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教育要获得的是知识素养还是解题技巧?

 木子a 2017-07-16






       每年高考,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都是语文科目,尤其是高考作文。今年,不出所料,作文一如既往成为了人们吐槽的对象。这是一个事事处处都需要赞歌的时代,当然要从学生写作开始。但一切不切实际、不以真情实感为出发点的写作其实都是伪创作。 

  前阵子,一则小学生范文“在我的一生中”疯传时,我曾与一位小学教师吐槽过。我说现在的教育都把孩子变成小老头了,没有了一点童真。想不到她也深表同感,并说在她们的学校里有很多老师也喜欢给学生背范文,每次考试学生们的作文也都是千篇一律。她问过那些老师为什么要学生去背范文,老师们答曰是怕学生写不出作文,考不了好成绩。但她一点儿都不认同这样的做法,平时布置的作文一旦发现学生是背出来的,她都不会打分,只是评语“文章不错,可这是小作者的真实所感吗?” 

  讲真,我是很赞同她的做法。但在整个大的教育环境下,她这样的老师显然是个异类。我担心如果她一直坚持这样的做法,她的学生升学考试或是参加竞赛时会不会很吃亏?毕竟一切为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看中的可能是空洞华丽的辞藻、优美动听的语句,而不是欣赏一个学生坚持己见、所悟所感。我当然希望像她这样异类的老师能多一些,却又害怕在升学的压力下她会逐渐妥协,走向同化。 

  这真的是一个很悲哀的教育现实。我们的教育,起码语文教育已经走向了偏离。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只要做到掌握字词,能表情达意、阅读理解、辅助学习其他学科即可,不需要再赋予更多的要求和任务。积累字词是一切语文学习的基础,表真情达己意是基本要求,而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更高追求。但我们的语文教育既在作文上不倡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在阅读理解的培养上更是框死了学生们的自主思维能力,实在是南辕北辙。
 
  就如今年吵的火热的浙江省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被学生戏称“十年寒窗,败于一条草鱼”。试卷中有一篇阅读理解文选自于青年作家巩高峰的作品《一种美味》,文章最后写道:“现在,它早已经死了,只是眼里还闪着一丝诡异的光。”其中有一道题是要求对这诡异的光进行理解。面对这道诡异的光,学生们一头雾水,于是考后向原文作者发问。可作者本人也处于一种“懵”的状态,究竟要表达什么,他其实也答不出来。巩高峰称之前他的文章入选中考或者高考模拟试卷,已经发生过十多次。几年前,外甥也让他做过自己文章的考试题,那次就是勉强及格,所以这次做高考阅读题,估计及格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纳尼?自己写的文章都不能做对?真的是无法置信。有人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读者和作者有不一样的理解很正常。这话是很对。可既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那为什么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呢?就算是有标准答案也应该以作者的为准,凭啥要出题者来定标准呢?这不是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是揣测出题者的出题意图嘛。本末倒置有木有? 

  当然,这样的笑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据说文章经常入选语文考试阅读理解题的知名作家周国平也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有学生也拿他的文章让他做阅读理解,结果还没学生做的分数高。为此,他还特地写了本书《试卷中的周国平:对标准答案说不》,历数以自己的文章为材料的55道阅读题,也附上了出题者的标准答案和作者的点评。也就说试题要求理解的作者意图所给的答案并非都是作者真正的意图,而是出题方单方面的理解。那么,这样的考试究竟要考学生什么呢?还不如让学生写篇读后感来得实在。
 
  为分数而教学,为分数而考试,又为分数而设置各种刁钻的试题,挖坑给学生跳。学生掌握的不是语文知识,提高的不是阅读素养,而是积攒与出题方捉迷藏的战斗经验,力求获取各种解题技巧。而这样的技巧除了试卷上的那个鲜红的数字,十年寒窗什么都没有获得。这样的教育,不仅耽误了学生,也害苦了老师,让每个老师都不自觉地走向误人子弟的道路,实在可悲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