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秦岭之尖 2017-07-14

扳指,又称“搬指”,是护指之物,最初戴于右手大拇指上,是一种专供射箭扣弦时以保护手指的器具,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装饰品。

扳指早在商朝就已出现,商代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圆筒状的玉韘,即扳指。在遥远的商朝,扳指除了实用性外,还有其他特殊的意义:贵族之家的公子少爷,如果开始手戴扳指,就意味着成人了。

由于弓箭的存在,扳指在历朝历代都颇为流行。而到了清朝,扳指的实用性逐渐丧失,开始演变为彰显身份和权势的佩饰。清朝历代帝王都对扳指喜爱有加,然而,真正把扳指捧上贵族男子“首席装饰品地位”的是乾隆皇帝。

据传,乾隆十七年(1752年)仲春清明前后,乾隆得到了一枚质地极为温润、做工相当精致的玉扳指。这枚玉扳指不知道有什么神奇的魔力,见惯了奇珍异宝的皇帝对其“一见倾心”,从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狂热地迷恋上了扳指。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白玉扳指及套,清)

乾隆一生为各种玉扳指作诗近50首。在这些咏扳指的诗作中,乾隆帝经常用“璆(qix)琳”“精璆”“琼琚”“殊珍”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玉扳指材质的美妙。其实,小编我觉得乾隆这么狂热地赞美扳指,某种意义上,是在赞美他自己。他诗里的玉扳指有多美,有多高贵,乾隆心中的自己就有多美多高贵。他真是一个自恋傲娇的美男子呢~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双喜字錾金扳指,清)

除了玉质扳指,乾隆帝也很喜欢翡翠扳指,他对自己的御用扳指追求极致,对制作非常关注,每一个步骤都要亲自过问,提出具体意见让工匠参照执行。例如,乾隆五十二年热河信帖档载:“六月十三日宦官厄鲁里交汉青玉扳指料二件,传旨:……照上用扳指样款成作,外面不用做斑纹,得时亦随报发来。”远在热河度假,也对扳指的制作念念不忘。如果这都不是爱,那什么是?

存世的乾隆扳指造型精美,体现了皇帝的审美和品味。作为一个“明君”,乾隆知道遵守规矩、不动声色、无欲无求,对一个皇帝有多重要。在威严的皇帝和正常男人的欲望之间,他没有太多的选择。可是,他毕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敏感多情的文艺男纸,这些“情感”需要“倾泻”,而这些华美的扳指,可能就承载了乾隆皇帝那颗追求美和反叛的内心。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翠镶金里扳指,清)

这款翠镶金里扳指套有金里,上端口沿磨平,下端口沿直平,通体光素。此物是清宫造办处制造,为皇帝所专用。其翠色纯净,光泽温婉,为翡翠之上品。从此枚扳指可以想象乾隆皇帝的扳指有多精美,也难怪乾隆无法抵御它们的诱惑。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用来盛放扳指的赤金嵌松石镂空扳指盒,清)

据传乾隆闲时爱两手戴满扳指。两手戴满扳指…..这个画面太美,细思极搞笑。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金珀光素扳指,清。金珀与琥珀、蜜蜡都是指松树的脂液被埋藏于地下多年后随自然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固体。金珀因其颜色为金黄色而得名,金珀形成的年份较短,琥珀形成的年份较长,所以有“千年的金珀,万年的琥珀”之说。)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乾隆爱扳指,满朝大臣那个敢无视。所以,自从皇上爱上了扳指,王公贵族、各路诸侯,争先恐后给乾隆爷上供各种扳指,以求龙颜大悦,自己好加官晋爵。比如,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九江关监督全德进掐丝搪瓷扳指20个,广东总督李侍尧进子儿皮钉花扳指50个、象牙扳指50个;乾隆五十七年正月初九日徵瑞进白玉扳指四个、青玉扳指四个,六月二十七日姑苏进四喜墨玉扳指九个……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玉扳指一组,清)

乾隆皇帝还喜欢将扳指作为礼物赏赐给有功之臣,让大家一起跟他感受扳指的美。大臣们也以此为荣,将御赐扳指供奉起来,顶礼膜拜,这画面太辣眼睛了,小编我去缓缓。(文中图片来自故宫官网)

打开下面图片,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了解更有趣的故宫和皇家文化。

扳指:乾隆的自恋与文艺

更多互动与服务,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