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用代步没得挑 试驾2017款一汽丰田威驰

 老玩童7vlj57zk 2017-07-15

家用代步没得挑 试驾2017款一汽丰田威驰

2017-07-13 车轮

威驰是一款在国内家喻户晓的车型,是丰田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产品,自2002年首款威驰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量。尽管现在8-10万元价格区间竞争白热化,来自各个厂商的同级甚至紧凑级对手繁多,威驰也仍然保持着万辆左右的月销量。

改款前的威驰最为人诟病的有两点,一是那台成熟但落后的4AT变速箱,二就是缺乏车身稳定系统。而即便有这两点明显的缺憾,威驰仍能保持骄人的销量,到底丰田对它用了什么法术?而此次的2017款威驰一下就将这两个缺憾全部弥补上了,势必将要保持甚至强化现有的成绩。

2017款威驰采用了丰田最新的Keen Look家族化设计,车头部分的年轻时尚感比改款前强了不少,还多了点儿犀利的感觉。大灯透镜、LED灯眉和日间行车灯都是顶配车型才有的配置,建议一汽丰田可以考虑给更多车型采用这些配备。铝合金轮毂换装了新的样式,风格与之前区别不大。车尾镀铬装饰条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尾灯的设计手法,保险杠下方反光板区域的线条也稍加了改变。

在内饰中,一汽丰田进行了很细微的改变,比如前排中间的空调出风口变为更流线的设计,空调控制区域也进行了细节的调整。炮筒式仪表盘的刻度颜色和背光也有变化,三个区域原先是不同的配色而现在统一成同样的样式及颜色。

作为一款日系家用三厢小型车,良好的乘员空间是及格线,威驰在这方面表现非常不错,尤其后排腿部,甚至比一些紧凑级车型的表现更好。不足的是头部空间,前排还算良好,后排有些捉襟见肘。后排门板没有设计储物格和杯架,同时也没有中央扶手,有些被怠慢的感觉。

我们这辆顶配的威驰采用了型号为5NR-FE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这台发动机采用全铝合金材质打造,并且具备双可变气门正时系统。这款发动机具备107马力及140牛米的动力指标,在输出上相比本田等竞争对手的同排量发动机已经没有优势了。不过这次的改款,丰田为威驰换装了新的CVT变速箱,替换掉了成熟有余但档位不足的4AT变速箱,新的CVT变速箱可模拟8个档位,与卡罗拉使用的是同一个型号。

新变速箱上身的威驰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平顺,CVT变速箱的特性实在是舒适非常。日常比较温和的驾驶方式下,发动机转速几乎不会超过2000转,100公里时速以内,巡航转速更是低至1500转以下。无论是燃油经济性还是发动机噪音,都有着最根本的保证。而且在这个状态中,威驰的动力系统能始终保持轻快的感受,非常适合城市路况。

但如果你像编辑本人一样喜欢在加速时踩油门的力度比较大,这种轻快和安静的表现可能会被逐渐打破。这台CVT变速箱对于大油门的反应还不是那么敏捷,而且随着转速突破2500转,发动机的振动和噪音也会逐渐加大。而这台发动机真正的发力点也来得比较晚,大概在4000转之后才会迎来扭力的高峰,而此时的发动机噪音将非常明显。好在我们一般在驾驶这辆车时,不太用的上如此激情的方式,更享受市区里轻松的走走停停。

也许大家对于丰田一贯的印象是舒适但不善运动,但其实这种刻板的印象在威驰身上并不明显。它的底盘设定紧实,甚至在冲击较大的地方会觉得偏向硬朗,而且弯道中的支撑力也比较充足,哪怕车速更快一些,侧倾也并不明显。加上指向性和回馈手感不错的方向盘,威驰在弯道中的表现以及提供的驾驶乐趣,还是会让驾驶者感到愉快和出乎意料。

威驰整体的舒适性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看,如果是市区加上环路,威驰是绝对可以打高分的,避震器的整体感、噪音水平都不错。如果长跑高速或者烂路,威驰来自底盘的噪音就有些明显,尤其在年久失修的道路上,细碎震动的传递比较明显,但底盘的紧致感,我们认为在同级车中还是不错的。

对比一下大家熟悉的小车吧,比如飞度和锋范。首先,威驰的整个底盘的紧实感比这两个对手都更好,舒适性和底盘整体感尤其比飞度好很多,但不如锋范那么柔软,烂路上的颠簸噪音自然也比锋范多一些。CVT变速箱的反应不如两个对手迅速,动力输出的力道跟锋范相当,飞度则比它俩都更迅捷,但隔音水平不如威驰和锋范。

总结:

种种行驶特性表明,威驰完全是针对城市路况进行优化调教的车型,轻松且有些乐趣的驾驶感、CVT变速箱平顺的表现以及对发动机转速的控制,都会让你驾驶威驰穿梭于城市中觉得灵巧和舒适。加上威驰在同级中表现优异的乘员空间,不会掣肘车主的载人需求,一辆城市代步小车的标杆就应该是这样。

点击下载>>车轮头条App

点击关注>>车轮查违章微信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车轮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