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夹里的视频不见了,字幕组会消失吗? | 三明治

 柳星星h02xgxmd 2017-07-15


“为爱发电”

“初中的时候看《白夜行》,是日菁字幕组翻译的。那时候没有广告也不卖商品,我觉得他们根本不赚钱。他们怎么赚钱?完全是用爱发电。” 创立了backup字幕组的元宝说。

“用爱发电”是元宝给出的做字幕组的理由。作为一个本科刚毕业的大学生,元宝喜欢二次元文化、日本文化已经十几年。她加入了学校的动漫社,跳宅舞的视频还上过B站首页。今年2月20日,她突然在朋友圈发了一条视频链接,宣告自己和朋友成立了一个搬运bn相关的字幕组。

bn指的是日本小众乐队“back number”,她说:“就是一个长得不太好看的三个人的乐队,摇滚风格。主唱写分手的歌写得很牛逼,让人感觉他不是在悲伤自己失恋,就是在嘲笑别人失恋。”

她们字幕组的名字,就叫做backup。元宝负责听译,“同好”负责嵌字等各种技术性工作。点开backup字幕组在b站的主页,可以看到四份视频投稿,时长基本在二十几分钟。投稿时间分布在2月20日到4月29日。内容则是bn的音番和采访。

“其实很早就有做字幕组的想法了,那时候开玩笑的成分多一些。我跟搭档是在微博上认识的,她会发bn相关的微博,我看到了就关注了她,她也回粉了。我们常常在乐队出了新单曲或者新专辑的时候一起花痴,还建立了一个微博,专门搬运bn在ins和Twitter上面的内容。”

元宝做的字幕组在B站上的页面

元宝的搭档是学广告的,目前在杭州念大三。开始说要做字幕组的时候,元宝在紧张地备战日本语能力考试最高级N1,搭档也很忙,就拖了下来。后来元宝考完了N1,申到了学校,突然就觉得:“啊,无所畏惧了。”

原始的视频资源来自一位认识的女生,这就解决了字幕组的“档源”问题。 “有了档源,有了听译,有了对轴和嵌字。然后那个广告系的妹子还会做海报,全靠她了!”每一次提起搭档,元宝的声音里总是有一种”抱大腿“的兴奋,“我的搭档总能把中文字幕跟日文字幕做得风格一样的,很厉害。”

back number实在是太冷门了。元宝把视频发在b站,最多50几个人观看。但是看的人都会留言:“感谢字幕君。”

做了字幕组,元宝终于在买唱片之外又为自己的爱豆做了点事情。元宝会常常看自己翻译出来的“熟肉”(指加过字幕的视频,与之对应的是“生肉”)。看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弹幕划过,就会很兴奋,觉得:“啊,这是在对我说吗?”虽然24分钟的视频,最多也只有十条弹幕。

“开心主要来源于为爱豆做了点事情,还是被弹幕感谢了?”我问。

“不是,本来看到他们就是最开心的。”元宝大概心里住了一只“用爱发电”皮卡丘。

像婴儿学语言一样学翻译

让人吃惊的是,其实元宝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甚至也未曾上过正式的日语课。她只是初三暑假背了背五十音图,高中时候看了看初级的语言书。元宝自称那时候“只是装逼的程度”。大四上学期,她报了N1考试。自始至终没有上过课。

由于是“业余选手”,元宝每翻一个番(视频),需要两天时间,才能保证没有听译错误。虽然通常的音番(音乐视频)时长大约只有24分钟,就是那种插个广告就能撑半小时的访谈。

与元宝同样没有正式学习过自己翻译的语言的,还有Echo,她做韩语综艺的翻译,如《无限挑战》、《犯罪现场》等。

Echo觉得原有的翻译有很多错误,有一天就想着自己也可以做做看。由于很多字幕组每天都在招人,她最早便加入了洪榛浩的贴吧字幕组。洪榛浩是一个韩国的职业游戏选手,也是演艺人。

可是没有学过韩语,要如何翻译呢?

Echo的答案是:“一个婴儿如何学习,我就如何学习。”

Echo会看没有字幕的综艺,然后有了字幕再看一遍,于是一段时间后就学会了一些套话。

另外,韩语是种发音文字,是”可以听得懂的语言“,书面化的韩语又跟汉语比较接近,类似于谐音。Echo学过一点日语,她认为日语和韩语也有相似之处,有助于了解语法和词汇,还有就是韩语里借鉴英文的部分也很多。

加之,凭着对节目的了解可以猜出很多话的意思,有了视频的画面和节目的设定,总归是比单纯的音频要好翻很多。娱乐节目也不是严肃访谈、不是正剧,允许有点错误。Echo刚开始做字幕的时候,虽然非常努力地去听,但也只能听出50%左右,然后再借助谷歌,把正确率维持在60%到70%。

但是,小字幕组的校对常常很不负责任,并不会把剩下的30%弥补上。比如常常有几个不同的字幕组联合翻译某节目的情况,“六站联合”,这就有可能 1~5分钟是一个字幕组翻译的,20~25分钟又是另一个。而有时候观众会发现同一个人出现在视频不同时段的名字不一样,这说明校对完全没有好好做。

为了尽量听译出来,Echo在遇到困难时会找一个可以以秒为单位前后倒着放的播放器,反复拆开来听。实在还不行,也要猜个大概意思写上去。

Echo说:”虽然我听不懂,但是不能让人家看不出来我听不懂。“Echo听译韩文节目的速度是,10分钟的视频需要花上两、三个小时;而她的英文笔译速度则快得多,三、四小时能翻出一小时时长的《地狱厨房》。

可是她对去做英文字幕没什么兴趣,她觉得英语字幕组似乎人源非常充足了。而且因为英语字幕组常常是翻电视剧,在那里“压力大,要求高,电视剧比综艺要求高很多。”

成熟的字幕组是什么样的?

德语系的诗雨从大一开始在AllForBC做字幕。这个字幕组如今在微博上有135k+关注,简介是:英国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nedict Cumberbatch)个人字幕组。本尼迪克特以英剧《神探夏洛克》为国人所知,常被粉丝昵称为“卷福”。诗雨说,AllForBC不算大字幕组,但在圈子里也算比较大。

AllForBC字幕组的微博介绍

字幕组是在《神夏》播出第二季的时候建立的。诗雨本身看《神夏》很晚,第三季播出之前才看。看到字幕组原本成员做的成品,觉得自己英语能力也不错,读的又是外语专业、本身对翻译是感兴趣的,就去参加测试了。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字幕组分为测试组、资源组、翻译组、后期组、美工组和宣传组几个部分。

翻译组的诗雨对于其他分工小组并不了解,只模糊地知道他们的职能。资源组,全是时差党,但是不太清楚内部是怎么操作的。后期组,负责时间轴。美工组,做特效。宣传组,设计海报。

测试组成员通常由翻译组里能力较强又比较空闲的成员兼任,是测试报名的人是否有资质翻译的小组。测试包括一段访谈的听译,以及另一段笔译。测试的要点,却不仅仅涉及英语能力,还包括中文能力、对剧的了解程度、以及认真靠谱的程度。测试前,字幕组会给申请人发放学习材料,材料包括诸多制作字幕的规定:

“字幕里没有逗号。

英语一行不能超过中文。

字数上,中文每行不超过23个汉字,英文不超过70个字符。

对于汉语中数字、语气词、标点符号的处理均有具体要求。”

测试标准是很细的打分制度:每个词都能听出来多少分,能听出中文多少分,完全没听出来多少分。有时候你能听懂,但是不是每个字都能打出来。另外中文水平也是很重要的,句子不能西化。

通过测试以后,诗雨收到了一份认真批改的卷子,里面没有听译出来的部分都补充得很完整。而测试组的成员见过更多各种各样的卷子:有些答案暴露出他们完全没听懂,甚至简直是脑洞大开。被拒绝的除了能力不够的申请者,还有高二高三的学生们,字幕组的工作毕竟占时间,怕耽误他们学习。

翻译组一般维持在四十人左右,里面又分听写、翻译、校对三种工作。字幕组的难点主要是听写出来。组里也有在澳洲出生的妹子(字幕组里极少有男生),只负责听写。诗雨觉得跟这种妹子合作比较轻松,因为她听的肯定是对的。做校对比较苦恼的是,有时候不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还不知道听译的人有没有听对。虽然你知道跟你合作的人都是很厉害的,但是潜意识里还是会有一点不信任。

不过一般来说,一个人要同时兼任听写和翻译。通常一个人翻10分钟的视频,如果十分钟以上肯定要拆成几段给不同人翻译。诗雨说,五分钟的字幕她要花四个小时。一个个词都要听出来要重复很多遍。翻译自己有个deadline,投给校对。校对主要看翻译标红的部分,别的地方也会稍微看一看。比较厉害的校对通常都是英语老师,或者是工作语言为英语的人。

在听译中遇到困难时,诗雨只能一遍又一遍反复听,实在写不出就标红,交给校对。如果连校对都不能胜任,海外党就会让自己的外国同学帮忙,听出那些地道俚语的意思。

有些视频,到最后也听译不出来,就只能囤积在那里了。这样的视频不在少数。一般来说,有一些访谈或者剧集是大家都在等的,那样翻译任务就比较紧急;但是还有一些花絮,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只是资源君扒下来了存在库里,没有翻译出来也没关系。

组里有一个排班表,每一天都有负责的人,她会把活儿挂出去,让字幕组成员主动来接。如果没有人接,值班的人就会自己做。

了解人物,是做字幕组真正的难点。你要听译得好,需要对剧很了解:这两个人有什么超能力,是什么关系……另外,还要了解这个剧的粉丝文化,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突然冒出来一个陌生名字,结果是导演的昵称。大三的时候,诗雨淡出了这个剧组,就是因为她有一阵子没有follow(紧跟)这个剧的各项信息,后来再想跟上去就很困难。

字幕组伴随她们的生活

诗雨对翻译的兴趣,跟父母从小的培养有关。她回忆说,小时候在家看电视里的英文节目,妈妈就会把字幕遮住,然后问她:“你能听懂吗?”因此,妈妈后来也很支持她在字幕组的工作,即使大一大二时,学业繁忙的诗雨每半个月都要花一整个下午在这件事上。

相比于投简历、找实习之类的,诗雨更喜欢做字幕组。因为“花了时间,就能把事情做出来”,翻译字幕的效率是比较稳定的,也是比较可控的。“这个东西很简单,听不出来就一直听,大不了找校对。”而别的事情可能一会儿出一个幺蛾子,没完没了。将要去德国读研究生的诗雨近期在办理相关手续,连声抱怨着办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翻译也让诗雨很有成就感,作为一个强迫症,她享受做校对时把所有红字都涂黑的感觉。另外,相比于工具性更强、“容易被机器替代”的口译,笔译工作多了些文学性,做的时候感觉自己在二次创作。

因此,对明星的喜爱并不构成她做字幕组的主要动机,只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剧组来五角场我都不高兴去看。”诗雨告诉我,话语里充满个性。

她不热衷线下活动,不喜欢凑热闹。字幕组最早一批元老喜欢聚会,就连杭州的小伙伴也会跑来上海一起玩,但是诗雨在上海“岿然不动”。诗雨说,因为一部剧走在一起的人,三观不一定相符。

但是同时,诗雨也认为字幕组是追星族里一个素质比较高的群体。“能英语学得比较好,至少学习能力也还是有一点的。”之前她喜欢过国产明星,但是粉丝实在太脑残,甚至像邪教和传销一样,磨灭了她对明星的喜爱。

后来淡出字幕组的诗雨并没有停止”翻译“这项工作。前阵子,她参与翻译了德语青少年读物“米亚”系列,这套书将在今年下半年出版。

今年春天的时候,诗雨还在英国游戏开发平台Unity做了一份实习,主要内容就是翻译教育视频,跟她原本在字幕组的工作大同小异。诗雨在简历兴趣栏里写了自己做字幕组的经历,某种程度上帮助她拿到了实习资格。不过她还是认为,英语水平测试的成绩才更有说服力,毕竟是有统一标准的。

英文专业的Chris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师姐办的”欣欣字幕组“,她想要锻炼自己,也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虽然学的是英语文学专业,大一大二的时候还是没有文学课的,只能去蹭高年级的课,或者听一些名篇、经典相关的讲座。在课程中,她尝试翻译了《时时刻刻》中的一段,还有电影《牛仔裤的夏天》。

Chris在字幕组里只认识几个核心管理层和自己翻译小组的成员,一个翻译小组是六个人。报名之后,群主把Chris分到这个小组,从此他们就合作共同完成翻译任务。

一开始加入字幕组,她还没有被分配到翻译的任务,只是因为她本身阅读和语法比较好,因此作为检查语法的校对。一般来说,欣欣字幕组翻译一部视频需要来来回回倒六遍,第一遍听译,第二遍换人听译,第三遍词的润色,等等。一集的内容,总的六遍下来不会花费超过二十四小时。

到了大二,Chris开始做听译了。那时候,Chris已经对俚语之类的表达很熟悉了,听译的时候不需要打稿(先把英文写下来),而是可以直接打中文,因此速度很快,一个小时就能翻完四十分钟的视频。

那时候《生活大爆炸》已经出“熟肉”了,不过管理层还是让他们自己做了字幕。Chris觉得翻译《生活大爆炸》并不特别难,那些理科专业词汇见多了也就熟悉了,她认为化学词汇难一些,物理什么的都还好。他们也不需要负责科普,专业词汇的解释自有专人负责,欣欣字幕组的科普一般出现在片尾,集中显示。

大三的时候,Chris去了芝加哥交流,她说在那里,“有很多个瞬间击中我”。Chris指的是,在生活中听到了之前自己翻译过的表达。”啊,这句话在《生活大爆炸》里出现过“,Chris常常因此感到兴奋。

半年的交流对Chris有很大影响,她意识到语言的关键并不在于听说读写,而是在一些文化的了解。有时候你能听懂一句话,却不知道那句话是在开玩笑。

她在美国学会了听懂各种各样的方言,“印度口音已经是很容易懂的口音了”。Chris认为,美国那些口音介乎中国北方方言的“人尽能懂”和南方方言的“无人能懂”之间,是需要努力、但是能够理解的口音。她发现美国南边有个小镇,镇上的人说话很奇怪,跟《纸牌屋》的总统有些口头语是一样的。这个“惊人小发现”让她很有成就感。

交流的经历也让她对语言的流变深感兴趣,甚至于试图考取对外汉语的研究生。不过,大学后期,Chris就没有再参与过字幕组的工作了。学生会、考研、高年级的学业让她非常繁忙。

目前,Chris在清华念心理学。在清华的影片资源库里,她仍旧能看到带有“欣欣制”标签的视频。从前在字幕组做翻译的时候,Chris从来不知道视频的片源究竟是哪里。她只知道欣欣字幕组涉及的都是校网资源,在影片的开头会打上“仅供学习使用”的slogan。

字幕组遭遇的现实问题

当我问起做字幕的收入的问题时,元宝说:“不仅没有收入,还犯法呢!日本那边经常就把字幕组给端了。但是中国版权意识比较弱。”下半年元宝要去日本念书了,就可以参加club,购买会刊和场刊。她们对未来的展望,就是把这些内容搬运上微博。

Echo辗转过两、三个韩语字幕组,基本都是无偿的,开始读翻译的研究生之后,就基本不太参与了,“当伸手党。”

而Chris是少数能拿到报酬的字幕组成员,她在听译视频的时候曾拿到过每小时一千的报酬。然而她并不知道,这一千块钱来自何处。

字幕组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版权了。其实韩国节目还好,很多视频网站都买了版权,但一些美剧、日剧之类的,就要靠改名之类的手段躲避审核。Echo说她有个朋友,翻译一部叫做《疑犯追踪》的美剧,由于里面有一对拉拉,还有一对观众意淫的男性cp,以及一台重要的电脑,字幕组竟然把名字改成了《那姬那基那机》。Echo认为这简直太机智了,“网盘绝对不会被找到”。

另外,也会出现字幕被盗的情况,有时候有些字幕组只是在标题上打出自己的名字,或者在视频里打一个水印,但是点进去会发现明明是人人字幕组的,连logo都没有消掉。而且,虽然在字幕上加logo能防止字幕本身被盗,但是会影响观看。总之,这是对以粉丝为主导的字幕组比较大的打击。

Chris说:“字幕组本该附属于某个影视公司,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作为外语系毕业生,诗雨也持同样的观点。她说:“我有时觉得字幕组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市场的。我想,随着市场的规范,字幕组可能会逐渐消失。”

诗雨认为,就像笔译一直提不高价钱,是因为很多学生打零工,收取低廉报酬制造出一些不过关的翻译。这样一来,真正有资质的译者无法靠笔译养活自己,只能转向其他的工作。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搬上大银幕的外文作品反而出现糟糕翻译的原因,比如《银河护卫队》中贾秀琰的翻译。

近日,由于新的政策,AcFun和Bilibili两大在线视频网上的电视剧、电影、综艺等大量下架,其中也包括一些有版权的视频。显然,这一变动会影响到字幕组的工作。Echo认为,这样可能会逼得小字幕组关闭,大字幕组转向在论坛上发布资源,就是那种需要注册、用电驴等工具下载资源的论坛。

元宝认为,虽然网盘里的资源暂时还活着,但是也很危险。大量原本在A、B站追剧的人很可能一下子全部涌向网盘,转发量一上去,就很有可能被删。保存在自己网盘就可以在线观看的云盘,到底没有一定要下载才能观看的渠道安全。

昨天,就在大家纷纷发现自己的收藏夹被清理一空的时候,元宝赶紧看了看自己投放在b站上的视频,还好都在。她把这个消息报告给合作的妹子,两个人得出了这样的共识:backup太小虾米了,不会被删。

但这真是让人心情复杂。

“世界药丸是三明治的一个新栏目,是一个讲述当下中国和世界之间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的栏目。可能怪力乱神,可能匪夷所思,可能让你大开眼界。这些,不过是日光之下的一种存在,也是中国和全球化不断耦合,偶尔脱离的一种过程。

成立六年多来,三明治一直有众多身居海外的读者,他们身上的经历和故事,像蝴蝶翅膀一样扇动了时代的变化。这次我们想建一个三明治“海外党”的微信群,邀请有故事的海外三明治加入一起共建“世界药丸”这个栏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