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毕业晚会彩排场地奔赴抗洪抢险现场

 时宝官 2017-07-16

    陈涤非,国防科技大学指挥军官基础教育学院学员五旅三营九连学员,道路桥梁与渡河濒海工程专业,党员。

 

    正在为毕业晚会做最后准备的时候,我接到通知:“换迷彩服、装背囊、半小时后出发,参加抗洪抢险。”我匆匆把手上的工作交给别人。其他同学也陆续从晚会彩排场地赶回驻地。

 

    穿了6年军装、当了4年学员,演练演习、岗哨勤务,部队大大小小的任务我参加过不少。完成任务,执行命令,这是军人的职责所在,而参加抗洪抢险任务还是第一次。

 

    在车队出发的时候,车厢内响起《当那一天来临》的歌声。就在半小时前,大家正在排练这首歌作为毕业晚会的合唱歌曲。这是和平年代的将士出征,真的感觉到需要我上的那一天来到了,就像歌词中所写的:年轻的军人渴望建立功勋。这一刻,每一个赶赴抗洪一线的战友都满腔热血,为自己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而感到荣幸。

 

    从学校到湖南益阳桃江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天色渐黑,雨越下越大,行车条件也越来越差,许多车停在应急车道上躲避风雨。但军车在高速路上飞驰,我们在车上通过手机了解前方情况——上游水库即将泄洪,桃江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处在威胁之中。

 

    到达桃江县后,大家顾不上休整,迅速划分小组,指定安全员,穿着救生衣,分发工具。要赶在第二天中午12点前构筑出一条长约500米、高约1米的子堤。在地方工作人员的安排下,第一批队员在晚上11点登上了资江大堤。当我们开进现场时,雨还在下,水还在涨。这时,桃江的水面距离淹没弄溪桥的桥洞已不足1米。

 

    经过简单的分工,大家就在江堤上热火朝天地干起来。我的腰有旧伤,和我搭档的同学郎特就主动承担起挖沙的工作。大家很快形成默契:一部分人负责装填沙袋,一部分人负责搬运,还有一部分人堆砌子堤。分工协作使修筑的速度越来越快。

 

    3个小时后,雨渐渐小了,虽然已经很疲惫,但大家都想着多干一点,争分夺秒地构筑子堤,以备洪峰的到来。凌晨3点,来换班的第二批队员如期而至,简单交流经验后,抗洪战场交到他们手中,我们回到营地休息。

 

    早上6点,闹铃声叫醒了一屋子的人,两个多小时的睡眠没能缓解昨夜的疲惫。我们发现窗外的雨已是豆粒大小,宿营地附近的低洼处积满雨水。

 

    当我们再一次站上河堤时,弄溪桥的桥洞已经被完全淹没了,正在筑堤的战友们身上沾满了泥,原本的土堆在暴雨的洗礼下变成了泥滩,一锹下去半锹是水,沙袋也变得更重。此刻,这里成了整个国防科大学员抗洪突击队的战场。

 

    在全体抗洪抢险队员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在第二天早上8点完成了子堤修筑任务。离开堤坝返回登车点的路上,一位大叔上前致谢:“小伙子,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们的大片城区都会淹没。”面对群众的感谢,我认为这是军人的职责与担当。20年前的特大洪水就让我们这一代人知道,人民子弟兵就是为人民保驾护航的;20年后我们成长起来了,能够在人民危难之际,像前辈一样,践行使命,不负期望,这正是我们年青一代军人在和平年代的价值所在。

 

    (作者:陈涤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