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薄凉的人世间守望友谊

 Kasina 2017-07-15

从青年到中年,蓦然发现,有多少所谓的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友谊的原野大多时候总归荒凉。有句话,人生有一知己足矣,足以道尽了生命的孤独与友谊的弥足珍贵。那么何为友谊?如何守望得这一世的友谊?

 

关于友谊,纪伯伦如是说:“不要对你们的友谊别有企图,除了追寻心灵的深耕外”。


 



邀请你的朋友共享生命,成全这一世的彼此懂得和灵魂成长,而不是另有企图。在古汉语里,“朋”字更富有深意,两个人格如月华之高洁的人为伴则为“朋”,在中国文化里更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君子的交往不掺和任何的功利和目的性,只是在这一世的情缘里,遇见、懂得、彼此拥抱、灵魂相伴,互为成全。既然是灵魂层面的契合,当然是少之又少,更谓是弥足珍贵。当看破蝇营狗苟的人世繁华,也就懂了伯牙绝弦的悲怆和决绝,更能体会到《高山流水》背后的惋叹和生命之凄楚。知音十足难觅。更为可悲的是,世人却在一场以友谊为幌子的实用性和功利性的人间游戏里乐此不疲,透支人格,甚至泯灭人性,岂不可悲可叹。




 

知音难觅,如若今生有缘,请就以慈悲的胸怀善待友谊,并切忌苛责友谊。


关于友谊,纪伯伦同样说过“友谊是你播撒爱和感恩的种子而收获的天地。”真正的友谊,没有斤斤计较,更没有彼此利用,首要的是爱和感恩。而爱和感恩的至高境界是慈悲,所谓的慈悲,以佛法开示,就是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兽者相,天人合一,众生归一,不分彼此。在友谊的天地里,只有做到爱和慈悲,友谊的个体超越小我,灵魂相知相惜,方得恒久。


 



其次,以宽容人性的方式拥抱友谊,不苛责友谊。著名作家周国平曾说,从灵魂层面,每个人都是孤儿。既然是孤儿,一是,每个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命根性;其次,每个灵魂都需要温暖,穷其一生寻找归宿。如果能体悟到生命的这般层面,对于人性某种程度的自私、狭隘,甚至趋利性,都是可以接纳的,所以,在友谊的世界里,苛责友谊是友谊的最大杀手。在这一点上,最好是灵魂相伴成长,生命彼此成全,在友谊相伴的道路上遇到每一个最好的自己,当然是人生至幸。




 

如果每一个灵魂都是孤儿,那就试着超越人性的狭隘,以友谊的名义奉献你的悲悯和慈悲吧;在薄凉的人世间守望友谊,奉献你最好的东西给你的朋友,同享喜悦,共历一世繁华,让友谊之花在生命的原野里绽放,让每一个生命都不再孤独。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