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包头书市,聊聊草原文学

 泰荣林黑皮 2017-07-14



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草原牧区。这个诞生过“敕勒歌”成吉思汗草原民族,以其充满力量的民族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性格色彩成为中国地域文化里的重要一支。


本周,这个大草原迎来了全国各地的爱书人。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内蒙古的草原文学

?
?


从蒙古族古典文学里的三大高峰英雄史诗《格斯尔传》、《江格尔》,史传文学《蒙古秘史》到现当代,蒙古文学有着辉煌的历史。


格斯尔将军雕像

江格尔宫

中原汉族的文学史里没有英雄史诗这一类型,与西方文学的源头相比时显得较为缺失。脱胎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的《格斯尔传》是一部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集体创作的、富有高度人民性和艺术性的长篇英雄史诗。多少世纪以来被民间歌手、艺人演唱,抄本和版本众多。《江格尔》以蒙古族原始氏族社会与奴隶制交接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生动反映了古代劳动牧民的社会理想,蒙古社会奴隶制形成前后的大变化大动荡历史状况,以及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这两部史诗的世界影响力都很大,是东方史诗的代表。

《蒙古秘史》是草原的“史记”,是蒙古民族第一部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和文学巨著。这部编年体史书根据古代蒙古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口头故事,生动地记述了十二世纪以前发生在蒙古草原,包括成吉思汗先世的动人传说在内的种种事件,同时如实地叙述了当时蒙古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阶级关系,以及成吉思汗的生平事迹,窝阔台时期的史实等,一直深受中外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上世纪起,纳·赛音朝格图、扎拉嘎胡等一批内蒙古作家享誉全国,至今的影响力不衰。

其中,以玛拉沁夫、敖德斯尔为代表的长篇小说巨匠,以巴·布林贝赫、阿尔泰为代表的民族诗人更是成果卓著。



茅盾在《〈花的草原〉序》中曾说,“玛拉沁夫的作品,好处就在它们都是从生活出发”,他的作品“民族情调和地方色彩是浓郁而鲜艳的”,“写草原风光,笔墨轻灵而明丽”。





近代以来,草原文学的生命力持续不衰。不仅仅是蒙古族人,很多来自不同地方的作家也因不同的生命际遇被大草原的魅力打动,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多探索生态自然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著名作家张承志的《黑骏马》,就是发生在蒙古草原上的凄美爱情故事。这部小说描写了蒙古青年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悲欢离合,反映了草原古老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演化的时代内容,蕴含了一部民族的生活史。本书曾被改编成电影。



格日勒其木格 ·黑鹤,一位极具个性色彩的作家。其作品多涉及草地、动物题材。出版的动物小说作品有《老班兄弟》、《重返草原》、《黑焰》、《狼獾河》等。他讲的故事情节跌宕、艺术感染力强,冷峻有力的文字里克制着汹涌澎湃的感情,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引领读者开启动物的情感之门,感受生命的坚韧与世界的多元。



2014年,内蒙古著名作家肖亦农创作的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获得鲁迅文学报告文学奖,这本书文字朴实,情感真挚,对生态治理有独特的阐述,用治沙英雄的故事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愿望



台湾作家席慕容的祖籍内蒙古,她虽一直生活在台湾,但心里始终惦念着故乡。她1989年第一次返乡:“草原、故乡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一种期待与守候。随着岁月的流逝,血液里沉淀了越来越厚重的故乡情结和渗入生命的蒙古血统,越来越让我强烈地感到这种‘蒙古血统’的震撼,我强烈地感到自己是蒙古人,我要回家。”自此创作了大量关于乡愁的诗集和《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创作的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被广为传唱。



出身于内蒙古的作家很多,描写草原的作品也很多。草原文明将其热烈新鲜的血液注入中华民族,是中华历史和文化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内蒙古,读着这些作家的小说和诗歌,听着大气悦耳的草原歌曲,看着眼前一望无际的草原, 不可谓不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