投资刺激经济,这就是后来债务增长的发端。


2008年后的投资,最主要的去处是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大量投资基础建设有诸多原因,其一是地方政府格外感兴趣基础建设。因为:(1)基础建设需要土地,这样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卖地取得巨大收入;(2)复杂的巨额基础建设项目,充满了各式贪腐的机会。


在中国湖南省宜章县赤石乡,有一座极其宏伟的大桥:赤石大桥。长度近2.3公里,是世界上主跨最长的高墩多塔混凝土斜拉桥。大桥总造价约3亿美元,超过了预算的50%以上,所以造这座桥导致了巨大的债务。债务能不能按期归还呢?这座昂贵的大桥自2016年10月建成通车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充分使用,因为过桥费最低20元,叠加在高速公路通行费之上,周边的村民们嫌贵,尽量敬而远之。


2010年3月28日,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陈明宪,宣布赤石大桥开工。陈明宪深情地说:桥梁和高速公路将是湖南省的致富之路。


无论如何,桥梁和高速公路至少是陈明宪及其同事的致富之路。据调查,陈明宪及其下属让某些公司得到了八个与高速公路有关的项目,仅两年时间,就因此拿到了3018万元的回扣。反腐调查已经使湖南省交通运输官员中至少27人下台。陈明宪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死缓,涉案6000余万元。


当然,2008年后的投资,不仅是基础建设和房地产,许多投资也进入其它企业,最主要的是国营企业。投资国营企业,并不是因为这些国营企业有光明的发展前途;相反,是因为这些企业在赔钱,无法养活自身,所以要国家不断投钱来支持 —— 如同一个伤口常年出血的人要不断地输血。


为什么国家一定要养活这些亏损的企业?有若干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如果这些企业破产,会导致大量的失业,这不是当前正在全力维稳的ZF愿意承受的。


总结一下,2008年后迅速增长的债务主要用于投资,而投资的主要去处是基础建设﹑房地产和国营企业。而这些基础建设﹑房地产和国营企业是否有能力赚钱偿还债务?值得怀疑。至少从账面上,我们看到债务在不断增长,其中一种可能是很多项目和企业在借新债还旧债。


一旦落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束缚,则几乎无异于落入庞氏游戏(Ponzi Scheme),类似于坐在火山口或炸药包上。回到本节开始的命题,所以说债务是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危险。


ZF应该是意识到了此中的危险,所以有2014/2015年股市的狂升。很多人相信,国家力挺股市,本意是逐步实现债转股。


实现债转股的两个途径是IPO和增发新股票;仅仅炒热市面上的股票,并不能使企业得到资金。当然,炒热股市会使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增加,是债转股需要的铺垫。然而不幸的是,2015年的股市只走完了铺垫的一步,然后就挺不住跌下去了。


上图中蓝线是中国上证指数自2000年来的变化(百分比),橙色线是美国标普500(S&P500)指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的股市像是是摩天过山车 —— 即使经历了08年危机的﹑大起大落的美国股市,相形我们的过山车不过幼儿园的跷跷板。


当然,股市的崩塌,损失通常在个人,一般不会造成社会性的金融危机。所以中国的股灾,很快就被忘记了。


2
房市

上节说债务,主要说了为什么借钱,但没有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钱可借。中国有钱可借,因为中国是储蓄大国,中国人特别喜欢存钱。中国人好存钱有几个可能的原因:


(1)   文化。

(2)   贫富差别巨大。穷人无钱消费,富人消费不了。

(3)   福利制度不周。所以每人必须自己储蓄养老。

(4)   农村人口年轻一代男女比例失调。所以许多男方父母为儿子攒钱买房。


无论如何,这些年来中国近一半的GDP都流向储蓄,2015年的数据是47%的GDP进入储蓄。这是世界经济史上少有的特例。通常发达经济是高消费低储蓄,例如美国;而发展中经济虽然是高投资,但储蓄不太高,因为人民比较穷,所以投资中有很多是借外资。而中国是富人存钱穷人也存钱。


所以中国的债务可以毫不费力地上升到300%GDP,因为中国有钱。


当然,钱存在银行里,回报并不高,是存钱人的下选。很多人试过股市,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么存的钱往哪里去?目前最好的去处是房市。


如果经济发展,房市一般会涨。过去30年中国经济巨幅上涨,人口大量城市化,所以房市飙升再正常不过。然而,因供求关系上涨的房市,背后应是两个驱动力:(1)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无房者逐渐有能力变成有房者,有小房者逐渐有能力变成有大房者。(2)人口进入城市。


中国初期的房市上涨确实与这两个驱动力有关。但近两年来,经济和消费的发展明显减缓,而2016年大城市房市却疯狂高热,使人们不能不怀疑:房市高涨背后的驱动力是否是经济发展?还是仅仅出于投资目的?


出于投资目的买房本无可非议,但从宏观来说,要想投资哄起来的房市长期不塌,除了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别无出路。下图是日本房价指数和金价比,可以看出,日本的房市在2000年左右破泡后,再无恢复,原因是日本的经济一直未找到新的活力。

至于说人口的城市化,中国大量人口城市化是事实。但这些近年来自乡村入城市的人口是否是买房的重要动力?不是。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2亿700万农民工,其中只有1%在他们工作的城市有房。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与大城市房价的距离不啻天渊之别;而且中国的户口政策,也不鼓励他们买房。纵观中国现在拥房的状况,富裕阶层中很多在好区有一套以上的房子,而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农民工,多数拥有0套房。这种房市结构,明显的是趋向于投资性而不是使用性;而投资性的房市结构更像股市,易于成为泡,泡也易于破灭。


虽然如此,目前的中国,钱难以找到比房市更好的出路。所以难以想象人们纷纷把钱从房市抽走。只要钱不走,房市就不会塌;好比只要堤不决口,水库就可以保持高水位。


3
外汇汇率

上节说,只要堤不决口,水库就可以保持高水位;但如果大堤出现口子了呢?


钱在中国难以找到比北上广深房市更好的出路,但不等于在全世界也找不到更好的出路。中国的北上广深房,无论相对绝对,贵过世界上很多大城市。下图是世界上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这个比率越高,说明房价越高昂。图中前四名是:深圳,北京,香港,上海。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的富人,问你自己这个问题:你愿意投资一套上海的公寓呢?还是曼哈顿的特色住宅(condo)?十年以后,哪个回报可能更高?


相信有许多人选择了后者。因为近年来,大量的资金从中国流向北美的房地产。据2016年数字,中国公民在美国买的房产已达273亿美元,除美国本身外,居所有国家首位,而且超过其下4个国家的总和。


当然,中国的资金外流,不仅流到房地产。海外的房地产,不过是富有阶级中下层的选择。亿万富翁的选择并不止房地产,他们这两年在购买各种海外资产,例如截至2017年5月,海航收购了德意志银行10%的股权。


资金的外流会给汇率造成压力,结果应该是汇率下跌,直到两面压力均等。所以这一两年,人们一直预期人民币会对美元贬值。但现实是人民币虽有贬值,没有贬到市场供求的平衡点。撑住人民币的,是两个支柱,一是外汇储备,二是政策限制自由兑换。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从2014年的4万亿美元,跌至3万亿。所幸的是,2017年以来,外汇储备已趋于稳定,大出血停止。


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外汇流量数据,可以看出外汇储备趋于稳定,并不是由于出口和外来投资的增加,而是由于对外汇外流的严格限制。 这不仅是对吃瓜群众们个人兑换外汇的限制,也包括对企业和银行的限制和压力。例如对于北京各银行,规定对于每出国80元,就要拿进100元。至于国外在中国的企业,虽然字面上没有禁止他们把钱拿回去,但由于每一步要严格审批,也使把钱拿回去变得麻烦透顶。


早些时候很多经济人士预测,房市和汇率,中国只能保住其一。因为除了使中国经济迅速发现新活力(这个现在看来不大可能),最有效的堵住资本外流的方法只能是市场化汇率,就是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贬值一直贬到货币内外流平衡,那么就可以阻止投资外流,基本保住房价。另外,人民币贬值,也可以增加出口。


但目前是中国没有让人民币贬值,而是既保住了房价有保住了汇率,看来像个奇迹?也许。但我们欢呼奇迹的时候,不要忘了“奇迹”的近义词是“异数”,异数很困难,也不一定能长久。


中国为什么一定要费九牛二虎之力保汇率?其中自有难言之隐。有人猜测是汇率不稳也是不稳,在秋天的重大会议之前,任何不稳和动摇军心都要避免。


纵观全局,其实这种对不稳的深刻的恐惧,才是中国经济种种问题后最根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会有升降变迁。具体到中国,在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不可避免地需要发生从投资到消费﹑从低层生产到服务﹑从出口到本土﹑从高速发展到稳步提高的转型,或者说需要从国家/裙带资本主义到自由竞争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这种转型必然会带来疼痛和震荡。疼痛和震荡,即使是仅限于经济的疼痛和震荡,也许是这个国家经不起的;因为三十年以来,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而是某些人合法性的支柱。


所以我们别无他途,唯一的选择是:撑着。这个国家的农民工依然从每月的三千元收入中储蓄一半为儿子买房;而这个国家的有几个钱的中产阶级依然琢磨把几个钱投到哪里好。好消息是,中国的投资市场还是很多的,而且越来越多。例如近年来云南有了兰花交易所,而山东有了驴交易所。2011年驴交易所剪彩以来,驴价已翻为四倍。想象中国很快会成为全球驴期货中心:这个在唐朝无辜被贬为“黔驴技穷”的动物,终于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成了金融市场的新星。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