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小明:关于交易师的故事(13)

 金苹果6 2017-07-14

上一次谈到在研究行业分类和概念分类的时候,我发现在这个领域差别很大,标准也不唯一,官方的分类基本没法用,因为一级分类分布非常不均匀,制造业占了2000多家,后来我又仔细的看了其他的行业分类,包括行业二级分类。仔细的比较了腾讯、通达信、同花顺、启明星、大智慧、新浪、申万等行业分类或二级分类,我发现各有所长,有的分的细,有的分的更均匀。当然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均匀。


为什么要选择均匀呢,如果你是研究行业的,分的细也许更好,如果你是研究热点的,均匀就很重要。比方说一个行业如果旗下的股票太多,我记得医药行业股票就很多(房地产行业,有色金属,汽车等都是大行业),那么什么股票在这个行业中找领涨就不容易找的准确,找出来也很难体现普遍性,或者说为什么会在这个行业引领行业的上涨。这还涉及到我们要做龙头次数排序,后面我们会讲到。


一般来讲是有相同行业的股票会出现联动,比方说白酒行业的茅台涨了,五粮液也会跟着涨,如果五粮液涨了,茅台也是一样。板块联动不只是我们A股的特色,国际市场也是一样,原理是相同的行业不应该横向对比价值相差过大。板块联动才形成市场热点,单一的个股个体行为是形不成市场热点的。所以一只股票所在的行业怎么分合理,取决于联动效果是不是最佳,最终我们采取了二级行业的均匀分类方式。


比方说,如果医药行业太大就细分,分为医药制造、医疗服务、生物医药、中药四个分类;汽车细分了汽车制造和汽车配件;农林牧渔细拆成了农林和牧渔等等。这样细分之后,我们共有63个行业。分行业还不太难,因为各家的行业划分相差不大,无非就是分法的不同,分概念可是一难事。


因为一只股票只有一个行业,但可以有多个概念,这只股票的每个概念的主营占比是多少,这个概念到底和它走势的正相关性是怎么样,就非常复杂了。然后概念的分类,主流的几家公司又都不一样,这个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们是这么处理的:找用户量最大的公司,因为大家对这家公司的概念分类是有接受度的。然后把这些公司进行走势的相关度匹配,去掉一些明显跟大多数走势不一致的公司,得到了96个概念。


这样分相对比较均衡了,当然可能是老徐卖瓜,我认为我们的行业和概念的划分是比较领先的。先做好分类,然后再研究一只股票是因为什么原因上涨或下跌,联动性的强弱是怎么样的。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