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的门道竟然这么多!你未必知道

 我心飞扬695 2017-07-15

小编导读

我们经常用一个词来形容俗世中的芸芸众生——“饮食男女”,“饮”还在“食”的前面,可见,喝水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最常见的行为。但是,按照中医养生名家路新宇老师的说法,据小编观察,大家可不一定真的“喝对”了!一起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水占人体重量的70%,合理饮水是个大问题。“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大自然中水的循环对万物是至关重要的,体内也有一个水的循环。

中医认为,肺、脾、肾三脏参与水的代谢。比如,有人一喝水没多久就会小便,而且小便无色无味,这些水可能没被身体利用,直接就排出体外了,肺主肃降,这种情况说明肺出了问题,没有将新鲜干净的水布散到细胞内。还有人不敢多喝水,稍微多喝点水,全身各个部位都有点水肿的现象,这是脾的运化出了问题,脾主肉,因此废水堆积在全身各个部位。有的人肾脏的过滤功能出了问题,排尿量小,这类人的身体中段特别胖,由于水排不出去而运到身体中段所致。

我们不仅要重视饮水量,还要懂得水在体内是否被充分利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没被利用的水会变为废水,成为身体的敌人,是引发疾病的温床。因此,中医认为很多病症与废水有关,上凌于心而心悸、寒水射肺则咳喘、上攻于胃而呕、上攻于清窍则眩、外溢肌肤而肿……

喝水居然还有这么大的讲究,对于没有医学常识的人们来说如何是好?

不渴不饮


现在有一种说法,建议人们多喝水,晨起要喝水,生病要多喝水,平时要多喝水。凡事有度,过分就要出问题。同吃饭一样,合理喝水还是要跟着感觉走——不渴不饮。

目前有一种说法:平时要多喝水,等到身体感到口渴的时候,内脏已经严重缺水了。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身体的信号,这些信号是身体提供的证据,根据这些证据,医者会判断身体内的脏腑出了什么问题,其中,问诊更多的是获知病人的感觉,随着经验的积累,我觉得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试想,对于生命而言,什么器官更重要?与表皮、肌肉、肌腱比起来,最重要的是内脏。当受到外界邪气的侵袭或内在营养匮乏的时候,身体会自动地保证脏腑的能量供应,必要时“舍车保帅”“壮士断腕”,舍弃远端的气血供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气血不足的女孩总是手脚冰凉。人体的器官中,感觉最敏感的莫过于唇、舌,假设出现口渴的情况,说明身体开始缺水,但这时内脏绝对不可能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现在去医院常见到验血报告,也许未来有一天能够出一个验水报告,我们也就不纠结了。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养生要“法于阴阳”,天热汗出得多,我们就要多喝点水;天冷了,毛孔闭合,出汗少,自然要少喝点水。现在很多朋友有晨起喝一杯水的习惯,作为一名中医,我不赞同。首先,不顾身体是否需要,起床先来一大杯,必然增加身体的负担。其次,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国文化认为,早晨是阳气生发的时间,晨起后我们的行为应以促进阳气生发为主(散步、打拳),而水是阴性的,性寒(和水温没关系),一杯水下去,就把阳气压下去了。到底怎么喝水,不用定时,不必定量,恢复身体的知觉,跟着自己的感觉走,结果会更好。

远离冷饮


喝饮料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大问题,各种饮料颜色琳琅满目,口味层出不穷,功能越来越多,目的无外乎一个,鼓励大家多喝。饮料含水,但毕竟不是纯水,喝的时候很痛快,然而不解渴。以碳酸饮料为例,由于其含有色素、添加剂、防腐剂等物质,这些成分在体内代谢时,反倒需要大量的水分,同时,可乐中含有的咖啡因还有利尿作用,会促进水分排出,所以,喝碳酸饮料会觉得越喝越渴。而饮料中含有的酸性物质及酸性糖类副产品会与体内的钙结合,软化牙釉质,严重的会导致牙齿损坏,骨质酥松。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在小时候形成的饮食习惯,成年后很难改变。作为家长,对待孩子的饮水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喝白水的习惯。

中医强调夏天要远离寒凉,这里就包括冷饮。冰箱的发明,可以使食物保存更长的时间,有一利即有一弊,我们随时可以接触到凉的东西,现在的人们比以往更容易受寒。特别是年轻朋友,剧烈运动之后,痛快地将冰镇饮料一饮而尽,这时的心脏好比高速运转的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直接用冰水冷却,结果不言而喻。长期饮冰水还可导致小肠温度下降,为痛风、心脏病、肩部肌肉僵硬、鼻炎、小儿哮喘埋下隐患;“形寒饮冷伤于肺”,肺的内部出现问题,往往先从皮毛反映出来,所以会出现荨麻疹、牛皮癣、皮肤瘙痒等症。如果不从根源上解决寒凉入口的问题,单纯对“症”治疗,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经常饮冷饮的朋友,身体的感知能力会慢慢下降,对温度不敏感,甚至越凉越过瘾,长此以往,体内寒气重,而将体内剩余的热量赶到体表,这样的人外表总是燥热却伴有肠炎、腹泻、小腹冷痛、精神不振等症状,治疗的办法是用温热药平衡体内的寒邪。

饮茶有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茶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茶的种类繁多,但我对茶的研究不多,只知道从性状上分别,红茶偏温,绿茶偏寒,乌龙茶相对平和。饮茶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身的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茶。

比如绿茶,包括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等,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冲泡后茶汤较多地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绿茶偏凉,阳虚体质的朋友最好不要饮用。阳虚体质包括的症状有:怕冷、手脚发凉、腰腹冷痛、喜食热性食物、小便清长、大便溏泻、舌头胖大湿润……尤其是夏天,阳气集中在体表,体内空虚,再喝偏凉性的绿茶,对身体来说如雪上加霜。

红茶属于发酵茶,茶汤红亮,味道醇厚,适合体质偏寒之人。乌龙茶为半发酵茶,性状比较平和,适合于平时饮用。当下流行喝普洱茶,如果是熟普则属于发酵茶,因长期发酵,含有多种有益菌及微生物,可以促进消化,不过是否有广告宣传的那些功效,不敢苟同。辨明身体的寒热,根据性状来选择饮用的茶,对于个人养生十分重要。

不知,大家的喝水之道又是什么样的呢?留言区告诉我们吧!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