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东区块链技术,赋能“中国好生鲜”

 科技正能量 2020-06-25

实际上,从田间到餐桌,保证这一过程的方法论早已有之,这就是建立可追溯的食品安全体系,对食品进行溯源和追踪。可是,总有一些客观原因导致追溯在中国的发展十分缓慢。

其一,由于食品的生产方通常缺乏足够的技术能力,可追溯方案的实施大多流于形式。其二,现实中很多技术高投入带来的优质产品,往往失去价格优势,同时又很难取得消费者的信任。这两个因素,让可追溯在中国的落地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久前,京东与科尔沁牛业共同打造的区块链防伪与追溯解决方案成功落地,实现了北上广地区的消费者在京东购买的“科尔沁冷鲜肉”全部支持区块链技术全程追溯信息查询的差异化用户体验。

我们知道,刘强东提出了“第四次零售革命”,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赋能。京东有意愿通过对零售基础设施的全面开放,完成对零售产业链中大大小小、线上线下公司的全面赋能,从而完成对零售业未来的升级和迭代,提供更高层次的消费升级和体验。从这个角度看,京东正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科尔沁牛业进行了赋能,在未来京东还将赋能给更多的食品供应商,做到赋能“中国好生鲜”。

“一块牛肉的奇幻飘流”背后有多少故事?

京东生鲜事业部,是2016年1月才刚刚成立,京东生鲜运营管理部总经理王哲说,“京东成立生鲜事业部的定位,就是为了让中国人吃好一点”。

这个定位的前提就是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中产阶级群体正在崛起,他们追求生活的品质,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而品质革命的前提就是安全。所以王哲谈到,“可以类比美国市场,其有机生态产品的价格由于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要比非有机商品贵3-5倍,但因为有机产品可溯源性,消费者可以更好的感知商品品质,所以其销量依然很好。”。

可想而知,中国市场的消费升级,会走出和美国类似的轨迹。消费者对高品质的食品,存在额外支付的意愿,也会促使供应商走向可追溯,那么良性循环之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生产水平的改善。这就是京东决定投入到可追溯技术赋能的背景,科尔沁牛业则是京东选择作为方案落地的典型优质企业。

真正做到从一头牛的出生到它走到餐桌,完整过程的可追溯却并不简单。京东区块链产品负责人张作义说,“要做到全程追溯,意味着要把供应商各个阶段的养殖屠宰加工信息,跟京东各个阶段的仓储物流信息全部联动起来,这个过程首当其冲的困难就是打通每个系统的可信数据”。

这其中,第一个难点就是供应商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供应商自身在每个环节的管理系统应该是健全的,从而保证日常管理的规范性和数据真实性。所以京东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才选定了科尔沁牛业。

第二个难点是,供应商是否有意愿来实现这样的对接,因为数据的开放等于开放了所有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只有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和管理规范的品质企业,才愿意对外展示,也唯有京东这样绝对值得信任的大平台和技术能力,才能让科尔沁牛业最终开放胸怀,选择与京东携手合作。

第三个难点,我们说技术的演进是个过程,而最终的结果并不是为了技术升级,而是商业模式的升级。那么京东必然要通过可追溯的方案落地后,为科尔沁牛业梳理出新的价值点,这也是未来其他供应商能够顺利加入京东这套体系的根本。对此,王哲也是信心十足,她认为这会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对消费者可以放心的选择最优质的产品,对供应商来说,高价值的产品换来高额的回报,对政府和社会来说,可追溯带来的透明化,促进了社会零售秩序的改良。”

所以,总结以上三点,我们发现“一块牛肉的奇幻飘流”背后,既凝聚了双方多年来对品质管理的严格坚守,也有双方基于未来合作前景的设想,当这个流程顺利走向落地,“中国好生鲜”就真的有机会成为现实。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可追溯的关键性难题

那么,回到技术的维度来看,毕竟可追溯早已不是一项新鲜的技术。京东,是用什么手段让它焕发新生的呢?

张作义坦言,去年开始研究区块链技术,发现这个技术的运用到落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它独特的去中心化特点,给了京东很多新的启示,“传统意义上的中心化,是有风险的,比如我被攻击后,数据就会丢失了,而去中心,或者说多中心化就可以很快的修复”。所以,京东决定采取多中心化的方案,可以让每个环节的信息管理主体分别写入信息,实现京东和科尔沁牛业共同承担信息真实的管理责任。

事实证明,这样的区块链技术解决了很多过去可追溯解决方案当中的难题。

比如,从屠宰到货运到派送等环节,各种设备自动化采集的信息会写入区块链链码,科尔沁负责商品源头信息的真实性,京东负责商品仓储物流配送信息的真实性,谁产生信息,谁签名认证,做到信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并不需要额外的步骤来采集,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采集信息的同时,完成信息的加密和认证,在区块链系统中可验证信息来源和管理主体,真实信息一经写入就无法随意篡改。

这其中有三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其一,系统已经被完全打通,区块链信息的写入是完全自动化的。以派货员确认签收为例,因为京东是自建物流,运营管理和系统都非常完善、正规,签收确认的结果,会同步写入区块链链码进行记录,并没有多出一个人员额外操作的步骤。

其二,这种方式可以方便的增加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入场,例如政府可以作为区块链监管节点接入到系统当中,可以在不对原本的数据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查询和验证各个环节的信息。

其三,这个系统并不会产生额外的成本,由于整个区块链系统的开发软件成本已由京东先行承担,科尔沁负责协助源头信息的物联网采集和电子化数据写入,因为其自身早已实现一物一码的管理能力,京东方面基于自建物流体系也已实现一物一码的管理能力,双方的对接测试并没有增加额外成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信任机制的建立,对供应链整体成本反而是一种下降。

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越来越受到政府机关和国际组织的重视。在去年底,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京东运用区块链技术,不仅顺应了国家的政策方向,也解决了食品可追溯的难题。

由联盟入生态,可追溯本质也是消费升级

刘强东说,京东将向全社会提供“零售即服务(Retail as a Service, RaaS)”的解决方案,用京东的基础设施赋能新的零售平台,助力零售业拥有应对挑战的能力。可见,技术京东的本质,还是要为品牌商赋能,和供应商深度协同,最终目标还是为了消费者有更好的用户体验。

为了共创全程追溯、终极防伪的崭新时代,京东在6月8日宣布成立了“京东品质溯源防伪联盟”。希望运用区块链技术搭建“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开放平台”, 在政府部门的持续管理和指导下,逐步通过联盟链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零售的商品追溯与防伪,更有效地保护品牌和消费者的权益,帮助消费者持续提升在京东的品质购物体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担当!

实际上,京东在表达一种态度,众所周知,京东多年来对商品品质的严格坚守,对假货零容忍,京东自营业务就是自己采购、自己仓储、自己配送,保证了商品来源、渠道、仓储物流的极高品质。

那么,可追溯的安全食品显然是高品质产品中的明星,用户在京东购物后,只需打开京东APP,找到订单,点击“一键溯源”或直接扫描一下产品上的溯源码,就可以溯源信息。这种新的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更深入的服务。如今,北上广地区的消费者在京东购买的“科尔沁冷鲜肉”已全部支持区块链技术全程追溯信息查询,这就是一种服务的进步。

据我了解,京东已经在做规划,未来会面向所有京东商家甚至社会有需要的商家提供区块链防伪追溯技术服务。从联盟入手,最终盘活生态,还社会一片安全食品的蓝天。这不正是,刘强东期望通过第四次消费革命所要实现的目标之一吗。

文/郑凯

科技正能量,推动新科技

合作请联系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