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半生飘泊半生愁 2017-07-16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焦虑的内容创业者,这是近来流行的口头禅。越来越多内容创业者感受到,自媒体红利期已过,移动流量红利消退,商业变现艰难且迷茫。而行业困局与创业逆境叠加,那种感受比失眠更可怕。

以下是作为一名创业者,对已经加入或准备加入或未来可能加入内容创业公司的伙伴,提几个小建议。

加入内容创业公司,你必须明白的6个方面: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做不到这3点,请别轻易吃内容创业的苦。

聚焦一个点,专注垂直下去,在1厘米的宽度上,做出100米的深度。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在回答“乔布斯教给人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时说过的一句话:“纯粹,也是可以成功的”。“纯粹”一词放在创业者、放在产品身上,指的就是“单点突破,极简切入”。

对于内容创业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包袱少且灵活机动。最开始切入一个行业,就要先找到一个点,集中优势挖掘,做到极致。围绕这个点,再在这个行业延伸,形成产品线,最后做成平台,甚至生态,这就是有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这才应该是符合互联网公司的创业成长路径。

如果可以,别再去抢占C端的蛋糕,一个B顶N个C。

身边很多的内容创业者都习惯性选择面向C端,其实想在C端厮杀,难度很大,尽管做C端内容,相对简单。但做B端不一样,因为面向行业、企业、企业家的内容,相对不那么容易,hold住一个Boss跟hold住一个普通的C,对专业深度的要求当然也不同。正因为有一定专业的起步门槛,算是屏蔽了一些竞品。

内容创业的匠心属性与传统行业很接近,多和他们打交道。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虽然极具互联网特色的创业路径与工业时代创业路径恰恰相反,创业逻辑也完全不同——工业化时代讲究的是体系促单品,而互联网时代是单品带体系,但是传统工业追求的匠心营造,与内容创业却有点相似。

试想:在特别垂直的细分市场上,其实竞争对手真不多,或许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孤独的内容创业征途,除非你的定位、方向发生改变,跑道了别人的赛道,或者后续投入不够,让投入更大的人挤进了你的赛道,否则唯一要做的就是坚持。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什么是壁垒?不是技术,不是人脉,也不是资金,这些都不是不可超越的,互联网的世界里认知才是唯一的优势。所以,多和传统企业打交道,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以内容驱动电商,请牢记和流量low电商说拜拜。

最近内容相关的坏消息有点多。7月12日晚,A站和B站上的大量影视内容视频被莫名地从网站上下架。直至A站影视区全部消失,B站外国影视内容变成重灾区,就连《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国产剧也未能幸免。

而在上个月,千万粉丝大号咪蒙被禁言,“风行工作室官微”、“全明星探”、“中国第一狗仔卓伟”、“名侦探赵五儿”、“长春国贸”、“娱乐圈揭秘”等一批娱乐圈流量大号全网被封。于是,有人开始感叹内容创业的冬天来了。

恰恰相反,内容创业的春天还没到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等低层次的欲望,但那些绑着低层次欲望做流量的做法,太low了。事实上这也是短暂的,该和这种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流量模式说拜拜了。无底线的流量,只会宠坏我们这些渴望通过消费内容成长的孩子。如果真正爱我们的观众,就该生产出有温度有营养的内容。

这个时代不再需要虚流量的IP,内容创业同样如此。没有用户忠诚度,不能形成转化的流量价值为O。只有我们回归到增量内容本身,这才是内容创业者最好的时代。

做内容电商?请首先把你打造成一个内容产品。

内容创业3年,我更加坚信这4条逻辑

这两年的内容创业者和前几年发生了很大改变,从非媒体人跨界、草根大号创业者,到现在很多从专业的传统媒体人出来创业,我觉得这是内容创业真正春天的到来。

这也说明内容创业结束了野蛮生长阶段,进入一个相对正常的发展的阶段。对于优秀的媒体人,尤其对擅长做内容产品、文字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和方向。

首先从职业生涯转变成创业生涯,把你自己活成一个公司。因为你才是自己最好的创业产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