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开课《老王》的六堂同课异构课(王君、肖培东、黄厚江、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

 哈皮蓝子 2017-07-16

公开课《老王》的六堂同课异构课(王君、肖培东、黄厚江、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X

《老王》课堂教学实录(王君版)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抄写诵读字词,自由选择词语造句)  
第一部分:感受老王的“活命”状态  
师:这节课呢,是一个研究课。我们会上45分钟左右。写完了没有?好,放笔。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背刚学的《海燕》的第一段。预备,起!  
生: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师:停!高傲的飞翔是一种很浪漫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向往。但是同学啊,生命有时候很遗憾,很无奈,很爱开玩笑,就像《老王》当中,个体的生命状态很多时候不是飞翔的状态。而是这样的──读这个句子,预备,齐!  
[投影展示]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读)  
师:这是老王的状态。思考,哪一个词语最深刻的告诉了我们老王的生存状态?  
生:活命。  
师:为什么?  
生:我们平常都拥有很多东西,而他就只靠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所以他生活很艰苦。  
师:活命意味着艰苦。我们平时不是活命,是什么?  
生:生活。  
师:没错!我们是过日子,我们是生活。但是老王是──  
生:生存。  
师:对,生存状态上的生活。活命。什么是活命?这就是活命──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一个人以活命的状态走到生命的尽头就是这样的。来,你来朗读。注意那个很复杂的字“翳”是读“yì”。我给你配点乐,慢点,你先酝酿感情。  
(师打开音乐。指示学生开始)  
(二生诵读)  
师:你的状态肯定不是“活命”,她的状态也肯定不是“活命”,因为你们都读笑了,你们还不理解文章啊。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活命”。  
[投影展示]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是指北京解放后,即1956年起全国倡导的“公私合营”,要求把各个行业的人都组织起来,反对私营,反对单干。后来因为要彻底地反对所谓“阶级压迫”,不准“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三轮就被取缔了。那是中国的一段荒唐的历史。  
(学生浏览)  
师:我们先听一听老王自己的解说吧!现在你们就是老王。请把这段文字转换成老王的倾诉。讲给坐在他车上的杨绛听。动脑子,王老师帮你开头。唉!  
[投影展示]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  
生:唉!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  
师:他?  
生:我!我脑袋慢,就进不去了,我感叹自己  
师:他这样的倾诉对吗?  
生:不对。  
生:人老了,没用了。  
师:好。请坐。谁在他的基础上,把语言组织得更好一些?唉!开始……  
生: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啊,我脑袋太慢啦,就晚了一步,然后就进不去了。人老了,就没用啦!  
师:你这个老王,精气神还挺足。不像老王,像小王。我很怀疑老王有没有你那样的精气神。再读,你来。  
生:唉!唉!  
师:这丫头很有创意啊。她做了创造性地提炼。她把所有文字都变成了“唉”。服!其实这段文字所蕴含的就是生命的无数个“唉”。这就是什么?活命啊!首先被社会抛弃。其次呢,比较第一段末尾,读一读,他的家庭状况如何。看看王老师大屏幕上的表达可以么?比较!  
[投影展示]  
改文: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原文:  
有个哥哥,  
死了,  
有两个侄儿,  
“没出息”,  
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生:我觉得不如原文中写得好啊。  
师:原文为什么好?  
生:原文中想表达的就是他没有什么亲人。然而下面他直接阐述有一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但是他说他有一个哥哥,有两个侄儿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他还有一点依靠。  
师:你看书很不仔细,你还没有真正地读书,还没有进行比较仔细地比较。你来试试!  
生:原文是“有个死了的哥哥;有两个没有出息的侄儿。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而大屏幕上是“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师:哪点不一样?  
生:就是说,前一个显得平淡一些,而后面则更加强调“死了,没出息,就没有”。  
师:好,强调!听出差距来了吗?词语换了顺序就起到了强调作用。他发现的玄妙你没有发现。他读书比你仔细。向他学习。来,我们配合一下。你现在是老王,我是杨绛,你慢一点儿啊,我们来对话。  
师:老王啊,你老伴还好吗?  
生:还好……  
(众反对)  
师:结合前后文想想。  
生:哎,我没有老伴……  
师:老王啊,你孩子都长大了吧?  
生:哪有孩子啊……  
师:哎哟,老王啊,你家里还有什么亲人呐?  
生:唉,有个哥哥  
师:哎呦,有哥哥真好啊。  
生:可是死啦。  
师:怎么就死了呢?那还有什么亲人吗?  
生:还有两个侄儿。  
师;那两个侄儿也能够经常走动走动帮衬帮衬你吧?  
生:但是,没出息。  
师:那还有其他可以照顾你的亲人吗?  
生:就没有什么亲人了。  
(生鼓掌)  
师:孩子们,这就叫做“活命”啊!没有家庭。没有亲人。再读大屏幕上第一句,预备,齐!  
[投影展示]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生读)  
师:停!如果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会同情我么?(环视大家。孩子们故意淘气,说不)  
师:都不?唉,世道人心哟。王老师只有一只眼,你们不同情。那如果老王只有一只眼,周围的人是怎么样对他指指点点呢。我想起讨论过的小悦悦事件。鲁迅说中国人有很多……  
生:看客!  
师:对,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看客是如何对老王指指点点的。  
[投影展示]  
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   
师:你,你来。我看你喜笑颜开的,挺会幸灾乐祸。你来说。  
生:你这老光棍,太不老实了,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活该!  
师:他把大家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活该!造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学们,这就叫做,读!  
生:活命。  
师:好,我们继续读书。现在我是杨绛,你们都是老王啊。如果我是杨绛你们怎么回答我啊?  
[投影展示]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老王啊,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你的家啊?  
生:住那儿很多年了。  
师:发现了问题没有?  
生:发现了。  
师:你说。  
生:他没说他的家在那儿,那就是一个房子。家是一个有亲人有温暖的地方。但是他住的地方没有家庭的温暖。  
师:好的。只有他的破败的小屋。没有家。这就是什么?读?  
生:活命。  
师:这就是活命的状态!再读大屏幕上的文字。预备齐!  
[投影展示]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生读)  
师:好多同学在wiki(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上提问,为什么不准人拉三轮,现在很多城市还有人拉三轮呢。因为那个时候说拉三轮的是无产阶级,坐三轮的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不能够在劳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所以说,不准拉三轮。这就是那个有些荒唐的时代啊!这个句子中哪一个词语最心酸地写出了老王的活命状态?  
生:只好。  
师:只好!来,我们把这个句子读好。你来试试。  
生: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你读得喜笑颜开啊。你家里苹果电脑就八台,你哪里就能体会到这一点。你家大奔驰就三个,当然不知道“活命”是什么状态。同学们,一起来,预备起!  
生读: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师:同学们啊,老王生命当中除了这些“只”以外,可以说一无所有。读啊,每个“只”都要重读。他靠着活命的~  
[投影展示]  
?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 他只有一只眼   
?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 他只说:我不吃。  
……   
(生读)  
师:不能读成这个丫头刚才这样。太雄壮了,太有真气了,像每天都吃鱼肝油一样。老王一辈子可只吃了一回鱼肝油啊!(众笑)重来……他靠着活命的,预备齐!  
(生再次动情读)  
师:王老师一直以为啊,在现代汉语当中,最走投无路、最孤苦无依的一个汉字就是这个“只”字了。上天无路,下地无门,别如选择,这就叫做什么──活命。那你现在再来读老王临死前的这段文字,不会再像刚才读那样边读边笑了吧!  
[投影展示]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  
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  
分不清哪一只瞎  
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  
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  
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师:大家先酝酿一下感情。音乐响起老师示意再开始读。慢点啊。这是他临死前的,是他活命状态的最集中表现。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预备,起!  
(生读)  
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不是像海燕那样处于飞翔的状态,而是杨绛笔下的老王这样的“活命”的状态。所以,有同学说这文章一看没什么可看的,太平淡了。这就是杨绛作品的典型的特色。  
[投影展示]  
沉定简洁是杨绛作品的语言特色,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实则在经过了漂洗的苦心经营的朴素中,有着生命最本真最炫目的华丽。  
师:读她的文字我们只有沉入词语里,你才能够感受到平淡文字底下的、背后的、深藏着的一些东西。  
[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里。  
──南帆  
师:其实刚才我们在分析老王的时候,用了一些文本细读的方法……  
[投影展示]  
文本细读方法小结  
? 咬文嚼字  
? 深情朗读  
? 重现情景  
? 发现空白  
? 探究疑点  
……  
第二部分:感受杨绛的“活命”状态  
师:老王有幸的是,他遇到了杨绛,杨绛,何许人也?读作者。  
[投影展示]  
杨绛,生于1911年  
她是清华学者 一代才女  
他是《围城》作者钱钟书的夫人  
他们夫妇  
都是建国初期中国最有学问的高级知识分子  
可悲的是  
他们遭遇了中国最荒唐的年代──文革  
在那些长夜漫漫的日子里  
他们经受了非人的苦痛折磨  
(生读)  
师:这个女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美丽、最迷人的女子之一。你看,她不会对着拉三轮车的那位老人说“这老家伙”,她叫他什么,读出来!  
[投影展示]  
老王  
(教生反复读)  
师:当你听杨绛叫他“老王”的时候,你感觉出来杨绛心中什么样的情怀?  
生:我感觉应该是亲切、博大的情怀。  
师:博大,包容他,亲切,真好!你感觉呢?  
生:我感觉就是街坊邻居,像一家人一样。  
师:街坊邻居,就像一家人一样,是吧?你呢?  
生:特别的亲切,特别地包容。  
师:对。当你们叫我“老王”的时候,老师也会感觉到亲切温暖呢。杨绛这一代才女对活命的老王,很温暖很亲切。但是,还有其他的复杂情怀。看,文章的开头。  
[投影展示]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我们说,杨绛的文字,特别简洁,但是这个文字好像特别不简洁。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预备,起!  
生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这段话中哪几个字完全可以不要?  
生:他蹬,我坐。  
师:对。你说杨绛她怎么了,她惜墨如金,为什么还要写个“他蹬,我坐”?这难道还需要说么?你从“他蹬,我坐”当中感觉到了什么?  
生:感觉是对老王的一种感谢之情。  
师:他拉着我,他在使劲儿,很劳累不是?很感激你,请坐。有没有其他的感觉。他蹬着,我坐着。  
生:我感觉好像每次就杨绛一人坐老王的车。而且一个“蹬”字,就显出老王特别费劲。  
师:独特!还有其他的感觉么?他蹬,我坐,我坐在高处,他在下边蹬,我们之间……  
生:有一种身份地位的差距。  
生:杨绛好像不安……  
师:哟,她说她读出一种不安。有同学说有身份地位的差距。很矛盾。一方面,和老王很亲密,另一方面又在着意地表现这种差距。玄妙在哪儿?慢慢体会。老王后来去世了,杨绛写了这篇文章。那么杨绛内心的情感是什么呢?读第一句,预备,齐!  
[投影展示]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生读)  
师:她的感觉是什么?不安?为什么,孩子们?接下来请再快速地把全文浏览一遍,努力地用老师平时和今天讲到的一些方法,我们从第三者角度思考一下,你来评价老王和杨绛交往的点点滴滴的那些小事,老王已去了,杨绛可不可以心安?好,请静静看书!  
[投影展示]  
请默读全文,尝试用“咬文嚼字、深情朗读、重现情景、发现空白、探究疑点”等文本细读的方法研读思考老王和杨绛之间发生的那些事,然后进行课堂  
争鸣:  
老王去世了,杨绛的心“不安”,你认为呢?她该不该“心安”?  
(生读书)  
师:好。停。现在我们是站在第三者立场上来看待他们交往的故事。请举手告诉王老师你的观点。(生各自举手)  
师:好,请你说你的观点。  
生:应该心安。因为我觉得她已经为老王做了很多。首先她给老王钱,只要用三轮车的时候一直叫老王的车。  
师:给钱没有?给了,一分都不少。  
生:这应该算帮助他,因为其他人不敢坐老王的三轮。还有一个,我觉得就是老王这样子,还是因为当时社会底层太艰苦了。她也救不了。  
师:是,有时候我们不能救大海里所有被冲上海滩的小鱼,甚至连一条你也救不了。但我们还是要救啊。你认为杨绛已经做得够多了,是吧?好。其他同学意见,来!你先说。  
生:我认为她是不应该心安的。因为她麻烦老王那么多,她明知道老王有那么多的病,是为了活命硬撑着来做这件事情。但是她还是烦老王。她基本上每次都是麻烦老王,帮她去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是她不安的地方。  
师:你认为她一直在“麻烦”老王。她内心里边内疚是吧?这是你站在杨绛的角度去体会她的情怀,是吧?好,请坐。好,其他同学,你说!  
生:我是站在外人的角度来看的,开始几个月,他都是经常到我们家,以后都是让老李来传话,我觉得这话有留白。也就是说,老王来找她,但是杨绛好像并没有去找过老王。就是说,如果我们关系很好的话,你有生病了,我肯定会去看你的,但是她没有提到去看老王,所以说她应该是不安的。  
师:你看,她就运用了老师教学的方法,留白,她抓住了空白,她发现其实他们的交往当中特别主动的是老王,杨绛显得要勉强一些。  
师:在你们初读提的问题中,有很多同学问,为什么老王都这个样了,他还要去送香油和鸡蛋。两个班的同学都提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他为什么要去送?  
生:老王觉得杨绛平时对他比别人好,所以他要回报杨绛。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吃鸡蛋么?我知道你们看不懂这个细节在于,包括我儿子在内的大部分小孩现在一提到要吃鸡蛋了就要被吓得逃跑。但同学们,你们要知道啊,在老王那个年代,鸡蛋是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王老师那个时候,一年只有在生日的时候,才能够吃两枚鸡蛋。从来没有把鸡蛋吃够过。香油呢,太油腻了哦是不是?同学们,春雨贵如油,在那个年代,香油是最珍贵的东西啊!在临死之前,连活命都艰难的老王把香油和鸡蛋送到杨绛的家里,他是在表达什么,表达深深的谢意啊!我们看一个细节。最后老王死了,杨绛还不知道。前面的浏览,最后一句读!预备,起!  
[投影展示]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也不懂,没多问。  
(没兴趣多问?没忍心多问?没敢多问? 没脸多问?没功夫多问?没心情多问?没勇气多问……)  
(生读)  
师:我要问的是,他们是那么关系亲近的朋友,为什么“我”居然不问?你认为是没怎么多问?  
生(小声地):没敢多问。  
师:你怎么看的?你认为是没敢多问?请起来说。  
生:我之所以觉得没敢多问,可能是因为别人看着他们像朋友,就是……(生说不下去了)  
师:再组织一下语言,请坐。好,你说的是没想多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  
生:我觉得从文章的多个角度看,都是老王更关心作者一些。从这个角度讲,是没想多问。  
师:好,你认为是她本来就没有那么关心老王。其他同学呢,你说你的观点。  
生:想想。  
师:好。你说吧。你认为?  
生:我觉得是没有心情多问。因为杨绛听说老王第二天就死了,她心情肯定很坏。回家又看到老王送她的香油和鸡蛋,心情更坏,所以她没心情多问。  
师:没有心情,好,你在努力触摸杨绛的内心深处。请坐。你说呢?  
生:我觉得是没有勇气去问。因为老王死了,他不想接受这个事实。活生生一个人,他怎么会突然死了呢。老王死了,她可能回想认识老王以后,让他做的事情,很不安。首先就是当时的那个阶级不同,老王蹬,她坐着。她想着我要帮助老王,但是她不想伤害他的自尊心。他知道老王是知道的,但是老王没有说破。  
师:你的意思是说觉得杨绛没有勇气问,啊?很深刻了。  
生:对。  
师:好。请坐。我们看当时的背景。当时的杨绛是个什么状态?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个疯狂的时代。杨绛作为一代才女,过的是什么日子呢?  
[投影展示]  
“文化大革命”爆发于1966年,那是中国的一个荒唐的年代。当时有很多高级知识分子受到了残酷迫害,钱钟书、杨绛夫妇此时也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剃成阴阳头,被驱到大街上游行,最后被发配去扫厕所……经受了漫长的苦痛折磨。  
(学生浏览)  
师:下面的文字是杨绛回顾文革岁月,你来,帮大家读一读。老师给你配点乐。  
[投影展示]  
我们草草吃过晚饭,就像小学生做手工那样,认真制作自己的牌子……做好了牌子,工楷写上自己的一款款罪名,然后穿上绳子,各自挂在胸前……有一天大雨骤冷,忽有不知何处闯来的红卫兵,把各所“揪出来”的人都召到大席棚里,押上台去“示众”。还给我们都带上报纸做成的尖顶高帽。在群众愤怒的呵骂声中,我方知我们这一大群“示众”的都是“牛鬼蛇神”。我偷眼看见同伙帽子上都标着名目,如“黑帮”、“国民党特务”、“苏修特务”、“反动学术权威”、“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等等。一位中年干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块污水浸霉发黑的木板,络上绳子,叫我挂在颈上,木板是滑腻腻的,挂在脖子上很沉,我戴着高帽,举着铜锣,给群众押着先到稠人广众的食堂去绕一周,然后又在院内各条大道上“游街”。他们命我走几步就打两下锣,叫一声“我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背后还跟着七长八短一队戴高帽子的“牛鬼蛇神”……  
──杨绛回顾文革岁月  
(生读)  
师:中国历史上最美丽的女子,最有才华的女子,中国最高贵的家庭,代表着中国知识分子最高层次的家庭,他们当时就过着这样的日子。哪里是老王是活命的状态啊,杨绛以及他们一家人也是什么……  
生:活命。  
第三部分:总结──活出生命的高贵  
师:你现在再回过头来,我们站在杨绛的角度,她当时没有问,也许,有很多原因。也许没有勇气问,也许没有时间问,也许没有胆量问,也许没有心情问,甚至没有体力问……孩子们,如果我们站在这个角度来看,杨绛该不该心安?那个时代,人与人互相背叛。妻子背叛丈夫,儿女背叛父母。就连杨绛和钱钟书的女儿,钱瑗,要回去看爸爸妈妈也要先把大字报贴了,说我跟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地划清界限,然后才能够回到家,去看自己的父母。而更悲惨的是,杨绛的女婿,钱媛的丈夫,因为不愿意无辜诬陷别人,最后被逼得上吊自杀。同学们,就是在那样一个疯狂的岁月里,杨绛说,一定要给钱;就是在那样的岁月里,老王在去世前,把极其珍贵的香油和鸡蛋,也把更珍贵的信任和感恩要送给杨绛。但是,同学们,所有这些都不能够安抚杨绛的心。你猜一猜,我给你们的课文上没有最后一段,86岁的杨绛回顾那段岁月,她是怎么样剖析自己的呢?看大屏幕,预备读!  
[投影展示]  
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读)  
师:孩子们,杨绛是幸运的人吗?她也是一个活命的人啊。当我们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你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她也活命,她却说自己是幸运的?为什么她还愧怍?你们现在也许还不会太懂。但有一天,你们会懂。请看投影。这是一篇读后感。王老师写的,最后送给同学们。作为你们去读懂这篇文章的一个起点。请一个同学……我来放音乐,请你做好准备。  
[投影展示]  
老王和杨绛  
王君  
你只有一只眼  
但你把这世界 看得多么明白  
你的房屋荒僻塌败  
但你的心里却充满了温暖  
你的三轮车都拉不动那破破落落的日子了  
但你还是伸出双手 捧出了  
你的大冰块  
还有大鸡蛋  
你呢   
你不安 一直不安   
他蹬 你坐 你不安   
他只有一只眼 你不安   
他要半价收费 你不安  
他送人看病不要钱 你不安  
他的香油和鸡蛋让你不安  
他的悄悄去世让你不安  
……  
真的 真的  
你已经做得够好了  
但你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慷慨  
于是在被命运流放的日子里  
你又把自己送上了灵魂的祭坛  
  
你们啊 活命的你们啊  
在那个时代  
一样卑微 一样艰难  
但你们彼此的牵挂好像那大瓶的鱼肝油  
是疯狂岁月里的 热血和肝胆  
而这个世界  
也因为一位百岁老人的愧怍  
让多少曾被嘲笑遗忘的珍贵  
涅槃  
……  
(生动情读)  
师:孩子们,我们有时候会无可奈何地处于“活命”的状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我们高贵的内心,进入生命的高贵的状态。老王是如此,杨绛也是如此。(板书:在“活命”之间板书:出高贵的生)  
[投影展示]  
越是被剥夺,越是懂感恩;  
越是被伤害,越是懂悲悯;  
越是缺得多,越是要得少。  
爱得越多,隐忍就越多;  
爱得越多,愧疚也就越多。  
……  
[投影展示]  
卑微的生命即使在尘土中也依旧开出了花来……  
[投影展示]  
愧怍  
(学生浏览,老师配合ppt做最后的点题)  
师:同学们,我们要用一生去体会。记住“愧怍”这个词语,永远心怀“愧怍”,不断内省,于是我们就会走向高贵。好,下课。  
《老王》教堂实录及反思(特级教师黄厚江版)
特级教师黄厚江《老王》教学实录及反思  
江苏省苏州中学黄厚江语文教学通讯 2012.09 
 
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老王》。这是一篇现代散文,也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大家注意,读现代散文,读写人的散文,不仅仅要关注文章所写的那个人,还要或者说更要关注文章中的“我”,也就是作者。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大家阅读全文,找出文中概括老王特点的词。  
生:老实。  
黄:请告诉同学们在哪一段。  
生:在第5段。  
黄:请大家标画出来。还有吗?  
生:不幸。在第3段。  
黄:很好。不幸,在第3段,而且不止一个。课文最后一段也有。  
生:第2段,“脑袋慢”。  
黄:哦,“脑袋慢”。这个词加了引号。表示特定内涵。大家说说这个“脑袋慢”是什么意思?  
生:滞笨。  
黄:“滞笨”?课文里有吗?这两个词能互相解释吗?不太好,“滞笨”一般是写动作,“脑袋慢”是写思想。第2段有一个词可以用来解释——  
生:失群落伍。  
黄:对,失群落伍,是指思想上落伍。其他骑三轮车的都已经加入组织了,他还没有加入组织。这就是落伍,这就是“脑袋慢”。  
有一个问题,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作者“我”认为老王“老实”,但也有人认为他“不老实”。“不老实”有许多不同的内涵,比如,有人有小偷小摸的行为,我们会说这个人不老实;有人爱撒谎,我们也会说这个人不老实。你们说说,老王的“不老实”,可能指哪方面的问题?  
(学生没有反应。)  
黄:大家到第3段看看整个句子:“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摔一只眼。”有两个词需要注意。一个是“光棍”,你说光棍不老实会干什么“坏事”呢?还有一个是“年轻”。年轻时候不老实,年轻的光棍不老实,会干什么“坏事”呢?尽管同学们还不是成年人,但从阅读的角度还是应该能理解的。这个“不老实”的说法是否可靠,我们不敢断定,但我们可以由此看出老王在他那个群体中是被人嘲笑的对象,是被人当做笑料的,而这恰恰使我们看到他的“老实”。而且,我以为,一个年轻光棍。有些不老实的事,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应该是正常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对不对?  
生:呵呵……  
黄:我们刚才是从“不老实”中看出他的“老实”。他还有哪些老实的表现?  
生:“落伍”也说明他老实。  
黄:对。你想想看,形势变了,他反应不过来。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人家不要他了。这就是老实。“老实”这个词内涵也很丰富。可以是肯定,也可以是否定;可以说是不灵活。也可以说是不能干。鲁迅就说“老实是无用的别名”。大家想一想,老王的“老实”是指什么?  
生:我觉得是一种诚实,也是一种善良。  
黄:诚实,善良。  
生:还可以是正直。  
黄:都不错。我们再看看作者用了哪些事情表现他的老实。文章表现老王老实,写了哪几件事?  
生:送冰。  
黄:对,送冰。大家能从“老王给我们家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代送”这句话读出什么言外之意?  
生:别人不愿意。  
黄:其他人不愿意而老王愿意,这表现了老王的老实。老王的老实更表现在他不但愿意代送,而且——  
生:减半收费。  
黄:老王为什么要减半收费啊?  
生:因为是顺带送的啊。  
黄:你看多老实的一个人。不欺负外来户,不欺负好欺负的人;顺带的,就收一半钱。这是够老实的。其他还有表现他老实的事吗?  
生:还有。  
黄:时,还有。哪一件事?  
生:送钱先生。  
黄: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是吧?那么,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们从中能看出老王什么样的老实呢?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看这句话该怎么读。  
生(读):“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黄:大家注意他的重音在哪里啊?对,不太清楚。大家体会一下,重音应该在哪里。  
生:在“钱”。  
黄:在“钱”?“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那要什么呢?  
生:在“钱先生”。  
黄:对,在“钱先生”。可是老王为什么“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呢?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学术传奇,是一个学术大师,可那个时候知道这一点的人并不多。黄老师不知遭,老王更不知道。那时候,钱先生就是一个被下放的知识分子。一个失时的文化人。正因为如此。愈加见出老王的可贵和善良。他“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就是因为什么?  
生:因为钱先生夫妇对他好。钱先生一家都对他好。  
黄:对。这是知恩图报。  
生:因为钱先生夫妇是好人。  
黄:尊重好人的人也一定是好人。  
生:钱先生生病了。他是对钱先生同情,就是对他不幸的一种同情。  
黄:是一种同情。一个不幸人对一对不幸人的同情,一个拉车的对两个文化人的同情。  
生:还有一个原因是,钱先生是个老主顾。  
黄:分析得很好。老王不要钱肯定不是因为钱钟书先生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但我想他一定知道钱先生是一个文化人。所以。如果说这不要钱的原因。可能隐含着一个普通拉车人对文化人乃至对文化的发自内心的一种尊重,我想也并不牵强。倘若这一点成立。这在那样的年代该是多么可贵!  
好的,我们就不拔那么高了。简单说,不要钱,是因为同情,是因为感激,是因为老主顾。因此,我们可见,老王的“老实”,不是无能,不是不灵活,也不是不能干,而是一种善良的品性。记得一位名人说过,一个人最美好的品德就是善良。好了,刚才,我们解读了老王的老实善良,那么作者除了写老王的老实善良,另外还花了很.多笔墨写了什么?  
生:写他的不幸。  
黄:大家觉得老王有几大不幸?  
生:他是有病的。  
黄:有病。对,第一个不幸可以说是残疾、眼残。第二个不幸呢?  
生:没主顾。  
黄:对,给“组织”抛弃了,拉车的没车拉了。第三个不幸呢?  
生:我觉得是经济方面的。  
黄:经济贫困。还有吗?  
生:年迈。  
黄:年迈?年迈也是不幸吗?黄老师也快年迈了,就不幸吗?  
生:孤苦伶仃。  
黄:这一点很重要,孤苦伶仃,没有亲人。归纳一下,有四大不幸:身体残疾,失去组织,没有亲人,经济贫困。其实还有其他的不幸,比如说,遭人嘲笑,被人戏弄……大家想一想:你觉得老王自己认为他最大的不幸是什么?  
生:孤苦伶仃。  
生:失群落伍。  
生:遭人嘲笑。  
黄:都有道理。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如果在三个不幸中选一个,你们觉得哪一个不幸时老王来讲是最大的?(学生没反应)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老王他最大的渴望是什么?他心中最渴求的是什么呢?(学生还是没反应)  
好的,我们来看课文第4段,(教师读)“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这个问题老王是怎么回答的?  
生:“住那儿多年了。”  
黄:这个问题,一般情况应该怎么回答?  
生:是,或者,不是。  
黄:对。可老王为什么这样回答呢?这个回答说明是还是不是呢?  
生:是。也不是。  
黄:非常好。是他家,因为他住这里;但又不是家,因为这不是他心中的家,因为在他心中这不像家。是啊。老王多想有个家啊!他心中的家应该有什么呢?他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呢?——有亲人,有妻子,有弦子,他渴望亲人的关爱。他渴望亲情的温暖。  
好的。我们刚才先通过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理解老王,然后又通过作者所写的具体的事件理解老王,我们还通过别人的态度理解了老王,我们还试图走进老王的心中理解老王。我们知道了老王的善良,知道了老王的不幸。下面我们再深入一层,从作者与老王的关系入手进一步理解老王,同时也深入理解作者。  
下面,老师读一下文章的第8段,看同学们听我读完之后会不会产生一些疑问。  
(教师读课文第8段。)  
黄:同学们有什么疑问?  
生:最后一句话问:“老王,你好些了吗?”但是实际上“我”前面已经看出来老王的身体不好了。  
黄:你的问题是,已经知道老王身体不好为什么还要问这句话,对吗?很好。大家说一说为什么问这句话。  
(学生议论。)  
生:关心。  
生:客套。  
黄:对,大家说得很好,看起来是关心,更多的是客套。这个客套,值得注意,也耐人寻味。有没有其他疑问呢?  
生:老王为什么突然来到作者的家?   
黄:对,老王病那么重,为什么还要来作者家呢?来干什么?这也是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从写作方法的角度去看,大家还有没有疑问?看来大家没有想到。黄老师读到这里。产生两个疑问:一般说描写一个人,总会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笔调描写老王呢?这是一。第二个疑问是,这一段的笔调为什么和上下文很不一致?  
(学生没有反应。)  
黄:如果黄老师病了,来上课,也这样站在门口,你们会这样描写吗?  
生:不会。  
黄:如果作者描写钱先生病了,会这样写吗?对,也不会。但为什么写老王要这样写呢?好的,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学生看第11段。)  
黄:这一段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先来看一个句子:“我强笑说……”“强笑”是什么意思?  
生:勉强。  
黄:似乎也对。为什么要“勉强”笑呢?笑不出来硬挤着笑,这就叫勉强。作者为什么不想笑又必须笑啊?我们读书要反复揣摩。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  
生:老王自己身体不好为什么不给自己吃?  
黄:因为不明白老王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我”就强笑了?似乎还没有找到最好的理解。大家想想,这个“强”字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生:苦。  
黄:哦,苦笑。其他同学呢?  
生:应该是一种心酸愧疚的笑。  
黄:心酸愧疚。心酸什么呢?愧疚什么呢?又为什么要笑呢?  
生:因为他不想让老王知道自己内心的悲观伤心。  
黄: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伤心,所以就强笑。  
生:我感觉这里的作者和老王的关系不是非常的亲密。遇到老王就像我们遇到一个乞丐一样,我们非常同情乞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又非常的窘迫,有点愧怍,强笑就是不想让对方知道自己内心的这种复杂情绪。  
黄:哦,大家揣摩得不错,分析得也都有道理。但是我觉得你们对具体语境考虑得还是不够。刚才那位同学揣摩得非常好,但说“我”有点愧怍,值得讨论。作者在那个时候就愧怍了吗?送鸡蛋给“我”吃就愧怍了吗?“我”给了钱又愧怍什么呢?  
大家还是要注意前后的具体内容。我们先看前一个句子:“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再看后面说的话:“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前一句的重音应该在哪里?在“送”。后一句的重音在哪里?在“给我们”。这就清楚了。“强笑”的原因就是因为老王将“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送给我们吃。大家要特别注意是“送”是“给”,而不是买,也不是挟。所以作者很意外,很尴尬,很为难,所以只能“强笑”。作者为什么为难为什么尴尬啊?不收似乎不好,收了如果不给钱更不妥当。潜台词是什么?是“我”和你的关系,绝不能白吃你的东西。作者为难之后怎么办?  
生:给钱。  
黄:对,就是给你钱,这样就不欠老王人情了。老王也懂得了“我”的意思,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然后“我”也赶忙地说:“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大家再揣摩一下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有哪些信息?  
生:以前老王拿鸡蛋来换过钱。  
生:有时候“我”没有当时给钱,托人捎过。  
生:以前“我”给老王钱的时候,老王也客气过,不要钱。不要钱,然后把钱塞给他,他最后还是要了。  
黄:揣摩得很好。“我”一再强调说“我知道,我知道”。大家想一想,“我”真的知道吗?“我”又知道什么呢?  
生:“我”知道老王拿鸡蛋来是换钱的。  
生:“我”知道老王不要钱是客套。  
黄:揣摩得很好。在“我”坚决的态度面前,老王就无话可说了,钱也收下了。——大家看,老王真是个老实人啊!但我想,收下钱之后,老王的内心一定很复杂。现在我们做一件事:请你站在老王的角度,想象一下老王这时的心理,用简短的话描述老王此时此刻的心情。  
(学生思考。)  
黄:哪位同学说说?  
生:我觉得这些钱对老王来说是一种伤害——  
黄:请用老王的口吻来描述。  
生:一方面,感谢杨先生一家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黄:感激,关心。  
生:对,另一方面觉得他们是社会上可以理解我的人。  
黄:可以理解可以信赖的人。  
生:但是,到最后发现他们从心里还是没有接受自己。  
黄:具体说,老王的心理有三个要点:一是老王对杨先生和钱先生的感激;二是内心里一直把他们当做最信赖的人;最后发现,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很大的隔阂,有距离。对吗?但你还是分析,而不是描述。哪位同学是描述的?交流一下。  
生:杨先生他们平时待我不错,他们常常照顾我的生意。买些鸡蛋给他们,我的日子也好过多了。我现在要死了,想把一点鸡蛋和香油送给他们,但杨先生却没有明白我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让杨先生心安理得地吃那些鸡蛋和香油吧。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过下去,珍惜现在有家有温暖的日子。  
黄:嗯,是描写,而且写出了更深一层的内容——虽然杨先生对老王的心思不理解,但老王想这样也好。可以让他们更安心地吃鸡蛋和香油。还有没有同学要说的?没有?好的。  
黄老师读到这个地方,想到老王这时的心理,也写了几句:杨先生啊,我的鸡蛋和香油真的不是来换钱的啊。你看,我这样子,还能活几天呢?我这样的一个人要钱还有什么用呢?我就是想把自己一点最值钱的东西留给我最亲的人啊。可我知道,我不配有这样的心思。你们都是有大学问的人,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是有文化的人。可我呢,一个一字不识的粗人。一个名声不好的拉车的人。你们两位不嫌弃我,钱先生肯坐我的车,就是看得起我,是同情我,是高看我,是照顾我啊。可是,杨先生,钱先生,我还是要在心里叫你们一声:亲人啊!  
这是黄老师对老王心理的描述。和刚才的那位同学比,要浅一些,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个时候在老王的眼里,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他孤老无依,没有亲人,最后一点东西,就送给他的亲人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老王心中,杨绛夫妇是他的亲人;而在作者的眼里,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词来表达在作者“我”的心中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可怜的人。  
生:一个不幸的人。  
生:一个需要同情的人。  
生:一个熟人。  
生:一个陌生人。  
黄:对。在作者“我”心中,老王只是一个不幸的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一般的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这样,我们对第8段的描写就可以理解了。这段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冷静和客观,因为她眼中看到的只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不幸的值得同情的人。请同学们回过头去,从上文“我”和老王相处的片段中,寻找这种“距离感”和‘‘熟悉的陌生感”。  
生:第一句就是,“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他蹬,我坐”,让“我”感到一种距离。  
黄:对!你的语感非常好。为什么用这样两个短句子呢?“他蹬,我坐”,你看距离显得很远,他是拉车的,“我”是坐车的。如果揣摩一下就更有意思了。“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为什么要说话?大家都有说话的欲望。对老王来说,除了“我”,又有多少人愿意和他说话呢?为什么说闲话?那年代,不说闲话还能说什么话?“我”和老王,不说闲话还能说什么话?——这就是距离,就是熟悉的陌生。其他还有没有表现老王和作者之间距离的内容?  
生:第4段。  
黄:第4段。具体说是什么内容?  
生:就是那次“我”问他家的时候,老王说住那儿多年了。如果是关系非常好的话,“我”应该会问他什么原因,可作者没问,说明作者不想多关心。  
黄:对,有没有关心啊?关心了;但是,这个关心的分寸把握得非常好,不往深处关心。这或许就是知识分子的特点啊。表现得很关心,却不往深处关心。其他还有没有?我们一起看第5段,我读一下,“有一年夏天……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你们觉得这段话哪个词表现了距离?  
生:当然。  
黄:对,“当然”。为什么要有个“当然”呢?你能感觉到作者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生:是一种陌生感。意思是“我”当然不能占你便宜,好像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黄:除了陌生感、距离感之外,还有什么感觉呢?  
生:居高临下的感觉。  
黄:对,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因为“我”经济比你好,因为“我”地位比你高,因为“我”是文化人……所以“我”当然不能占你的便宜了。很好。我们再看第7段,哪个词也表现了这种距离?  
生:幸亏。  
黄:除了“幸亏”,还有哪个词?  
生:降格。  
黄:对。“降格”这个词,就像第8段里的“镶嵌”一样,用了比拟的手法。这个修辞手法的运用,表现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或者说表现了作者和老王之间的距离。从这个距离中,我们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作者呢?我们刚才从作者的角度读老王;现在换一个角度,从老王的角度读作者。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我”呢?  
生:虽然说她对老王很同情,也帮过不少忙,但又保持了一种距离。  
黄:为什么要保持距离?是什么原因呢?  
生:她并不把自己看做老王的同类。  
黄:她不把自己看做是老王的同类,说得很深刻。保持距离,肯定与那样的时代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心理上的不认同。想一想,为什么作者不把老王看做和自己是同样的人呢?  
生:有文化人的优越感。  
黄:非常好。这种心理,的确是文化人的一种优越感。通俗说,是文人的清高;说得重一点,是文化人的狭隘和自私。可以说,她对老王的同情是不彻底的,她的善良我们觉得也是有保留的。所以,当时的作者,杨绛,完全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老王的。读现代散文,就是要读出文章中的“我”来。这里,我们就读出了杨绛文化上的优越感、清高甚至矫情。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个人缺点,而是文化人是知识分子共有的一种缺陷,是他们这个群体和老王们这个群体之间的天然距离。而杨绛先生在本文中敢于这样解剖自己,表达自我的反思——尽管这个反思迟到了几年——则显得非常可贵,尤为值得我们尊敬。了解了这些,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就变得水到渠成。大家想想,如果说当年的杨绛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看老王,是保持着一种距离和老王交往,那么当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当她愧怍于老王的时候,她是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老王的呢?  
生:仰视。  
黄:对,是一种仰视。她发现与老王相比,自己是自私的,自己的善良是不如老王那么纯净的。于是她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可据有关资料显示,这句话在初稿上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大家想一想,这两者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个“多吃多占”改为“幸运”呢?  
生:“多吃多占”有点贬义,改成“幸运”就没有贬义了。  
黄:这是一个区别。(一学生举手)好。你说说——  
生:“多吃多占”的意思比较狭隘,它只是指物质上的;改成“幸运”,内涵更广了,不仅指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强调老王的不幸,不仅是物质上的不幸更是精神上的不幸。  
黄:非常好,理解得很透彻。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理解?  
生:有。我觉得还要广一点。其实整个社会的人可以分为幸运的和不幸的,但作者认为自己与老王相比就是幸运的人。  
黄:很有哲学意味。刚才第一位同学想到的是感情色彩的差异,这两位同学强调的是内涵不同。“多吃多占”。的确是局限于物质上的愧疚,主要是着眼于两个人之间鸡蛋换钱一类的交往。起初,或者说当时,“我”认为拿钱买老王的鸡蛋是同情老王,帮助老王;后来发现,其实占便宜的不是老王,而是“我”。改成“幸运”的人,首先是概念上更对应了,表达更严谨;同时,内涵也更丰富了。更重要的是,这种“愧疚”感主要是着眼于精神,而不是物质。它表现了作者写作的思维过程,也表现了作者精神的反思过程。她对老王的高大,对老王善良品性的理解,都在不断地提升。  
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个作者是不是真的是幸运的人?  
生:不是。她也是不幸的。  
黄:那么,她为什么又说自己是幸运的呢?  
生:是和老王相比。  
黄:是的。她是不幸的,但和老王相比,她太幸运了。她经济还过得去,她还有钱先生。当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作者认识到,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最不幸的是老王这样一类人。可是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很多文化人,很多知识分子,往往喜欢夸大自己的不幸,以为自已是天下最不幸的人。而老王这样最不幸的人,却在那样的社会的最底层坚韧地生活着,并能坚守着做人的良知,是多么令人尊敬!大家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社会吗?  
生:文化大革命。  
黄:大家对文化大革命,可能不太了解。人们一般都以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罪过是对文化的践踏,这固然不错。但黄老师觉得,还有更可怕的一点,就是对人与人关系的伤害,是对善良人性的摧残。可以说,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夫妻互相出卖,师生互相攻击,早上是朋友,晚上是敌人,卖友求荣,落井下石……这样的事,随时都会发生。人与人的关系,几乎到了最冷漠最冷酷的地步。课文中对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也有所表现。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文中这样的内容?  
生:“过了十多天……”  
黄:对,就是这一段。大家读一读,体会一下老李的答话。看能体会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读句子。)  
黄:什么样的感情?  
生:冷漠。  
黄:而老王这样不幸的人,却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着善良,坚守着真诚,甚至坚守着对文化人的尊重,是多么难得和可贵!我想,我们站在这样的立场,置身于那样的背景,来读老王,来读杨绛,来读《老王》这篇散文,或许更容易有准确的把握,也会有更丰富的收获。  
今天这节课,黄老师和大家学习这篇文章,就是要大家知道,该怎样去读现代散文,怎样去读写人的散文,怎样去读懂散文中的“我”。好。下课!  
  
  
教学反思:我教《老王》的几个突破  
1.由“读老王”到“读杨绛”。  
作为现代散文或者说作为写人的现代散文,它的教学内容应该重点关注什么呢?这就首先要把握现代散文的个性特点。要全面讨论现代散文的特点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话题,简单地说:现代散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地抒写作者的心灵和性灵,表达作者内心的个我;和小说相比,写人的现代散文不能或者说主要不能关注作品中作者所写的人物,而应该更多地关注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个“我”。可是,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老师教学《老王》仅仅是着眼于老王或者主要着眼于老王,即使有时候也在关注“我”,但似乎总是把老王作为关注的重点,对“我”的解读也只是为了解读老王,我以为这样把握文本是有问题的。在这次教学中,我更自觉地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对“我”的解读上;而对老王的解读则是一个陪衬,通过老王和“我”的对比,进而更为深入地理解“我”,理解作者。  
2.由“善良”“不幸”到“需求”“渴望”。  
我们说学习《老王》的重点不应该是理解老王,而是理解作者杨绛。这绝不是说不需要解读老王,但我们对老王的解读却不能仅仅着眼于他的善良和不幸,而要在解读老王善良不幸的基础上,更为深入地解读他的内心需要。老王固然是善良的,作者通过几件事写出了他的善良。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又不能只看到他的善良,而应该把这种善良放到特定的背景中,看到它更为深层的内涵。在那么多有知识或没有知识的、有文化或者没有文化的人变得冷漠的年代,为什么老王能够坚守这样的善良呢?为什么连作者这样的人也很难做到那样单纯的善良而老王能够做到呢?当然,这或许不是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老王固然是不幸的,但我们仅仅需要了解他的不幸吗?我们不应该深入一点关注一下不幸的老王、善良的老王的精神需求是什么吗?我们对于作者和老王之间的隔膜,对于老王送鸡蛋和香油的真正目的,对于“我”后来的'隗怍”,缺少应该有的深入理解,这都与我们对老王的内心需求缺少关注和理解有关。看起来,作者对此似乎没有用很多笔墨去表现,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品读文本,并不难发现老王对温暖亲情的企求,而关于“家”的回答则最为明显。  
也许我的生活经历,使我容易对老王有先人为主的解读,读到他的言行,我总很容易就想到我们村庄中那些近似老王一样的人物(无论是老王那样的年代还是今天这样的年代)。我从他们的眼睛中很容易读出他们精神的孤独和对亲情的渴盼(无论是当年贫困的年代还是今天这样富裕的年代)。我很肯定地说:老王是非常孤独的,老王对亲情有着强烈的渴求。所以他和作者在车上有着很投机的聊天,所以他才说那住了多年的地方并不是他的家,所以他才反复强调最后送鸡蛋和香油不是为了换钱,甚至他说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3.由“同情”“不尊重”到“距离”“冷漠”。  
大家都知道,解读最后一句话是解读《老王》全文的关键,而解读“愧怍”的原因,又是解读这句话的关键。那么作者为什么“愧怍”呢?  
记得第一次听一位老师教这篇课文,教学的思路是,先认识老王的善良,再认识老王的不幸,然后提问:对这些不幸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回答:要同情,要关心,要帮助。再讨论:“我”关心了吗?结论是关心了但关心得还不够,帮助了但帮助得还不多,所以“我”很“愧怍”。最后出示一组弱者的照片,号召同学们要关心弱者同情弱者帮助弱者。现在这种解读似乎已经少了,因为这显然是有悖文本的。作者并非因为没有同情没有关心老王而“愧  
怍”。现在听得多的说法是:“我”对老王只有居高临下的同情和施与,而没有平视的尊重和理解。这似乎是有深度的。但要讨论这个问题,还是应该回到我们前面说过的老王需要什么?老王最需要“平视的尊重”吗?我想,这可能没有真正理解老王。以我对老王一类人的理解,或者从文本看,老王似乎并不会奢望杨绛这样有身份的文化人对自己进行“平视”和“尊重”吧。  
理解杨绛到底为什么“愧怍”,不能不关注她内心对老王这个人的定位,即她把他当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则不能回避文章中那个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段落。这个段落是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的:为什么作者同情老王,却用这样的笔调描写他?为什么这个段落和文章前后的笔触完全不一样?至今我仍不敢说,对这样的问题有了自己满意的答案;看了一些文章的解说,似乎也没有发现让人信服的观点。但我有一点感触非常强烈,即从这个段落中读出了作者和老王之间的距离,感受到作者面对僵尸一般的老王的强烈的冷静,或者甚至可以说是冷漠。我想,倘若写钱先生,写女儿圆圆,作者是绝不会这样写的。就是说,在“我”心中老王远不是她的亲人(我知道,这是苛求作者),而只是一个熟人,一个可以说说话的人,一个曾经帮助过的人,一个有过鸡蛋换钱的来往的人。我说不清楚这是什么笔法,但我敬佩作者敢于如此客观地写出自己当时的真实心态。这是需要勇气的,是难能可贵的、令人尊敬的品格。但我们不能因为对杨绛先生的敬重而不敢正视这一段;我们不能因此而回避和误读这个段落中“我”的冷静、冷漠,甚至有一点自私。事实上,杨绛先生的令人可敬不会因为这一点受到影响,而是恰恰相反。首先,这不是她个人品行的缺陷,而是他们那一类人共性的自私和虚伪,是“我”那一类人和老王这一类人集体的距离和阶级的距离,而作者敢于揭示出自我的虚伪和矫情,便是一个尤为值得敬重的人。  
4.由读懂到学会读懂。  
我曾不厌其烦地强调: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可惜的是,很多阅读教学还仅仅是追求让学生读懂文本。《老王》的教学尤其如此。不少老师教学《老王》,就是让学生得到某一个思想。我以为,这是远离阅读教学的价值追求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对于学会阅读的训练。比如读《老王》,我引导学生从这样几个层次去读:抓住文章中概括性的词语读;抓住作者写的主要事件读;抓住别人对老王的态度读;从老王的内心需求去读;从老王和“我”之间的关系去读。这是阅读的角度,是阅读的层次,也是阅读的方法。解读“我”和老王之间的距离,先从文章最难理解的描写僵尸一样的老王的那一段中去感受“我”和老王的距离,再抓住“我知道”那一句话进行突破,再通过对老王心理的揣摩解读老王内心对“我”的定位,明确了两个人之间的距离之后再回读课文从中寻找“距离”的具体表现。如此用心的安排,并不是为了实现我的什么教学意图,而是要引领学生学会解读文本。  
另外,解读这篇文本,大家都会强调如何抓住关键句读懂全文,而我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更想强调如何由全文读懂“一句话”。这并非是要标新立异,其用意正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辩证的阅读策略。
《老王》课堂实录(特级教师肖培东版)
特级教师肖培东《老王》课堂实录  
执教:肖培东(嘉兴十一中校长,特级教师) 实录:周庆化  
师:上课。(生起)来,给各在座的老师敬个礼,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掌声)  
师:请坐。  
各位同学,今天下午我们再一次学习我们初中已经学过的一篇文章,杨绛先生的《老王》。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唤醒你曾经有过的记忆,请告诉我,在这篇文章里杨绛除了把老王称作“老王”以外,还把他称作什么呢?找出课文中的一个短语。如果你学过这篇文章,一定不会陌生老王在作者眼里还是……  
生1:是一个不幸的人。  
师:不幸的人,哪一句话?  
生1:最后一句。  
师:来,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1:我渐渐地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你把“者”这个字的……也给它译成现代文了,不幸的人。来,同学们三个字:不幸者。(对生1:说得很好。)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对,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他挣扎在生死的边缘。老王多么显而易见的不幸,我们在初中都已经明了,或者说我们现在瞄一眼也能够看到,但我还想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老王的不幸。来,一起来读一读文章的第二段:“据老王自己讲……”一二开始。  
生齐读: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来,你来读一读一句话:“他靠着活命……”你给大家读一读。  
生2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好,同学们听到了吗?我们讲,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你朗读的语气、语调应该是怎么样的?你来说。  
生3:应该是低沉的。  
师:低沉的,速度呢:……相对的要缓慢。可见,我们这位同学(生2)还没有把它读出来。你站起来读读看,这句话。  
生4: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觉得你读出了几分低沉、缓慢吗?  
生4:没有吧。  
师:为什么?  
生4:就是感觉有点紧张。  
师:紧张是一个方面,杨绛的语言也是一个方面。杨绛先生的语言初看上去平平淡淡,无阴无晴,所以如果不细心去读的话,你真的不知道里面竟然有这么深厚的情感在这里。请坐。来,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课件上的)第一句话:“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生5读。  
师:慢是慢了,没有突出一种感情来。你觉得哪些词表达感情?  
生5:“破旧”。  
师:“破旧”,在初中时候也是这么读的对吧?在一个显而易见的词上面我们容易产生感情来。但是同学们再考虑一下,现在你再看这句话里面,除了“破旧”以外,我觉得有一个词还可以强调它,另一个词上面可能更有他的不幸,一起说,哪个……  
师生:“只是”。  
师:在这种副词上面找出情感来,这才是真正的阅读方法。来,一起来试试看,(师范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生齐读。  
师:再下面(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这个句子有特点吗?你来看看。  
生6: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很普通的一句话,看看有没有特点?  
生6:有。读“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同学们,大家听到了吗,要读好这句话,要学会在哪一个地方停顿?  
生沉默。  
师:除了这个逗号以外,我们再可以加标点。你试试看。  
生7: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  
师:对不对?你看,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其实这里面的情感非常丰富。老王无依无靠,孤苦无依,“有个哥哥”让我们觉得……高兴,原来还有伴。可惜,“死了”。峰回路转,“有两个侄儿”,还有人依靠,也不错,怎么样,“没出息”,又再次把我们的情感打入绝望的深渊。这十四个字里,杨绛让我们的情感波折起伏、跌宕,这就是语言的特点。同学们,酝酿一下,读好这句话:“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了。”  
生齐读。  
师:记住:只有沉入词语,读出情感来,你才能够真正的走近杨绛,走进这篇课文《老王》。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把自己情感调整一下……跟老师一起来读……  
师生齐读: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师:你看,平平淡淡的语言,杨绛先生其实是把她的情感、把她对老王的同情全部都融在了里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凄惨的呢,还有什么比老王更孤独的呢?人生的变故让他独、孤,让他更加地走向人生孤独的境界。那么,这就是一个发现,再看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吗?你来说说看。  
生8: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师:这个倒装,和这个倒装有点相似。但是我发现你在读的时候有点随意,再来一遍好不好?  
生8再读。  
师范读。  
师:再来看看,老王的住处,老王生活的环境也能透视着他的不幸。来,你给大家找找看。  
生9: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  
师:读得很好,其实我发现又错过了一个地方,你找的那个住处其实都是形容词,我一看就看出来了住处情景。同学们,学会这段话,读这段话,杨绛先生匠心独运之处更在哪句话呢?  
生9: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你觉得哪句话你更加强调?……(本段的)最后一句。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住那儿多年了”,哪个词?“多年”,长时间地住在破败不堪的地方。还有一个地方很有特点。你来说。  
生10:“那儿”。  
师:为什么?  
生11:因为那是一个荒僻的小胡同,还有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还有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师:他为什么说“那儿”啊?本来我们回答……老王说“那儿”却不说什么,你来说。  
生11:老王说“那儿”就不说“家”。  
师:可见,这个破破的地方在老王心里根本就算不上“家”。“家”是什么?不说房子的富丽堂皇,但是,这个破败的小屋已经不能承载起一种“家”的概念,而且孤独无依的老王在这一住多年,因此,这个“那儿”我们要体会老王心里无言的苦楚。听懂吗?阅读就是在别人不注意的地方你注意了,阅读就是在平时忽略的时候你细心了。这就是阅读的发现。一起来读读(本段)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  
师:好。一起来读(课件上的)三句话。男同学第一句,女同学第二句,一起第最后一句。  
男生: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女生:老王不仅老,还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齐读: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师:还有几个同学是咧着嘴笑着读……其实也就说明,也许很多时候我们也开始慢慢地产生出一种对弱者的冷漠。真的希望这堂课能够净化你的灵魂。这样的句子在文章中还有很多,一起来看看,林筱芳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杨绛先生……语言看起来平平淡淡,无阴无晴。然而平淡不是贫乏,阴晴隐于其中……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那么,我们的责任就是把这个巨大的变现力给挖掘出来,再读出来,悟出来,这才是学习、阅读之道。听得懂吗?  
师:好,刚才已经读了读老王的不幸,已经触摸着老王的不幸,感受着老王的伤痕,那么,再看一看我们所讲的这些不幸,也是我们曾经一“扫描”就看到的不幸,课文里还有没有更深的不幸呢?  
师:老王除了病、残、贫穷、孤苦,还有没有其他或者说更深的不幸?你来说说看。  
生12:不知道。  
师:不知道,初中学了也忘了,刚刚看过了也没看到……我倒觉得……同学们有找到吗?不知道不要紧,我们读读第三段。  
师读第三段。  
师:你来读最后一句。  
生12: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记住,阻止你发现的不是紧张,而是你平时学习的那种懈怠。同学们一起来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好,这个后者更深的不幸究竟是什么?  
生13:应该是别人不理解他吧。  
师:别人不理解他,你把这段里面别人不理解他的表现读出来。  
生13: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哇,你读得非常响亮。刚才我就说了,讲述一个不幸者的故事没你那么开心的,是不是?你再来读读。  
生13再读。  
师:好,请坐。同学们说说看,“有人说”这个“有人”是谁?你来说。  
生14:大部分人。  
师:大部分人,这个“有人”会是谁的呢?身份?职业?……生活得好,高官,没事情去找老王?大家说这个“有人”会是谁?……(有学生在位置上说)对,也就是那一些人力车夫,或者跟他生活得很近很近的那些人。再来看看,“这老光棍”,“这”这个词是什么意味?  
学生沉默。  
师:说话不要看着文本,平时我们说“这”……“你这人”,“你这个样子”,这个“这”我们大家发现是一种什么样感觉?不尊敬,嘲笑,嘲讽,这些同学们都说出了,再看看,这个“这”还不够,还给他加上什么词,“老光棍”!一重打击再加一重,说明奚落别人嘲笑别人,还有一个词你得注意……我要听一听你说。  
生15:不老实。  
师:骂人家不老实,你又犯了前面的问题,“不老实”你要把它放在心里,再看看这个句子“这老光棍”……大家觉得哪个词有味道?……  
生15:“大约”  
师:为什么?  
生15:应该……不确定这种猜测。  
师:还不敢肯定,却四处传播,是不是啊?所以这种词里面可以看出当时的世态冷漠、炎凉,以取笑别人为乐,所以读好这个句子,一起来。  
生齐读: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  
师:可见这些句子都告诉我们:老王生活在当时的那种文革时代是多么多么的荒唐,人情冷漠,世风日下。因此我们说老王的不幸更在于他被抛弃、被欺辱、被凌辱、被践踏。一起来读一读两段话……怀着感情。  
生齐读: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师:希望你把“更深的不幸”读给我们大家听一听,你来试试看。  
生16读。  
师: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一起男同学,声音稍微加重一点。  
男生齐读。  
师:(生16)请坐。记住啊,文字进入灵魂的唯一方式是朗读。然后你用心慢慢地去触摸这些文字,你能感觉到老王悲至苦至的那种感觉,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同学们,老王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时代,就这样不幸地生活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如果说这篇文章只是为了讲述老王的不幸,那么这篇文章最多只是一段动情的往事,或者是一滩苦难的泪水。可是杨绛她觉得不够,那么撩开“不幸”的面纱,再想想看,联系全文在老王不幸的身世中你还能读出些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不幸吗?  
……  
师:这篇文章只是写了老王的不幸吗?来,你来说。  
生17:我认为还谈到了一种悲哀。不幸是老王的不幸,而悲哀指的是那些不同情老王的人,他们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师:听懂了吗?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写了老王的不幸,更是写了老王以外也许也包括作者在内的某些人,是这个意思吗?……你不要忙着点头哦,不要急着给我的话下结论。或者说你想从老王的不幸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是这个意思吧?请坐,先坐。  
师:再来,你来说。除了写老王的不幸,你还能读出些什么?  
生18沉默。  
师:要想。为什么要竭力写老王的不幸?把这个人写得越不幸是为了表现什么?你来说。  
生18:我认为把老王写得更加的不幸,只是从深层体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是为了现出当时那个动乱年代的荒唐与黑暗,哪些文字可以说明?  
生沉默。  
师:杨绛先生这篇文章里面竟然有对当时年代的针砭,你找出来了没有?  
生沉默。  
师:我倒挺欣赏你这句话,比如说我们刚才讲过的更深的不幸,其实就是折射了那个年代,是不是?这样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没有?  
生沉默。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段落,第六段:“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老王却坚决不肯拿钱,从第一句到这里,先来找找这个女同学(生18)所说的对当时年代的一个针砭,你觉得同学应该是哪句话?哪句话有味道,对当时的年代的针砭?来,你来说。  
生19: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为什么?  
生19:因为不敢乘是这个社会太混乱了,她觉得没有安全感。  
师:为什么他的先生可以乘三轮呀?……杨绛先生自己管自己逃命?  
生19:因为老王送他。  
师:老王送他,老王送两个人不行吗?……  
师:这句话有味道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我”“不敢”,为什么不敢?你说。  
生沉默。  
师:同学们,我们就讨论他这句话,我觉得蛮有意思,我也想讨论这句话,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  
师:你说这句话是写什么?  
生20:她不敢让其他骑三轮车的人载她,她比较信任老王。  
师:她不敢就上去吧……钱钟书先生已经坐在三轮车上,为什么她自己不敢乘三轮,而要挤公共汽车,同学们?  
生20:怕老王太累了。  
师:对了。怕老王太累了,因此这句话里是不是写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对吧,两个人,因太累,她就冒着天热去挤公交车。好了,读出了杨绛先生的善良。还有没有?你再来说。  
生18: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哪句话?不要告诉说当时社会的黑暗,哪句话有当时的黑暗的感觉?就你读过这一段的文字里面。要静下心来读。一起再来读,同学们。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  
师:你来说。  
生21: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师:你觉得哪个词有意思?  
生21:“不知怎么”。  
师:怎么说?  
生21:“不知怎么”就是莫名其妙  
师:其实,你说他的这条腿被打,怎么了,知道不知道?知不知道原因呐?知道。杨绛先生故意玩这个噱头,幽默了一下,但是我们就可以知道知识分子在那个年代是怎样遭到迫害与摧残。很好,同学们,看到吗,这就是学习。刚开始还发现不了,慢慢读出一点感觉,最后有感受了。  
师:好了,这里有一个年代的特点。像这样的句子还有没有?“不知怎么的……走不得路了”,还有没有?在下一段,再找。在(从)幽默调侃中看出了那一个年代的特点,还有,在下一段里面,看看这次哪个同学能够找到。你来说。  
生22:还没找到。  
师:好,继续看。看看,你能找到吗?  
生23:没找到。  
师:我们还是读,好不好,来,就来读读看,你把第一段,就那段话读读,“我们从干校回来……”  
生23读: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找到没有同学们,就这里,有一句话其实也暗暗隐含着杨绛先生对那个年代的砭讽,知道吗?  
生24:知道。他并没有什么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对。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人当成了“货”。看似一句戏谑、调侃,其实就说明在那个年代人其实真的已经不像人,是不是,知识分子关牛棚,底层人民受摧残,因此你说人还是人吗?所以,同学们,感受出来了,这些句子都隐含着作者在叙述过程当中潜隐着的时代针砭。因此我们讲,在写老王的不幸当中,其实就隐含着社会的不幸、年代的不幸。已经慢慢地剥开了这个内核,把老王的伤口捧给我们看的时候,其实也开始把那个年代,造成老王伤口的那个年代剥给我们看了。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话(课件上),在幽默中请你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动乱。  
生齐读:“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  
师:好,因此我们看出来,在不幸的经历的过程当中,隐含着时代针砭。那么还有没有?写老王的不幸,其实也表现出了我的什么,刚才我们说了,我对这个不幸的老王的同情,善良,比如说我不愿意上他的三轮车,怕给他增加负重。还有呢?越是写这个人的不幸,其实又从一个侧面衬托出这个人的什么,善良,老王的善良,说说看老王善良在哪里?联系全文。  
生25:我一定要给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师:送钱先生,一送,还有二送什么?  
生25:送老先生。  
师:送什么?前面帮她送什么,送冰。三送呢?……送什么啊,在他弥留之际还送香油和鸡蛋,那不就写出了这个苦难人内心中的爱吗,阳光吗?是不是?因此,不幸的文字中看出了老王的善良,不幸的文字中也看出了作者的善良,找找看作者善良在哪儿,或者说作者及家人的善良,除了刚才那句话以外,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26:“你还有钱吗?”我笑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师:为什么?  
生26:因为他这里看到老王很辛苦所以就给他钱  
师:我倒觉得你这句话很直接,给钱不是一种侮辱,也是站在对方角度替对方考虑的东西,是不是啊?因此,钱、鸡蛋、香油其实都是为了表达对对方情感的一种载体(物),是不是呀?再看看,除了给钱以外,她女儿还给他一瓶……鱼肝油,而且是多少,是一大瓶。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你们不知道,在座的老师都知道那个年代一大瓶鱼肝油意味着什么……所以我们看,在这么多的文字当中,我们其实已经看到这个不幸的内核中所隐含的很复杂的东西,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一句话,看看两个人之间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齐读: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师:哪些词你又注意了?  
生27:“常”字,然后她说“一路上”“说着闲话”。  
师:“常”字、“一路上”、“说着闲话”等等都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那种和谐,那种和睦。请坐。尽管“他蹬,我坐”看似有一点不平等,但是我们感觉到这里面两个人之间是在苦难的年代里交汇出了撞击出了,所以同学们不要问两条苦难之河谁给予谁的波浪,谁给予谁的浪花多一点,我们只知道他们在互相关心着关爱着,所以我们说在不幸的文字当中,我们读出了老王的善良,也看到了杨绛以及杨绛家人的善良,因此底层的光芒油然而出。同时,我们更注意到这个不幸不仅是个人的不幸,其实更是那个动乱的荒唐的年代的社会整体的不幸。那个时代,老王如此,高级知识分子如此,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都这样陷于一片动乱与黑暗中。而能够把这一切揉化在一起的最好的一个段落最精彩的一个段落,你们认为是那个段落?哪个细节?  
生28:第八段。  
师:你来读一读。  
生28: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师:请坐。就这段。弥留之际的送香油这段让我们感觉到其中诸多的情感,你来找找看,哪里句子能看见老王的不幸,什么描写?(生:外貌)外貌,肖像描写,而且是一个很冷酷的描写,很逼真的描写,把老王刻画得如此形如槁木,是不是,如此丑陋的老王其实就埋藏这作者内心的悲痛,老王的不幸油然而出。再看看,哪句话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温暖,哪句话?……哪一句?“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哪个同学把这句话读一读?……你来。  
生29读。  
师:这,千言万语只能化成这一句话,这句话其实就是作者那种善良的表现,其他言语都无法承载起此时的内心悲痛了。再来看看,也有一个词能够表现出那个社会的特点,找找看,那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它把老王如此,其实也把我们如此。找到了吗?  
生30: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非常厉害这句话。“镶嵌”,其实是把他平面化了,不能动弹。所以这个词其实就暗讽当时的社会它把多少人弄得、压得不能动弹,老王被“镶嵌”了,杨绛,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也被整了。因此,一起来读一读“有一天……”  
生齐读: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师:同学们,老王终于含悲含冤地离去,他死去的那一刹那身上裹着三尺白布,课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一起来读一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  
生齐读: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师:注意,“我也不懂”,“没多问”。同学们,这位杨绛,这么一个博学的人不会不懂,聪明如她的人内心中一定有很多言语要倾诉。不懂没问不代表着无问,杨绛一定想问,问天问地问自己问老王也问社会问未来。进入那个场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杨绛,想象着身果白布凄然离世的老王,你想问出一句怎样的天问之话?书上没有的,要想的。来,你问。  
生31沉默。  
师:每个同学都想一想。要自己想,那个人死了,她觉得他很凄惨,她想问一句话,她会问什么话?  
生31:你的生活感觉好吗?  
师:老王,你在那边感觉还好吗?!其实,我觉得你这句话的背后就是说老王再也别到这个地方来了。是这个意思吗?请坐。请来问。  
生32沉默。  
师:我们学语文问不出来是不会的。  
生32沉默。  
师:老师帮你起个头。老王,你在哪儿……  
生32:还好吗?  
师:不是会问吗?你来说。  
生33沉默。  
师:记住,这个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你只要问出来,喊出来,想出来。来,旁边同学你帮他问。  
生34沉默。  
师:情感需要酝酿,老师有点急(此时已经46分钟了),我们慢一点。试试看。  
生35:可以在那边过得好些。  
师:重复不是一种创造,其实你就问他:“老王,是谁把你给逼死的?”不是很好的一问吗?再来。  
生36:你送的鸡蛋和香油是什么意思?  
师:好温柔的一句问。还(牵)挂着鸡蛋和香油,我希望你从这走到更远的地方,问社会问未来。你来问。  
生36:老王,在那边看到你哥哥了吗?  
师:老王,你见到你哥哥了吗?  
生37:老王,你就这么舍得离开我们吗?  
师:嗯,后面,你来问。不要“老王”了。  
生38:老王,你在下面一定要幸福。  
师:老王,你的未来一定要幸福。我觉得你把这句话换一个主语,不要问老王好吧。问什么一定要问老王呢,我们,我们是不是下一个“老王”呢?后面。  
生39:老王,你怎么就这么走了?  
师:其实我知道你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是谁该承担你离去的责任?社会又做出了些什么呢?请坐。你来问。  
生39:老王,你走得好吗?  
师:班级有一种延续性的习惯,就脱离不开老王,问天问地问老王问自己……“我”……你来问。  
生40:老王,你在那里一定要过得比这强。  
师:听我的话,前面的“老王”都已经问得很不错了,你无法再超越了,问问自己好吗?你问问自己,问问杨绛行吗?“我”……  
生40沉默。  
师:旁边的同学帮他问。  
生41:老王,这世上没有难道让你更加留恋吗?  
师:这个世界究竟什么才是最美好的地方?很好。同学们,请坐,一种想象其实暴露了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许当我们无动于衷的时候,我们承担一点责任问题我们都觉得匮乏……你来试试看。  
生42: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  
师:这个社会什么时候才能正常起来?我觉得杨绛先生要问,问老王的凄惨,问自己的责任,问其他人的责任,问社会的责任,问未来我们的幸福的程度,由此“愧怍”就出来了。一起来读一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说说看,杨绛愧怍什么?……问天问社会问大地问时间问未来问茫茫的历史长河,杨绛想告诉我们“愧怍”是什么?你觉得……你来说。  
生43:她没有对老王细心的照顾,没有很好地关心他。  
师:都不是。文革过去这么多年了,一个智慧的长者要花几年的时间来问,这个问不是一节课堂,她花了整整几年,而且是什么明白,同学们,“渐渐明白”。那你说会不会是感情亏欠的问题呢,她如此愧怍?  
生44:应该她说“一个幸运的人”应该代表一大群人,然后“不幸者”也是底层的受压迫的人民,应该是替他们不同情、理解……忏悔……  
师:把你这句话改一下,也就是说:杨绛想替应该忏悔的人忏悔,想替应该要忏悔的时代去忏悔。所以,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看: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什么?你来说。  
生45:应该是亏欠吧。  
师:亏欠,你对我好,我对你还不够好。这要花几年的时间去苦苦求证吗?应该不需要。所以不仅仅是亏欠,应该是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程度,你觉得是什么?  
生沉默。  
师:这就是我们没有问自己、没有问这堂课、没有问这个文字所带来的我们思想的简单。你来说。  
生46:替更多的人赎罪。  
师:赎罪。听懂吧。所以我们讲,杨绛你不只是愧怍,更是一种自责,更是一种担当,是一种宽容,是一种净化,是一种思考,是一种自己的承担。责任就在愧怍中产生了。所以同学们,读杨绛先生的作品千万不要简单视之,一个没有进入灵魂的阅读无法产生灵魂的拷问,你们,我们都应该要沉进去,仔细去思考,杨绛把自己放在“愧怍”的海中去思考,她在想,她在想什么?一起来,读一读:“愧怍不仅是愧怍者对自我灵魂的无情审视……”(听不清)  
师:对,灾难发生了,但灾难中不是为了寻找感动,杨绛更是怀着冷静的眼光去探视我们的未来,我们该如何面对不幸,我们如何化解不幸?因此,记住海明威说过的一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们每一个人敲响”。人类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岛,每一块被海浪卷走的沙石,都值得我们不幸、愧怍。思考我们未来社会,思考面临着的未来,这才是冷静的、睿智的杨绛。因此胡河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在当代中国文学中,文章家能兼具对芸芸众生感情领域测度之深细与对东方佛道境界体认之高深者,实在是少有能逾杨绛先生的。”所以杨绛,她的愧怍最终上升到一种宗教情怀。所以同学们记住,面对这堂课、面对杨绛、面对老王,我们也有我们的愧怍,那就是我们浅薄的阅读和我们没有进入灵魂的认知,希望我们有一个对自己清醒的判断,读好她的文字,读好杨绛先生。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句话。  
生齐读: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公开课《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及特级肖培东点评
作者/来源:wjy666666
《老王》的三堂同课异构课,我简单的把教学流程和主题挖掘罗列如下:
文本
《老王》1
《老王》本文课例
《老王》3




执教者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太浅)
执教者上的是“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归宿感(适度)
执教者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太深)






一、导入
二、解读文本
问题一 老师:大家用跳读的方式找出文中的老王有哪些不幸呢?
问题二 老师:老王除了是蹬三车的,他还有什么特点?
问题三 老师:从哪里还可以看出老人的善良?
三、品读文本
四、深入探讨
问题四 杨绛还有很多没有做,所以觉得愧作通过这篇文章,作者仅仅是为了提供一个她与老王之间饱含血泪的故事吗?
老师: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自我反思
Ppt:人性不会泯灭,乌云不会永远占领天空——杨绛
(因为时间不够,最后老师草草结束课文)
一、课前准备:识字注音
二、导入
三、落实板书字词读音
四、分析老王形象
(1)看图,联想,想象,初步感受老王形象
(2)练习文本深入探讨老王的形象
五、分析杨绛形象
六、研读文本,寻找课文感动人的片段
问题一 老师:文中最让你感动地地方是哪里?问题二 老师:你觉得作者对老王好吗?
【好:因为杨绛真诚的关心过老王/不好:杨绛并没有给老王内心最需要的“亲情”
七、总结课文
过了很久以后才体会到,说明以前并未感觉到,很多时候会好心做坏事这就是一个善良的人与善良的人用心在交流的感情我们也要尊重杨绛,因为这是一个善于反思的好人
(上附完整的课堂实录)
一、 导入:介绍作者
二、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一 研读老王的“不幸”
问题二 研读杨绛对老王的帮助
问题三 研读老王送香油给杨绛情节段落
问题四 研读杨绛内心的不安
三、延伸文本,提升情感
老师:我们是如何面对苦难的弱势群体呢?
……
老师:有一些读不起书得孩子,等待别人的捐助,但必须面对大众述说自己以前所受的苦
……
老师:蹲一点下来,平等地尊重他们
……
老师: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
……
四、推荐课文阅读
《老王》的这三堂同课异构的教学案例代表着当前我们一线老师在执教这一文本时的三种倾向《老王》1执教者浅尝辄止,对学生的阅读水平没有起提升的效果《老王》3通过“老王→社会弱势群体→爱≠施舍同情”这一线索,说明同情与心相伴才是爱,不然只是高贵的人对低微的人的一点施舍这样把文本有挖得过深,导致后面的解读学生无法自动生成,这一环节变成了执教者的强塞教学行为,有效性也值得商榷只有当老王还是“老王”的时候,才能体现出文本挖掘的“准度”和“适度”,引发了学生之间的“好或不好”的争议,在讨论中学生渐渐明白了老王的人生需求——亲情,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本解读需要“细读”语言
韩军老师在《韩军与新语文教育》一书中就提到:“新语文教育”还是要更加强有力地扭住“语言媒介”、“语言把手”“精神”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捕捉的,只有“语言”才是可“触”可“感”的,“精神”是内在的,而只有“语言”才是“精神”的物质外壳所以,只有强有力地扭住“语言”,才紧紧地扭住了“精神”,根不深枝叶怎茂?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在评课时也提到: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可见在文本解读的时候“细读”文本是非常需要的如果“深读”是在文本上挖一口井的话,“广读”就是在文本上开一条河,那么“细解”是文本基础话
比如在本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细读”就是把握住课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关键词、字肤浅地品读语言,只能获得浅层的收获,深度品读语言,才能有丰富的收获正因为执教者能扭住语言的把手,引发了学生后面的思考,老王要的是一份“人情”,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这为后面的文本解读最关键的一问“作者对老王好还是不好”的争议打下了铺垫,主旨的升华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果执教者还能扭住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一语言的把手,然后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可能课堂的效果就会又有一番提升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语文教学文本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载体,文本解读的基本要求是对人文内涵把握准确适度,对语言特点的研究深透丰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就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五)课例点评(永嘉特级肖培东老师)
(1)《老王》这篇文章在那个老王是善良的,作者是愧怍的,这是这篇文章的基本价值,也就是每一位执教者的“同”所在
(2)从教学方法来看执教者都采用了诵读、合作探求的呈现方式
(3)从文本解读来看,执教者往往则有所不同:某些老师上成了“王老”,着重分析老王的善良、不幸以及所有的闪光点;有的老师则上成了“老王们”,她引导大家关注了更多的弱势群体,理解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而张杰老师把老王上成“老王”,挖掘小人物的人生呼告、苦难,表现出了一个底层待遇的人(老王)的人生需求
“王老”停留在初中的教学目标,高中教师则需要换取一个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成果“老王们”走向的不是人情,而是同情同情重在“同”,老王要求的是同等的情感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劳动人民之间的隔阂,所以作者对老王的情感只能停留在“同”,这是作者的愧怍所在但是第3节课执教者却把情感归在同情“心”之上,这样子则少了最后的爆发张杰老师通过文本分析了老王要的是人情,而不是亲情,人情作者都给了,老王需要的是归宿,老王想换取一个亲人、一份亲情,人情化为亲情更能说明此时他的需求张杰老师对文本的挖掘最好,“老王们”走得比较远,而“王老”走得比较近
为什么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感动,那时因为执教者只落实了文本将了什么,在情感的投入上还有待深入挖掘
(4)课堂要追求大气感,细节不是琐碎的问题,细节是读与领悟怎样的文本解读就有怎样的课堂效果,怎样的课堂效果就有怎样的学生内化效果
在第2节课中,学生提到“我不是要钱”时张杰老师马上追问“老王要什么”,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老王要的是关心、同情、人情、尊重、信任、幸福、家的感觉、宿求……个人觉得在作者说“我知道,我知道”是执教者还应该继续追问“你真的知道吗?”如果杨绛真的知道的话就不会有愧怍了这就是主题的升华用怎样的姿态、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老王这可能就是最震撼人的东西,钱不是老王内心的宿求
可能正是因为张杰老师在第2节课中对文本的一些细致的研读,所以在第2节课中激起了学生之间投入而激烈的争议,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知识内化过程
总结:老王是没有名字的,可见普通,他是“老王”;但是他是高尚的,可见他又是“王老”;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所以他也代表着“老王们”善良牵手善良,以不幸牵手不幸,这不仅是爱的故事,更多的是反思的空间
巧妙寻找丈本的切入点
——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三
位名师讲《老王》
画张忠泽
语文教学中要准确到位地拉近教师、学生和文本
的距离,需要找准和抓住最佳切入点,这是被』“大教师
普遍认同的教学策略。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
内容的庞杂性和繁复性。任何一篇课文都包含了很多
内容,涵盖了很多的信息.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注重三基
目标的设立和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这就要求教师根
据当堂教学的任务目标、教学文本的自身特征和学生
的实际情况,选取其教学切入点,将教师、学生、文本有
机地整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这是一个量变
的繁琐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
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它揭示了文艺欣赏中客观差
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学生也是多样的,对文本的
解读也是干差万别的,这就是学生的客观差异性;但学
生认知文本的初始印象和执教者在初始教学时选择文
本的切入点有很大关联,而且最终也还是要回到文本
指向上来,这就是学生的主观一致性.,学生对文本的解
读中,老师是引导者,要求教师要充分运用资源优势来
寻找文本的切入点,以达预期目的。一个好的切入点,
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教师很有必要在寻找教学资源万面下一些功夫。
《老王》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同
时选人高中苏教版必修三第二专题。这篇文章记叙的
事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是一个人性极其扭曲
的年代,讲述的是一个普通车夫的故事。一个社会总有
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
的命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
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t隗。降”。这体现了作者平等
互爱的人道主义精神,闪烁着悲天悯人的人性的光芒。
它也是反映那个年代知识分子自我剖析、良知觉醒的
一篇散文。文本对于学生而言,似乎隔了…个世纪,如
何能理解得到知识分子的良知认同?如何拉近教师、学
生和文本的距离?不巧妙寻找文本的切人点就不可能
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来比较一下余映潮、黄玉峰、程翔等三位名师
教学大参考,阅读教学
川攀
讲《老王》时是如何切入文本的,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应
会有一些启示。
一、余映潮老师有的放矢,重在阅读方法、技巧的
训练
余老师说:“我们这节课干什么呢?散文欣赏课,文
学欣赏课.学习方法——话题讨论式。老师给话题给你
们,我们先来试做…下,热身活动,试一下。话题就是——
自选角度欣赏课文第四段。”一开始就定位学习任务,
要求同学们学着分析散文.欣赏散文,这一点很有创
意,也巧妙地链接高考,是阅读方法、技巧的训练。怎么
欣赏呢?余老师给出了裁度的模板,那就是赏析第Pq
段,从“任意”角度o‘‘任意”是要学生乱说话吗?当然不
是,高中学生赏析文本的能力是很薄弱的,没有固定方
法可循,完全是靠臆测。“任意”其实是在启发学生去大
胆发挥.尝试总是要勇气的,这是鼓励,学生马上就进
入状态了。
生:我认为第四段里面,它通过写了这几个“荒僻
的”还有“破破落落的…‘塌败的小屋”这几个形容词来
写出了老王当时生活十分贫困.
师:多好!抓住关键的词语对它的表达作用进行分
析.
生:当作者问起那是不是他的家,他只是说“住在
那儿多年了”.也许对于老王来说早已没有了家的概
念.那处破落的屋子也只是个落脚处,是个寄放他同样
破落的身体的地方罢了。
师:是的,老王没有正面回答,看来老王还是很聪
明的人。他说:“住那儿多年了。”没有正面回答是不是
他的家,他是没有家的啊,就他一个人,所以他说“住那
儿多年了”。分析得多好啊!看出了关键句子的含义。
生:我觉得第四段“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一直
到“里面有间塌败的小屋”这句话.我觉得是一种由远
到近的写法。还有像'j、胡同”、“大院”、“,3、屋”.前面都
有显得生活很艰苦的形容词.后面他说“住那儿多年
了”.我觉得这句话是暗示了作者对老王的愧怍之情,
因为他都住那儿多年了,作者还不知道,却在询问他这
件事。
师:嗯,也许作者根本不知道他住那儿,这是一个
偶然的机会,观察到这生活的一幕。注意,这里不是冷
静的描写.她是用自己眼睛的观察把经过写出来,
生:这上边说是他们夫妇无意中散步的时候发现
的,还有后边是“闲聊”的时候,问老王那儿是不是他的
家,说明老王从来不受人关心,无依无靠,十分孤独。
师:很好,注意这位同学指出了一个词“闲聊”.你
教学大参考·阅读教学
们看第一段,“闲聊”是和全文的第一段照应起来的,说
明老王和我,和我们一家的关系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
“闲聊”啊!也说明了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吧?一个那样生
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一个残疾人,一个三轮车夫,作者
常常和他“闲聊”.分析得好!
师:我们来看,从居住环境的角度写老王的贫穷。
作者写老王是多角度的.居住环境的塌败是其中的一
个角度。第二,从侧面写老王是一个没有家的人,不是
直接的叙述,是通过“闲聊”,从侧面的角度写老王的。
第三点,这一段话和全文有血肉般的联系,它是文章的
一个组成部分,特别是和开头遥相呼应。“闲聊”一词,
就是呼应的纽带。这一点大家没看出来吧?用两个生活
的瞬间,因此这一段是有层次的,层次非常漂亮,用两
个生活的瞬间表现人物的生活状况。如果说,像我们第
一位同学起来品析的,还要品析它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就还有话可以说.
多么自然的切入啊,简简单单,却做到了有的放
矢。学生会意到老王的社会地位和现状,也学会了从关
键字词、重点语段、作者的情感几个方面来赏析散文。
也知道了文本是有正面、侧面表述的。不露痕迹的就把
学生与文本,以及那个年代融为一体,很巧妙。拦腰剪
裁,将大问题分割成小问翘,实则将赏析文本的方法不
动声色地教会给了学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
者,使人继其志。”意思是说,善于唱歌者,能使人沉醉
在歌声中流连不忘,善于教学的人,能使人继承他的志
向而努力不懈。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就是个例子”。
余老师做到了这一点,这是教学的大境界。
二、黄玉峰老师全面统筹,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

黄老师说:“在我们上课之前思考这几个第
一,老王为什么在临死前支撑着病体送鸡蛋香油给杨
绛家?请从书中找根据。第二,杨绛理解了老王的心事
没有?杨绛说她感到“隗怍’,她愧怍什么,请从书中找
根据。第三,看完课文,你读出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从书中生发开去。大家思考一下。思考两分钟。”两分
钟?120秒的时间是无论如何学生也办不到的事情。
黄老师这样做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很让人费解。
生:就第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老王他在临死前感谢
杨绛曾经给他的帮助和温暖.
师:第二个问题。
生:我觉得她理解吧。
师:好,杨绛是理解老王的。哪个同学有不同意见
吗7
羼18攀寨攀
生:我觉得她没有理解.因为她结尾说到是“愧
怍”。
师:觉得很惭愧吧,愧怍就是心里很难过,很伤心,
自己不理解感到“.隗怍”,那么她不理解什么呢,她不是
说丁吗,为什么不理解他?
生:她没有在精神上理解。
师:精神上是哪方面的,你具体说。
师:没有在内心,只是在物质上帮助他,物质上是
什么7
生:比如金钱方面,付给他车赞
师:车费,他应该拿到的哦!
生:反正我觉得在精神方面帮助他的比较少:
师:精神方面,那么老王需要哪方面的精神帮助?
生:应该是真正的人与人心灵上的一些理解他.
师:理解他什么?如果你是杨绛,你看到老王,你最
后应该怎么做,你怎么做才算理解他。
到这我们才知道,黄老师其实在声东击西啊.同学
持不同意见的应该还有好多,他不肯定同学的理解,实
则是从一开始就埋下了让学生内心质疑,带着不确定
来解读文本。《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
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
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
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为改变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
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
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黄老师以争议的方式开场,更多
的会给学生留下了假如我是杨绛,我该如何去做,我是
不是也应该感到“愧怍”这样的问题。以这样的质疑态
度来解读文本,必然要带着思考进行的。从题目入手,
已达到学生初认知老王,进而走进老王来解读文本,以
唤醒同学的潜意识思维。黄老师全面统筹,不强加给学
生任何外在的自我意识,以学生的内在探求去完成教
学任务,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这和黄老
师在《教学生活的像个“人”——我的大语文教学》中
“意见”不等于“知识”,重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观点是吻
合的。黄老师是全国出名的语文教学“叛徒”。他针对中
国教育之痼疾,多次在各种讲坛上发问:…人’是怎么
不见的”;他坚持教学改革、重在育人,凡是有利于学生
人文素质提高的,他都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去做。本
课堂黄老师仍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学习态度来解读文
本,怎一个妙字了的!
三、程翔老师攻守兼备,旨在培养学生探究与合作
的自主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
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
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
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
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
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
种学习方式的形成。程老师说:“咱们这节课呢是采用
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习一篇课文。我将班级分成十
组,组长的任务是要组织本组的同学好好的交流讨论。
如果这个组有同学不交流讨论,是局外人,那就是组长
有责任,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咱们这个同学没有局外
人,没有旁观者。”很显然,程老师采取的是学生探究
与合作的自主学习方法。程老师针对的是八年级学生,
思想上相对不够成熟,情感上也不够理性,让他们去理
解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良知的觉醒和愧怍,或者是人性
之美.可谓难上加难,八年级的孩子还没有具备这样的
赏析水准。所以在遇到问题时往往随着老师的言行而
渐行渐远。程老9币如何做才能不仅把握好这样的另类
课堂,而且又培养孩子的探究与合作的自主学习呢?我
是要为程老师捏一把汗的。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为什么第二节的第一句加那
么多引号。第二个问题是登三轮的八为什么都组织起
来。第三个是为什么每想起老王作者都觉得心上不安。
第四个问题是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如何理解。
师:你说一说是哪一句?
生: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
师:你读。
生: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师:噢,就是这句话什么意思,不理解7
生:恩。
师:谁采解决啊?我来解决啊?不行,我不会。谁来
解决同学们?
直到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程老师发挥了教师这
根神奇的魔术棒的魔法作用,进可攻,退可守,将自主
课堂抛洒得如此巧妙!切入点在内容上应该是“牵动全
身的发”,在形式上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
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学生主要问题
很快就集中到了第三和第四个.程老师就狠抓这两个
问题来切入文本。至此,切入点初见端倪。在现今的条
件下.把“自主学习”定位在“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
主动学习”似乎更加贴切,也更加符合教与学的实际。
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愿学”和“乐学”。教师的“有效
指导”,就是要使学生从不愿学习到愿意学习,从不会
教学大参考·阅读教学
II II攀
学习到善于学习,从不相信自己能学好到相信自己能
学好。从而凸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在
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同步
稻谐的发展,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较之教
师的硬性强加,程老师选择的切入点是学生共同智慧
的结晶,要好接受得多。此举大智若愚,以简单的对话
形式深入主题课堂,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从学生的需
要出发启动和引导课堂。既解决了学生的疑惑,又不
动声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大家之风,立竿见影。
教师讲散文,都要说教文形散而神不散,于是老师
拼命抓所谓的神韵,有时候抓了一节课,也未必起到效
果,于是散文课上成了“散打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
师在解读文本时,对于切入点的寻找没有认真对待。教
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文本要引导学生掌握哪
些知识,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集中精力解决
这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著。这
样的语文课堂相信是学生所期待的。以上三位老师讲
《老王》,成功的原因首先是巧妙地寻找文本的切人点。
没有平白无故的“巧妙”,是教师深思熟虑的体现,我们
在教学时就往往缺少这样研读文本和思考的精神。我
们要善于总结,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礼记·学记》上
说:“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
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语文老
师真的有所感悟的话,教学的同时勤于思考,能有敷指
导语文课堂,提高学生技能,用不了多长时间,老师和
学生都会成为擅长于解文的“庖丁”。
『作者通联:江苏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