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历史上的“巡检司”

 阿丁480 2017-07-14

巡检司在中国历史上卓有影响,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基层治保机构。它始于五代,盛于两宋,元因宋制,巡检司所设,在巩固政权版图中更是功不可没,史书记载的“澎湖巡检司”,更成了今天台湾自古以来,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的、固有领土一部分的有力佐证。

在中国自宋以后的各代官署中,巡检司虽在政权序列中品秩低下,但职能非常重要亦非常清楚。察宋元明清巡检司系列,其职责无非“巡察奸伪、护士民乐业、保商旅无艰”,也就是说主要任务是盘查过往行人、船只;稽查无路引外出之人,缉拿奸细、截获脱逃军人及囚犯;打击走私,维护正常的商旅往来等等。

无锡历史上的巡检司机构设置在元明清时期都有,同为县级基层组织。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或有增减裁撤,或有地址变更。

一、从出现到消亡,脉续千年之久

 宋代自公元960至公元1279年,期间有宋咸淳毗陵志——“无锡县地理图”编辑者赵良金,绘制了最早的宋朝无锡县境图,其时图文明确标明了出现于无锡各巡检司的所在及管辖范围:

 锡东:设甘露巡检司,辖宅仁乡,梅李乡,上福乡,延祥乡,垂庆乡,太伯乡。

锡南:设锡山驿站及望亭巡检司,辖扬名乡,开化乡,新安乡。

锡西:在古阖闾城处立巡检司:布政乡、富安乡。还有开原乡、万安乡、神護乡、青城乡。

锡北:设高桥巡检司,辖天授乡,招义乡及江阴漕运。

延至元代,佚名纂修的《无锡县志》亦记录有无锡巡检司机构,且明确载明四处所在:甘露、胶山、华藏、新安。

明清无锡巡检司的情况,见于记录的有李东阳著《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三十八 关津条“无锡县 望亭巡检司,高桥巡检司”;张廷玉《明史》地理条亦记“无锡府东……又西北有高桥、东南有望亭二巡检司”;乾隆元年成书之《江南通志》“第二卷 署廨.常州府.无锡县”名下记有“高桥巡检署旧在县西北十里五泻河口,明洪武中建,后废,移于县署西右角门外。咸丰十年毁,乔寄民居…..望亭巡检司署旧在望亭,后移县治,乾隆初移驻荡口镇”。

无锡巡检司的消亡,则在辛亥革命之际。1911年11月6日清晨,以秦效鲁为首的革命军进攻无锡金匮两县署,将清无锡知县孙友萼和金匮知县何绍闻逐出,罢免清廷各官僚以及革除沿途厘卡。7日无锡光复的翌日,新建立的锡金军政府就马上接管了距无锡、金匮县城十里之遥的高桥巡检司。无锡乡贤钱伯圭、钱秉璋等人则赴京杭大运河的望亭巡检司夺取官印,驱走司官 “大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