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儿在什么情况下觅食最积极

 陇西堂图书馆 2017-07-16


鱼在什么情况下觅食最积极呢?相信这是每个钓鱼人都会关心的问题,鱼儿觅食积极,才好上钩。就一般来讲,影响鱼儿觅食的因素有三方面:水质、水温、光线。

1、氧气充足的清新水质

水中的氧气含量受气压、气温、水质的影响。气压和气温决定了我们是否出钓,而钓友们初到一个钓场,同样不要忘了看水质的情况是优是劣。若水质过肥,氧气较稀薄,甚至严重缺氧,鱼儿会很敏感地出游,去寻找比较清新的水域栖息。

2、适合鱼生存与觅食的水温

夏季的气温水温高,在烈日炙烤之下,水表层温度陡然升高,水层温差大大增加,午时水层温差最大,溶氧量严重不足。由于最底层缺氧严重,所以午时鱼难钓。

夏季,一般来说,比较适宜的钓鱼时间是上午9时以前和下午5时以后,或者夜间为好。夏季的中午时段,也可以采用钓底浮或者半浮的方法,来钓草鱼和鲢鳙鱼。


3、鱼儿喜欢弱光下觅食的习性

在夏季,万里无云的大太阳下,应该是强烈的阳光;多云、阴天、雨天、早上、傍晚和晚上应该是弱光。对于光线,钓鱼者最朴实的语言是,大太阳、多云和阴雨天。大太阳,当然是指万里无云,阳光刺得人眼睛睁不开,这时鱼儿都躲到深水中去纳凉了。一方面是深水中凉爽,另一方面是深水中光线弱。

淡水中因鱼种不同,喜欢的光线强度也有所不同。底栖鱼类,如鲫鱼、鲤鱼、鲶鱼、黄颡鱼等喜欢在弱光下嬉游觅食;中上层鱼类,如草鱼、花白鲢,它们适宜在较强的光线下生活摄食;上层鱼类,如鳡鱼等,在强光照射下非常活跃。


夜间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候,白天觅食的鱼十分小心,夜间人类活动少,加之光线暗淡,使鱼的自身安全感增强,因而摄食积极。


天黑之后,强光消失、气温下降,鱼儿从深水区四散游出到溶氧较多、散热较快、饵料丰富的近岸浅水区觅食,此时下钩收获是最适合的时间。

由于夜间鱼儿觅食主要依靠嗅觉,因此避开了钩、线、坠对鱼儿的视觉影响等,所以,在夜间垂钓很符合鱼儿的觅食特点。


在阴雨天垂钓,没有强光照射,光线较弱,正适合鱼类喜暗的规律。虽然此时天气比较凉,但温差小,水温仍然高,鱼在温度相对稳定的状态下,都是贴底觅食。

选择阴雨天钓,即气温比较稳定,日夜温差也比较小,气温、水温、地温也比较稳定,有利于垂钓。夏季阴雨天,气压增高,注入新水,自然的水域水质变得清新爽适,气温、水温下降,光线柔和,鱼儿同样觅食积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