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品美术馆】三品课堂——简析《大盂鼎》铭文(第三讲)

 昵称2530266 2017-07-15




三品课堂

——简析《大盂鼎》铭文(第三讲)

主讲:王友谊  整理:艾 琳


  浅析《大盂鼎》的八种笔法(下)


  上期解析了《大盂鼎》铭文的中锋、裹锋、方笔、圆笔四种笔法,下面继续讲解另四种笔法。

  阔笔,也称肥笔。即中锋写完的点或横或捺等笔画,再补笔成为点团或刀笔形状,称为阔笔或肥笔。这是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特有的一种笔法。西周中、晚期的铭文中这种笔法已消失。

  阔笔在铭文中并不代表文字意义,只是一种装饰与宗族的标志和标记。在临摹过程中,是否将“阔笔”作为调整通篇节奏来处理,那么阔笔就显得有意义了。

  阔笔在《大盂鼎》铭文中运用很多,写这种阔笔字时,我个人习惯以裹锋用笔为主。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也。”董仲舒认为,古之造文者,三书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作篆前两横画均可露锋入笔,中锋行笔,收笔平出,竖笔行至末端,为了与阔笔相融,应适当在竖画两侧补笔。第三横阔笔,以露锋竖下笔迅疾转锋平铺,加厚线形至收锋,向上提锋收笔。如果不够厚重,再补笔完成。

  《说文解字》:“在,存也。从‘土’‘才’声。”金文中以“才”通“在”,可用作动词或介词。《大盂鼎》铭文中有三种写法。此“在”的写法是:先横后竖,最后以阔笔之法补足竖画的点团形状。

  《说文解字》:“天,巅也。至高无上。从‘一’‘大’。”“天”的第一笔横画由两笔写成点团形状,第二笔可写成“大”字的“人”,按帖上撇与捺的上部以阔笔成之,最后补“大”字的一横,分左右两笔完成。

  《说文解字》:“正,是也。从‘止’,一以止。”“正”字甲骨文作

等。林义光以为“正”字本义为“正鹄”。罗振玉认为“正”是“征”的初文。《大盂鼎》铭文中“正”字用为整治之意。作篆第一笔横画由两笔完成点团状,“止”字可按帖之形三笔完成即可。


  《说文解字》:“有,不宜有也。”容庚以为,“有,从‘又’持肉会意”。《大盂鼎》铭文中“有”字通“佑”,匍有四方,即敷佑四方。“有”字第一笔横写成弧形线,第二笔才是“有”字的主笔捺。以中锋完成捺后,再补笔成为阔笔之形态,最后写“肉月”。

  《说文解字》:“民,众萌也。”郭沫若认为,象有刃物刺目。即“盲”之初文。《大盂鼎》铭文中此字意为民众。作篆先写眼框,再写一竖,最后在竖的左右侧补成阔笔。

  《说文解字》:“古,故也。从‘十’从‘口’。”《大盂鼎》铭文即通“故”。殷正百辟,率肄于酒古丧师。作篆“古”字第一笔横画由两笔完成阔笔的点团状。其余的竖、“口”以中锋笔法临写。

  再说转锋。转锋有二义:一是与折相对而言,圆笔时多用,书写时笔锋圆转运行。蔡邕《九势》云:“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二是字中转角曲折之处,也称圆转。《续书谱·真书》云:“转不欲滞,滞则不遒。”所言虽非指大篆笔法,然亦可作参照之用。

  《说文解字》:“卣,器形貌。”“卣”乃尊属,即器皿。《大盂鼎》铭文意为酒器。此字由两条弧线组成,书写时注意线条的左右回顾,勿使节目孤露,做到圆转自如。

  《说文解字》:“辭,诉也。从‘辛’。”籀文从“司”。《大盂鼎》铭文通“治”,意为治理。作篆应注意圆转之处,左部上下两手及中间笔法圆活与婉转。《大盂鼎》铭文中“辭”有二字,一字“司”为圆转。

  《说文解字》:“鬲,鼎属。”本为古代炊具之象形。《大盂鼎》铭文有两个“鬲”,一假为奴隶,一假为战俘。作篆时下半部分两个转角为字中圆转,书写时勿使节目孤露出现死角,以圆融遒劲为佳。

  《说文解字》:“九,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作篆时要考虑到这两条曲线的起承转合、交叉等转折时的弧度控制。正如前贤所言,“转不欲滞,滞则不遒”。

  《说文解字》:“又,手也。象右手之形。”甲骨文、金文借为左、右之“右”。《大盂鼎》铭文有多个“又”,前者为“有”之意,后者作连词使用。作篆笔法与“有”字上部相同,可作参照。

  换锋也称换笔心,笔心即主毫、主锋。就是临摹或创作遇到转折之处要换笔,在行笔过程之中改变主锋的方向,或下或左或右,将笔锋稍提起,随即调整方向顺势按下笔锋继续运行。

  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云:“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帅则无代。论书者每曰‘换笔心’,实乃换向、非换质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笔锋的主毫不变,副毫可以变。

  《说文解字》:“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李孝定认为,“示”象神主,“宀”象宗庙。“宗”即藏主之地也。《大盂鼎》铭文意为西周都城。“宀”音“武延切”,俗称“宝盖”。作篆时“宀”由四笔完成。前两笔起笔向左至转角处改变主锋方向,提锋向下行笔,收笔平出即可;后两笔向右起,行、收同左,最后写“示”。

  《说文解字》:“禀,赐谷也。从‘禀’从‘禾’。”《大盂鼎》铭文假为禀承之意。作篆先写“宀”,笔法从“宗”。

  《说文解字》:“域,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大盂鼎》铭文意为边远的领地。此字原帖残缺,书写时补齐为宜。“宀”内结构笔画较多,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书写笔法与前二字相同。

  《说文解字》:“宝,珍也。从‘宀’、从‘王’、从‘贝’,‘缶’声。”此字由四个部件组成。《大盂鼎》铭文中意为宝鼎,书写“宀”时,与前三字有所区别,不必提锋转向,而是收锋,按原帖之形书写,将内部的三个部件的位置安排妥当。

  最后是挫锋。挫锋指运笔时突然改变方向的动作,一般是转角或折笔之处使笔锋转动,继而变换方向,或下或左右挫锋而出。挫锋贵在把握分寸,勿太过,勿不及,既不脱节,又气势酣足而恰到好处。

  挫锋应与衄(nǜ)锋配合使用。清朱履贞《书学捷要》中言:“书有衄挫之法,折锋方笔也,法出于指,施于字书之间,则风格峻整。”这种笔法在《大盂鼎》铭文中用得不多,我们举例看一下。

  《说文解字》:“月,阙也,大阴之精。象形。”甲骨文“月”字象月缺之形,“月”与“夕”同形,金文亦然。《大盂鼎》铭文中“月”为计时单位,古人以月相之变化,即月亮的盈亏周期为一个月。此“月”露锋起笔,中锋向右行至转角处,以圆转取势,转笔下行至右下角,捻管向左挫出。挫锋贵在把握分寸,勿太过,勿不及。

  《说文解字》:“夕,莫也。从‘月’半见。”甲骨文“月”与此同形。陈炜湛谓此类现象为“异字同形”。《大盂鼎》铭文意为晚上。此字书写方法与“月”基本相同,参照其笔法即可。

  《说文解字》:“乍,止也。”金文多用为“作”字。《大盂鼎》铭文意为建立。“作”字书写的主笔是竖折。藏锋竖下笔,行笔转折处捻管向右挫出,收笔平出。主笔完成之后再补其他三笔。这种用笔的线条遒劲而富有弹力。

  前文所讲的“中锋、裹锋、方笔、圆笔、阔笔、转锋、换锋、挫锋”八种笔法,一定不要孤立地去看,要切实地应用于每个字之中,这样才有意义。因《大盂鼎》铭文的章法极具借鉴意义,故在练习中应多注意它的整体布局,一定要通篇地去练。如若考虑单字练习,最好买放大本,即一行五个字的版本来参考。

  接下来,将从结构上来进一步分析《大盂鼎》铭文中的部分例字。关注三品课堂,下期再见。



扫描二维码

观看教学视频

  三品课堂是三品美术馆携手“正书六家”——王友谊、王学岭、刘颜涛、张建会、张继、管峻推出的系列公益教学,6位老师每人9讲,一年54堂精彩课程为你讲述篆隶楷的奥秘。不仅可以通过《书法报》每周了解最新内容,更可直接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微商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