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老世叔祖为我改信笺

 末学斋798 2017-07-16

吴玉如(1898-1982)


吴玉如先生是我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时业师吴小如先生的父亲,从这层关系上他是我的太老师;另外,我在津门大陆银行的叔祖诸拜莀和吴玉如先生是世交,从这层关系上称他为世叔祖。


诸天寅,2000年3月退休,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退休教授。曾担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文秘教育系主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及北京联合大学督导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老教协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宣武区作家协会会员,《文化宣南》杂志编委,《宣南诗刊》顾问。


诸天寅先生在吴玉如艺术馆


1977年4月14日,我给暂时回津的吴老世叔祖写了一封信,后来他又回到北京右安门远亲张其详家借住。一天,我去看望他,他把我给他的那封信拿出来,并已用圆珠笔删改了二十多处,同时向我讲解为何要改。还说,学习古文首先要会写信,如果连信都写不好,何谈运用古文?玉老世叔祖对我这封信的删改,使我受益匪浅,促使我进一步努力学习,才能逐步掌握古文。玉老世叔祖为我改信,说明他对后生晚辈的真心爱护,一点一滴传授传统文化,及至今天也是对年轻人的鞭策。




信中提到的几个人,说明如下:

1、袁公,即袁鸿寿,(1909~1990),字玄宰,号双融居士。是我国现代对文史、佛学、中医学研究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学者;

2、孙君,即孙信一,1947年3月生于上海川沙县。自幼喜书画诗文。陆俨少教授入室弟子,长期从事易学研究。1987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研究生学业。1990年定居法国。现为阳光法亚文化协会会长、上海书画院特聘画师、陆俨少艺术研究会会长;

3、俞平老,即俞平伯先生,红学家;

4、康理先生,即何康理,何长工之侄,刘海粟弟子,曾任北京地质博物馆馆长,住右安门地质部宿舍,与玉老比邻,时有来往;

5、同宾先生,即吴同宾,玉老次子。


诸天寅先生在入伏第一天将珍藏的玉老批改手迹交给吴玉如艺术馆



旅居法国的画家孙信一先生,将自己珍藏的玉老为他所作五古长诗小楷,通过诸天寅先生把图片转给吴玉如艺术馆。这首诗的成稿与董志惠女士珍藏的草稿、诸天寅先生珍藏的手抄本能够同时发现,真是一件奇闻!这首诗,也将收录于即将出版的《吴玉如诗文辑存续》。

                       

《念吾少年时》一首,给孙信一:

念吾年少日,自慚學未至。

矻矻及於今,白髮被耳際。

東西南北人,飄零散誰懟。

嘗聞孟軻言,獨善不得志。

又聞窮益堅,不妨目掩袂。

惟教無愧人,無令心地愧。

富貴何為者,侯門羞裾曳。

如此年復年,甯肆志於藝。

一藝安足論,莫使心神悸。

汝年未三十,何必為世累。

要名徒繭縛,韶光誰能系。

無謂吾言迂,潔己夜安睡。

放眼看宇內,人禽一間次。

一間呼吸閒,胡可不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