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zeppp_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信息科技复习资料(包括算法部分)
2017-07-15 | 阅:  转:  |  分享 
  
统一模块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概念(学案01)

1、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息论创始人香农)。信息不是实体,需要通过载

体来传递。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p2)

2、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物质、能量

3、信息的四个特征: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p3~p4)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信息的定义:判断是否是信息

信息的特征:根据实例判断体现的特征



1.2信息与数字化

一、数制的转换(学案02)

1、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说信息的编码

2、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因为它符合电路中的二态性,便于实现

3、计数数制: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规则来表示数的方法

十进制Dec二进制Bin八进制Oct十六进制Hex

进位规则逢十进一逢二进一逢八进一逢十六进一

基数102816

数码0~90,10~7

0~9,A(10),B(11),

C(12),D(13),E(14),

F(15)

位权

整数部分第i

位:10i-1

小数部分第j

位:10-j

整数部分第i

位:2i-1

小数部分第j

位:2-j

整数部分第i

位:8i-1

小数部分第j

位:8-j

整数部分第i位:16i-1

小数部分第j位:16-j





4、数制转换



①B→D,H→D:每一位数字乘以对应的位权,再求和

②D→B:整数部分:除以2取所得的余数,将商继续除以2循环,反向收集

小数部分:乘以2取积的整数,将积的小数部分继续乘以2循环,正向收集

D→H同理

③B→H:从小数点两边开始,每四位分为一节(小数部分不够的最后补零),将每一节的四位

数转换为一个十六进制数

④H→B:从小数点两边开始,将每一位数转换为四个二进制数(不够四位的高位补零)



易考点:数制转换

根据对应十进制数判断数制

数位、基数、位权、数码概念



二、信息的编码与压缩(学案03)

1、数据容量基本单位:字节(Byte);最小存储单元:位(Bit)

1Byte=8Bit,1KB=1024Byte,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

2、字符编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ASCII),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共128个(控

制字符34个,阿拉伯数字10个,大小写英文字母各26个,各种标点符号和运算符号32

个),实际存储时占一个字节(最高位为0)

3、汉字编码:汉字输入计算机:输入码(同一汉字对应的输入码不唯一,拼音、五笔等)

汉字输入计算机后转换成统一的内码(至少两个字节)

GB2312—80:两个字节,GB18030—2000:多个字节,现行

显示和打印输出汉字:字形码(点阵、矢量、曲线轮廓)

4、声音编码:采样和量化两个步骤(采样频率、量化值的数位)

文件大小(Byte)=采样率(Hz)×量化值的数位×时间(s)×声道数/8

5、图像编码:

矢量图: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优点:放大、缩小、旋转不失真,缺点:难以表现色彩

层次丰富的逼真图像效果

位图:把一幅图像按照行列分割成许许多多的点(像素),每个像素用二进制数表示颜色信

息,纯黑白:1位(一般0为白,1为黑);灰度色黑白:8位(从浅到深256个等

级);真彩图像:24位(红、绿、蓝各8位,从浅到深256个等级);n色:?log2???

位;m位:2m色(Eg.16色:4位;16位:65536色)

文件大小(Byte)=像素数×每个像素的位数/8

6、视频编码:声音与图像的组合(电视每秒25帧,电影每秒24帧)

7、信息的压缩

①有损压缩:主要用于声音、图像、视频,还原后的数据不对原始数据表达信息产生误解

声音图像视频

WAV(原始数据)BMP(原始数据)AVI(原始数据)

MIDIJPGMPG

MP3GIFRM

RMPSDMOV

WAV、BMP、AVI文件不等于一定未经压缩

②无损压缩: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WinZip、WinRAR)

常用无损压缩方式:压缩后每一字节第1位表示原始数据中的二进制数码,后7位表示该

数码连续出现次数

Eg.原: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B)

压缩:10000110000101001001011000010000(B)



易考点:单位换算

ASCII码、汉字编码概念

声音、图像计算(必考)

压缩计算(有损:给出压缩比,无损:常用方式)



1.3信息技术及发展(学案01)

1、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

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广义定义:凡是能拓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

(p15)

2、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内容(四大基本技术)

①感测技术:获取信息(p15)

②通信技术:传递信息(p15)

③计算技术:处理信息(p15)

④控制技术: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对操作对象实施控制,

广泛应用于各自动化领域(p16)

3、信息处理过程

①获取和存储(p16~p17)

②加工和表达(p17~p18)

4、信息技术的发展(p18~p19)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根据实例判断使用的技术





第二章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

2.1计算机硬件系统(学案05)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它是依靠硬件和软件相互协调工作来完成

任务

2、计算机硬件(冯·诺依曼体系结构)(p26)

①运算采用二进制

②程序、数据都存放在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

3、计算机组成(硬件名称及作用):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①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p28)

衡量性能指标:主频:决定运算速度

字长: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决定运算精度

高速缓存(cache):存放CPU频繁使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



②存储器:存放程序和数据,分为内存储器(主存)和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p28~p29)

内存: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机器断电或关机时,ROM存放信

息不会丢失,RAM存放信息会丢失

衡量性能指标:存储容量:决定工作效率(电脑“卡不卡”)



外存: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比内存慢,断电后内部信息依然保存

衡量性能指标:存储容量、缓存容量、转速

存取速度:CPU>内存>硬牌>U盘>软盘

4、总线(BUS):计算机内部各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AB地址总线,CB控制总线,DB数

据总线)

5、I/O接口:是计算机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根据数据判断指标(频率:CPU主频,较小存储量:硬盘缓存,中等存储量:内存容

量,较大存储量:硬盘容量,转速:硬盘转速)



2.2计算机软件系统(学案06)

1、指令:让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

程序:解决一个问题的指令序列

软件:为解决计算机管理和各种应用问题所编制的各种程序以及与此相关的文档资料

2、软件通常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①系统软件:是计算机最靠近硬件的一层软件,它与具体的应用无关,是为所有其他软件服

务的。有操作系统(最基本,Windows、MacOS、Unix、Linux)、语言处理程序(VisualBasic、

C++、Java)、编程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OfficeAccess)四类(p32)

②应用软件:是为完成某种应用或解决某类问题而编制的专用程序(p32~p33)

3、计算机及其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计算机软件:机器语言(计算机直接执行)、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

对象程序设计

4、软件与系统安装:软件安装的顺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驱动硬件设备正常工作)→应

用软件。系统安装前提: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物理格式化(低格)、逻辑格式化(高

格)】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判断软件类型



第三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学案07)

1、信息安全主要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控性(p46)

2、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

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p48)

3、计算机病毒特点(p48)

①寄生性:大多依附在别的程序中

②隐蔽性:依附在系统或文件隐蔽的地方

③潜伏性:通常潜伏在程序中,只在一定触发条件下才发作

④传染性:能够自我复制繁殖,通过传输媒介蔓延

⑤破坏性:轻则占用一定数量的系统资源,重则破坏整个系统

⑥不可预见性:新的病毒变种不断出现,病毒永远超前于反病毒软件产生

4、计算机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存储设备、计算机网络、点对点通信系统(p48)

5、计算机病毒常用检测方法:手动检测、自动检测(p50)

6、自觉维护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版权/著作权),遵守网络道德(p52)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第四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基础

4.1计算机网络简介(学案22)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利用各种通信线路,把地理上分散的、彼此独立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

来,遵循某种约定进行通信,实现资源的共享及相互协同工作的系统(p58)

2、网络构成的三要素:计算机设备、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网络协议(p59)

3、网络具备的三个基本功能(p59)

①数据通信(收发电子邮件等):最基本,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②资源共享: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等

③分布式处理:很多大型的、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

再由网络中多台计算机分工协作来完成

4、网络的分类

①覆盖范围: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p60)

②拓扑结构:总线型、环形、星型(常用)、树型(p61)

5、网络的连接组件

①传输介质:双绞线(4对8根,RJ45插头)、同轴电缆、光纤(p62)



无线传输:介质:微波、红外线、卫星……

技术:蓝牙、Wi-Fi、3G、4G……

②连接设备(p62~p64)

网卡(网络适配器):安装在计算机中,与网线相连,不同的网络需用相对应的网卡,网卡

需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才能正常工作

集线器(HUB):把各端口相同的信号线连接在一起,共享带宽(采用广播形式发送数据)

AP:无线HUB

交换机(Switch):基本功能同于集线器,但是独享带宽(提高通信效率和数据传输的安全

性)

中继器:调整、放大信号

路由器(Router):不同网络之间的连接设备,它为分组选择合适的传送线路

其他网——路由器——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计算机(网卡)

6、网络协议: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p65)

Eg.局域网常见协议:IPX/SPX、NetBEUI

万维网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协议:SMTP、POP3

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TCP/IP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根据实例判断利用的功能

覆盖范围、拓扑结构

连接组件的区别、连接方式



4.2因特网基础

1、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是由许许多多网络互相连接起来的网络,是一种网络的网络。

Internet是特指的,专指在阿帕网(ARPANET,1969)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今已遍布全

球的因特网,由ISOC(因特网协会,非盈利组织)管理(学案22)(p67~p68)

2、因特网传输协议:TCP/IP协议族(学案22)(p69~p70)

①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负责应用层所在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分组传输。TCP协议属

于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一种可靠的、无差错的数据传输

②IP协议:网际协议,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最佳路径选择)和地址定义。IP协议属于一种

无连接的协议,提供的是一种不可靠的传输

先分组、建立连接(TCP),再选择路径传输(IP)

3、因特网的地址(学案23)(p70~p72)

①地址:反映一台计算机设备与因特网的一个连接,由于定义在IP协议中并由该协议进行处

理,因此通常称为IP地址

②当前的IP地址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IPv4协议,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因特网定义IP

地址标准写法:规定按8位为一组把IP地址分为四组,组与组之间用圆点作分隔,每组的

值用十进制数(0~255)表示(Eg.10000010000000010001000000000001→130.1.16.1)

③IP地址包含前后两部分:前面是网络地址(相当于电话区号),用以区分因特网上连接的各

个网络;后面是主机地址(相当于电话号码),用以区分在同一网络上不同的计算机(也称

为“主机”)

④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长度并非固定:

A类地址:第一个字节的最高位为0(该字节取值为1~126),第一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三

个字节为主机地址,网络规模最大

B类地址:第一个字节最高两位为10(该字节取值为128~191),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

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C类地址:第一个字节最高三位为110(该字节取值为192~223),前三个字节为网络地址,

第四个字节为主机地址,网络规模最小

一个实际分配的IP地址,其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都不会是全0或全1

⑤公有地址:由InterNIC(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NIC

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

⑥私有地址: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相同的私有地址在另外一个网络

中被别的主机在使用,同时通信时不发生冲突

A类:10.0.0.0—10.255.255.255

B类:172.16.0.0—172.31.255.255

C类:192.168.0.0—192.168.255.255

⑦特殊的IP地址:主机号为255时是用于广播,表示网络中的所有主机;以127开头的IP

地址都被用于本主机地址的循环测试

⑦如果与因特网有两个连接,则需要有两个IP地址:Eg.一个路由器通常有两个甚至更多的

IP地址

4、因特网的域名(学案24)(p72~p73)

①域名使用含有一些具体特征的名字来标识该网站主机,方便记忆和使用

②每个域名由若干个子域组成,子域和子域之间用圆点相隔,最右边的子域是最高层域名,

由右向左逐级降低,最左边的子域是主机名,一般格式为: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

层域名(Eg.www.ecnu.edu.cn→中国(cn)教育机构(edu)华东师范大学(ecnu)的一台Web服

务器)

机构域地理域

域名类型域名类型

com商业机构cn中国

edu教育机构或设施uk英国

gov非军事性的政府机构hk中国香港

int国际性机构tw中国台湾

mil军事机构或设施bj北京市

net网络组织或机构sh上海市

org非赢利性组织机构js江苏省

③域名的组织形式呈树状结构

④域名与IP地址的转换是由域名系统(DNS)来实现,它由DNS服务器组成,该服务器通过

建立DNS数据库,记录域名所含的主机名称与IP地址存在的对应关系,存放在服务器端,

并提供IP地址解析服务。往往需要依靠许多DNS服务器来协同解决

5、检查IP地址及网络连接情况(学案24)(p73~p75)

①ipconfig命令:显示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及TCP/IP协议设置的相关信息

查看完整内容:ipconfig-all



②ping命令:获取网络中任何主机的IP地址,可以测试网络中两台主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

连接情况,帮助分析网络故障原因

连续测试:ping…-t(ctrl+C中断)

③tracert命令:可以用来检查数据分组从一台网络设备到另一台网络设备所经过的路径,

可以了解访问各个网站所经过的路由情况,判断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发

生故障



易考点:纯概念性内容

IP地址正确性判断、类型判断,私有地址范围



4.3因特网的接入方式(学案24)

1、“接入”:使用因特网,必须将所用的计算机通过某种方式与因特网连接起来

2、拨号上网:普通的电话线路、计算机(内含拨号软件),再配置一个调制解调器(Modem)。

先拨通本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指定的电话,再由该ISP负责处理这个拨号请求,

并发往所需访问的目的主机。优点:简单便宜,缺点:数据传输效率低、接入稳定性差



3、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接入:无需改装现有的电话线路,只需安装分离器和

ADSL-Modem,并在计算机内加装网卡。实际上只是利用分离器把普通电话线路所传输的低

频(电话语音)信号和高频(网络数据)信号进行分离。采用ADSL上网的同时不影响电

话的正常使用。主要特点:上行、下行独享带宽(上行16Kbps~1Mbps、下行1.5Mbps~8Mbps),

不会由于接入用户或数据量增加而导致网络服务质量下降



4、有线通(Cable-Modem)接入: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并稍加改造,利用有线电视线缆

的一个频道进行数据传送,不影响原有的有线电视信号传送。理论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上

行10Mbps、下行40Mbps。优点:无需拨号、开机永远在线,缺点:共享带宽

5、光纤接入:利用数字宽带技术,将光纤直接接入小区,用户再通过小区内的交换机,采用

普通的双绞线实现连接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共享带宽

6、无线接入:采用无限手段连接因特网,分为移动接入(移动电话和一部分便携式计算机)

和固定接入(微波接入、卫星接入)两大类,大多采用无线应用协议(WAP),现在比较流

行利用无线局域网(WLAN)接入

7、传输速率(bps):每秒所传的二进制位数

注意与数据容量基本单位差别



易考点:判断接入方式

传输文件速率计算(必考)





第五章因特网应用

5.1电子邮件(p84)

1、收发电子邮件需要由电子邮件服务器、电子邮件协议和电子邮箱配合完成

2、电子邮件地址格式:用户名@域名,用户名:用户自己定义的字符组合;域名:提供电子

邮件服务的服务商名称

3、电子邮件协议

①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把电子邮件先送至发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然后该服务器

再将邮件发送至接收人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②电子邮局协议第3版(POP3):帮助接收人利用邮件管理软件将邮件从他的电子邮件服务器

接收到自己的计算机中



5.2万维网与信息搜索

1、万维网(WWW):由许多信息资源相互链接而成的一个世界范围的信息网,其信息资源可以

供用户进行访问(p87)

2、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从万维网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是

TCP/IP协议族中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主要功能是传送浏览器的网页请求和服务器返回

的网页(p87)

3、网页: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超文本(p88)

4、浏览器:对超文本文件中的标记进行解释,使其所包含的文本、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

等内容或文件按照人们通常习惯的方式显示和播放出来(p89)

5、万维网上的每一个网页、每一种资源都有具体的地址,这个地址是用统一资源定位器

(URL)表示的(p90)

URL的常见形式:协议名://[用户名:口令@]域名[:端口]/路径/文件说明

6、搜索引擎主要工作方式(p90~p92)

①全文搜索引擎:通过绰号为“蜘蛛”或“机器人”的网页搜索软件对各个网站进行访问并

提取信息,然后将搜索到的信息按一定的数据结构方式存放在数据库中,使用此类搜索引

擎的网站都利用这些数据库提供信息检索服务。使用方法:关键词简单查询、关键词复杂

查询、使用“高级搜索”界面查询

②分类目录搜索:许多网站将收集到的网络资源按照主题分类组织成层次结构的目录形式,

一级目录下有二级目录甚至更下层的目录,最后就是包含具体信息资源或网页的链接地址。

用户可以不适用关键词查询,直接根据分类目录即可找到所需的资源,相对全文搜索更快

速、有效

很多搜索引擎同时提供全文搜索和分类目录搜索两种服务



5.3远程登录和文件传输

1、远程登录:运行自己计算机中的远程登录程序连接到远程计算机,通过用户名与密码验证

后,可以享用远程计算机的硬件资源,通过Telnet协议实现

2、文件传输:依靠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基本思想是客户机利用类似于远程登录的方

法登录到FTP服务器,然后利用该机文件系统的命令进行操作,可以方便地传送文件

3、用浏览器来访问FTP服务器:URL以“ftp://”开头



算法与程序设计

所有流程图以教材、学案上为准

一、计算机解题过程及变量(学案08)

1、使用计算机解题过程

①理解题意,②寻找方法,③设计算法,④编写程序,⑤执行程序

2、一个程序在内存中由两部分组成:

①指令部分:由一系列的指令构成,每条指令都是要求计算机执行的一个动作。由适当的指

令构成的一个序列,描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计算过程

②数据部分:用来存储计算所需的原始数据、计算的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3、程序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①数据的存储,②计算的过程(动作及其次序)

4、计算机指令的种类

①输入

②输出

③数学运算:计算所需的数据从变量中获得,计算的结果也可以存储到指定的变量中

④逻辑判断:对指定的两个数据进行大小或相等性的比较,比较的结果称为逻辑值(T或F),

也可以使用逻辑运算(And、Or、Not)把若干个简单的判断连接起来

⑤控制转移指令:用来改变程序中指令的执行顺序

5、算法的概念:针对某一问题的一系列具有精确定义的有限的操作步骤称为算法,确定这些

步骤的过程就是算法设计的过程

①有穷性:不能出现死循环

②确定性:精确定义(“a比b大许多”、“一个较大的数”等不符合确定性)

③可行性:公式限定条件(函数定义域)

④有0个或多个输入:可以没有输入

⑤有一个或多个输出:必须有输出

6、算法的表示方法: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程序

7、变量:程序中的变量是计算过程中要用到的数据的存贮单元,通过输入指令的执行,程序

将外界输入的数据存贮到指定的变量中,程序计算的中间结果和和最终结果也可以存贮到

指定的变量中(“=”或“←”右边的值赋予左边的变量)

变量名要求:以字母开头,后可跟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变量值可变、取之不尽:x=2:后续过程中若x的值不改变则一直为2

x=x+1:将原先x的值加1得到新的值重新赋予x



二、算法表示

(一)流程图

名称符号表示的意义

圆角矩形框开始、结束符用来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平行四边形框输入、输出框用来表示数据的输入或计算结果的输出

矩形框处理框框中指出要处理的内容

菱形框判断框用来表示条件判断的情况

箭头线流程线指出流程控制方向

圆圈连接框用于连接因画不下而断开的流程线



(二)VB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

1、输入:

①InputBox函数:variable=InputBox(“Prompt”)

②变量=对象.属性(常用于文本框):variable=Text1.Text

输入的变量均为字符串,通常需要通过Val函数转化为数值进行运算

variable=Val(InputBox(“Prompt”))

variable=Val(Text1.Text)

2、输出:

①MsgBox函数:MsgBox(“Prompt”)

②Print函数:Print“Prompt”

Print语句后跟“;”时则下一Print输出跟在此输出后,否则下一Print输出换行

③对象.属性=属性值(常用于文本框):Text1.Text=variable

若字符串与数值变量同时输出时,中间用“&”隔开

Eg.Print“string”&variable&“string”



(三)VB控件

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控件等

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标签、文本框、

命令按钮等

窗体Form

命令按钮Command

标签Label

文本框Text

图片框Image

3、属性

Name设置对象的名称

Caption决定控件(文本框除外)中显示的内容

Text窗体中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

Height决定控件高度

决定控件大小

Width决定控件宽度

Top决定控件的靠顶部位置

决定控件位置

Left决定控件的靠左边位置

Font设置控件中字体格式



(四)基本运算符、常用函数

1、算数类基本运算

基本运算运算符优先级

乘幂^(Shift+6)1

取负-2

乘法3

实数除法/3

整数除法\4

求余数Mod5

加法+6

减法-6

优先级越高,越先执行;同优先级按自左向右顺序;有括号则按由内向外顺序

利用整数除法与求余数对多位数进行数位拆解:

Eg.三位数x百位为a、十位为b、个位为c:

a=x\100,b=x\10Mod10,c=xMod10

2、关系类基本运算(运算符两边为变量、数值或字符串等,运算结果为T或F)

基本运算运算符优先级

相等=7

不相等<>7

小于<7

大于>7

小于等于<=7

大于等于>=7

3、逻辑类基本运算(运算符连接关系类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为T或F)

基本运算运算符优先级特征

非Not8T→F,F→T

与And9全T出T

或Or10有T出T

4、常用函数

①Val(x):将字符串转化为数值

Str(x):将数值转化为字符串

②Int(x):取小于等于x的最大整数

Fix(x):取x的整数部分

Int(-2.5)=-3,Fix(-2.5)=-2

通过Int(x)=x或Fix(x)=x判断x是否为整数

③Abs(x):取x的绝对值

④Sqr(x):取x的算术平方根

⑤Exp(x):取以e为底数、x为指数的幂

Log(x):取x的自然对数









(五)顺序结构





(六)选择模式/分支结构

1、判断框有一个入口,两个出口,而分支结构只有一个入口、即判断框的入口,一个出口、

即汇聚点的出口

2、单分支结构:

If<条件成立>Then

<任务>

EndIf

3、双分支结构:

If<条件成立>Then

<任务1>

Else

<任务2>

EndIf

4、多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嵌套、引入多个判断框



(七)重复模式/循环结构

1、循环定义:有需要重复执行步骤的结构

2、基本组成

①循环体:重复执行的步骤

②循环条件:判断是否执行循环体的条件

3、特点

①有判断框,判断框内为循环条件

②有返回判断框或循环体的流程线

③循环结构中虽然有判断框,但循环结构只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4、先判断后循环

DoWhile<循环条件成立>

<循环体>

Loop



5、先循环后判断

Do

<循环体>

LoopWhile<循环条件成立>



判断条件不成立时执行循环:①在条件前加“Not”,或者②将While改为Until

6、计数器:循环前变量初值为0、循环时满足条件变量+1

累加器:循环前变量初值为0、循环时满足条件变量+满足条件的变量

累乘器:循环前变量初值为1、循环时满足条件变量×满足条件的变量

7、竖式法计算变量值的变化(注意跳出循环的条件)

8、控制循环的方法:计数法(循环次数确定)和标志法(循环次数不确定)

多数据连续输入用InputBox函数

9、For语句

①For<循环变量>=<初值>To<终值>Step<循环变量增量>

<循环体>

Next

②For与Next必须成对出现,且循环变量必须为同一变量,增量为1时可省略“Step1”

③增量为正数时对应的Do—Loop语句(循环变量为i):

i=<初值>

DoWhilei<=<终值>

<循环体>

i=i+<循环变量增量>

Loop

④增量为负数时对应的Do—Loop语句(循环变量为i):

i=<初值>

DoWhilei>=<终值>

<循环体>

i=i+<循环变量增量>

Loop

⑤增量为0时出现死循环

⑥任何循环都可以用Do—Loop,循环次数确定时可用For













(八)例:输入一个大于1的整数,判断并输出是否为素数

1、流程图:









2、代码:

PrivateSubCommand1_Click()

x=Val(InputBox("输入数字x:"))

Fora=2Tox

IfxModa=0Then

ExitFor''直接跳出最内层循环

EndIf

Next

Ifa
MsgBox(x&"不是素数")

Else

MsgBox(x&"是素数")

EndIf

EndSub



三、基本算法实例

(一)解析算法

1、解析算法: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

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求解

2、利用的结构:顺序结构,可能有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二)枚举算法

1、枚举算法:采用盲目的搜索方法,在搜索结果的过程中,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考虑到,并

对所得的结果逐一进行判断,过滤掉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保留那些符合要求的

2、在列举的过程中,既不能遗漏,也不应该重复(注意枚举变量取值范围)

3、利用的结构: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嵌套分支结构

4、多重循环结构嵌套:内层循环全部执行完毕后继续执行外层循环、再重新执行内层循环,

直到外层循环执行完毕为止(注意循环变量的变化过程)





(三)排序

1、数组变量:规模为n的数组变量由n个普通的变量组成,组成数组的变量为数组的元素,

一个数组变量中的所有元素拥有一个共同的名称,通过下标(1~n范围内的整数值)指出

数组变量中的特定元素,下标指出了一个数组元素在数组中的位置

Eg.

D[1]D[2]D[3]D[4]D[5]

12773000757753000

其中,D为数组变量名,1、2、3、4、5为数组元素下标,12、77、3000、757、753000为

数组元素,D[1]、D[2]、D[3]、D[4]、D[5]为数组元素变量名

2、VB中使用数组前需先定义数组变量:DimD(n)AsInteger,n为数组规模

3、数组变量的输入、输出:通过For循环实现

4、通过For循环输出数组的最大值、最小值

5、冒泡排序(不加说明时默认升序排序、从右向左比较大小)

①第一轮从最右边元素开始与左边的元素比较,若右边元素小则交换两个元素位置

交换a、b两数代码:t=a:a=b:b=t

②比较最右边第二个元素与最右边第三个元素,若右边元素小则交换两个元素位置,不断向

左重复,直到左边第二个元素与最左边元素比较、交换为止,完成第一轮排序

③此时最小的元素已经位于最左边位置,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轮排序,但是只需进行到左

边第三个元素与左边第二个元素比较、交换为止

④对于规模为n的数组变量,需进行n-1轮排序,第m轮排序需比较n-m次,

总共需比较1+2+…+(n-1)=n(n-1)/2次

6、冒泡排序利用的结构:双重循环结构嵌套分支结构

















6、冒泡排序流程图:







(四)查找

1、顺序查找:从表示查找范围的数组变量的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一判断查找对象是否等于该元

素,若相等,则找到并结束查找;若查找对象不等于全部元素,则查找不到



2、对分查找

①对表示查找范围的数组变量进行升序排序

②得到排序后数组变量的中间值

③判断查找对象与中间值的大小,若相等,则找到并结束查找

④若查找对象小于中间值,则可能落在上半区间并将查找范围缩小为上半区间;

若查找对象大于中间值,则可能落在下半区间并将查找范围缩小为下半区间

⑤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查找

⑥若最终范围缩小为只有一个值仍未找到,则查找不到



3、对分查找流程图:



献花(0)
+1
(本文系zeppp_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