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三城记】中篇:挣扎的二线城市

 昵称33534527 2017-07-16

【三十三城记】中篇:挣扎的二线城市

 

重复一下,老蛮版的二线城市有十个,入选标准为东部经济强市以及中西部知名省会。它们分别是(排名分先后):天津、重庆、武汉、杭州、苏州、南京、成都、佛山、西安、长沙。这些城市的共同点是具有完整的工业产业链,并具有较强的吸血性。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些二线城市近年来的经济表现。本文要回答的问题是:在一线城市陷入衰退的时刻,二线城市能否承担起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


(一线城市篇的链接如下:【三十三城记 】一二三线城市经济数据大汇总 “上篇—衰退的一线”


 


GDP



我们同样从最俗套的GDP数据开始,上图给出的是近年来二线城市GDP与全国的数据对比。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充满活力的二线城市确实起到了经济领头羊的作用。这十年间中国的GDP从10.03万亿提升到41.3万亿,提升了312%,而二线城市则从1.23万亿提升到6.2万亿,足足提升了404%。相对应的,二线城市GDP占全国的比值,从12.28%提升到15.02%。这十年固然是我大中国经济的黄金十年,GDP年增速常年保持在20%以上,二线城市们更是普遍光芒万丈,经济年增速恨不得能有30%。

 

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丧失增长性,二线城市经济也逐步陷入了挣扎之中。从2011年到2014年,中国GDP绝对值增幅从18.47%下降到8.19%,而二线城市GDP绝对值增幅也从20.75%下降到9.5%,只不过是略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而已,压倒性的增长优势不再。反应在GDP占比上,只不过微弱提升到15.97%罢了。

 

2015年算是二线城市的扑街之年。这一年全国的GDP绝对值增幅7.0%,而二线城市只剩下6.98%。这个结果还真是令人惊讶。十大二线城市的经济增幅竟然弱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从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优等生,变成了拖后腿的差生。

 

2016年我大中国启动轰轰烈烈的地产去库存运动,并在煤炭钢铁领域启动“供给侧改革”,也就是实施全面的煤钢计划管控。给老百姓加杠杆买房的同时,强行拉高煤钢价格。这算是我大中国给孱弱的经济注入的最后一剂强心针,或者说是兴奋剂。这一年我大中国GDP名义增幅恢复到了7.99%,而二线城市GDP名义增幅挣扎着回到了9.71%,算是勉强超过了全国的经济增速。相对应的,二线城市的GDP占比提升到了16.22%。

 

然而到了2017年,兴奋剂的效果过去了,经济逐渐显露原型。面对越来越庞大的地产泡沫,稍微理智一点的地方政府领导都不寒而栗。一二线城市纷纷启动了酷烈的地产调控,期待着能延迟泡沫破灭的时间。在这种背景之下,2017年一季度,一线城市的GDP占比DUANG的一声就掉到了15.69%,跌回了2012年的水平。至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就让我们拭目以待。老蛮我这个号只要还能存在,就会持续关注接下来的数据演化,并会即时写文章或嘲讽或赞许。嗯,这里顺带说一下,老蛮我最恶心的就是假装理中客了。所有的文字都是主观的,都是有立场有观点的,真正的客观理性是不存在的。老蛮我的任何文字,从来不假装中立,一定是有判断的,文字一定有情感有温度的。老蛮出品,必属精品的最大原因,就在这里。好吧,广告打完了,我们言归正传。

 

以上,这就是二线城市的经济挣扎过程。接下来我们要看的是人口。

 

 


常住人口

鉴于这组数据非常好玩,我决定把所有城市的人口数据全都放出来。见下图。


 

1990年到2000年之间,二线城市并没有发展起来,常住人口占全国的比值只不过从7.44%微弱上升到7.63%。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是二线城市发展的黄金十年,总人口从9658万提升到11556万,增加了1898万,年均增长190万人;人口占比提升到了8.62%,提升了1个百分点。

 

2010年之后伴随着二线城市的经济增速放缓,吸纳人口的能力也在放缓。2016年常住人口总计12372万,相对于2010年增长了816万,年均增长136万。相对于此前十年年均增长190万的人口增幅,现在这种人口增幅已经很凄凉了。我们必须知道的是,一线城市从2010年到2016年的常住人口规模也只不过是从6572万增长到7188万,年均增长也只有103万而已。这样的人口增幅是个什么概念呢?以2015-2016年为例,期间全国一二线城市总常住人口规模从19308万上升到19560万,增长252万。而2015年夏季中国本专科毕业生681万,2016年夏季毕业了704万。我不知道这近1400万毕业生最后去了哪里,又能去哪里。我这里没有统计一二线城市的毕业生人数,有兴趣的可以去算算,统计公报里就有。如果学生们本身就在一二线城市读书,本来就被统计为当地的常住人口,还不需要去争抢那252万个新增的进城机会。但如果他们非要作死,选择了三线城市的学校,那他们就扑街了,他们需要跟农民工一起争夺进城的机会了。呵呵,这么一解读还真是有趣,新时代的进城记,呵呵。

 

此外,这里需要着重指出的,是苏州、佛山和南京这三个城市,年人口增量已经跌到了万位数,增幅已经低于全国人口0.5%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南京2016年只增加了4万人,佛山只增加了3万,苏州甚至只增加了1万人。这意味着考虑到人口出生因素后,这三个城市已经处于完全的人口净流出状态。麻烦的是,这三个城市之中,佛山还稍好一点,苏州和南京的地产泡沫已经膨胀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我在此请执着于在这两地炒楼的二货们都好好想想,就你们加了二、三十倍杠杆买回来的房子,你们打算找谁做接盘侠?在今时今日,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已经普遍缺乏增长性的今天,炒楼的逻辑跟前十年真的一样吗?真的还存在接盘侠吗?

 

 

资金

 

本节我先吐个槽哦,一线城市的数据还好找一点,二线城市的数据我实在是,实在是,眼睛都要找瞎。就下表的数据我花了足足两天来弄。最后放弃了企业存贷款分项数据,只保留了总存贷款和居民存贷款数据,并且无法跟进2017年的数据。所以各位就看到2016年好了。还是先提示,2015年我国存款数据进行了统计口径调整,将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以及同业存款纳入了统计范围,为了增加对比年限,老蛮我根据新的统计口径对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调整。



 二线城市的总存款余额和总贷款余额占全国的比值峰值出现在2010年,分别为16.97%和19.76%。此后就呈现下降趋势。总存款方面在2014年有一次较大的降幅,这当然是由于当年度被纳入统计的同业存款主要发生在一线城市,此后继续稳步下降,到2016年已经下降到了16.31%。总贷款方面则一直均匀下降,到2015年下降到18.6%。2016年,伴随着二线城市房地产泡沫的兴起,居民加大了借债加杠杆幅度,二线城市总贷款占比勉强回升到了18.68%,但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回升。整体来看的话,伴随着人口逐渐丧失增长性,GDP逐渐丧失增长性,二线城市在整体上已经丧失了资金上的聚集能力。

 

居民存贷款从2014年开始统计。此后二线城市居民存款占全国的比值就呈现坚定的下降趋势,从2014年的13.8%下降到2016年的13.4%,没有任何增长迹象。居民贷款占比在房地产泡沫之下有了一点回升,从2014年的15.7%上升到2016年的17.0%。然而在居民存款占比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将这种居民贷款占比的回升视为一种回光返照,一种泡沫破灭前的挣扎罢了。当然,依然有很多搞不清楚状况的二货喜欢拿货币基金和理财出来说事。所以我要再次嘲讽一下他们:要知道虽然货币基金和理财确实没纳入存款,但在整体上这个玩意对二线城市与对全国的影响幅度是一样的,并不会降低二线城市的存款对全国的比值。(好吧考虑到炒楼党的智商都比较低,我相信这段话他们都看不懂,呵呵呵。)

 

而且,虽然我没能搜集到全部十个城市的企业贷款数据,主要是武汉、南京和西安的企业贷款数据实在是找不到,但是从结果上看,二线城市总贷款占比减少的同时居民贷款占比上升,此消彼长的结果就是,二线城市企业贷款占比正在加速下降。一二线城市的企业贷款都在急剧下降,这事与什么金融降杠杆没有一毛钱关系,没理由一二线城市的企业反而降杠杆降在了全国的前列,要降也是东北西北那些个烂城市的烂企业先降。我在这里给出的唯一解释就是:在高房价的侵蚀之下,一二线城市的企业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有大量的企业只能选择停止生产,当然也就没有了借贷需求。

 


 

消费

 


消费数据上二线城市的整体表现比一线城市稍强,毕竟房价还没有涨到天上去,市民还稍微好一点,还有点余钱吃吃喝喝。从2010年到2017年一季度,一线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值从12.59%下降到了10.35%,下降了2.24个百分点,而二线城市的比值,则从14.55%缓慢提升到15.88%,提升了1.33个百分点。这中间还有个0.91(2.24-1.33)需要填补,也不知道是不是能指望三线城市能来填这个空,这个问题我们到三线城市篇再来回答。

 


房地产

 

最后一节,当然是最重要的,二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占比数据,在这里我把所有二线城市的销售额数据全部放了出来。


 从数据上看,2011年到2014年,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事实上处于平衡状态,占全国的比值维持在20%左右。2014年之后占比开始提升,到2016年提升到峰值23.54%。然而从2017年开始,面对着恐怖的房价泡沫,二线城市普遍启动了严苛的地产调控政策,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限签,即便你地产商拿到了预售证,卖了房子,想要去房管部门网签备案?不好意思,不许备案。没有任何理由,总之就是不许备案。网签不了银行就不放按揭款,地产商就实现不了资金回笼。所以今年以来诸多地产商的签约销售数据大增,但是资金面却越来越难紧张,就是这个道理。总而言之,与往年针对炒楼党的调控不一样,今年的地产调控主要是针对地产商,去掐死地产商的现金流。通过网签卡销售现金流的同时,还严控银行的各种地产开发类贷款,比如银行的地产夹层贷款今年就全部停止了。接下来,就看这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是不是会出现最惨烈的双输局面了。当然了,我在这里直接摆明态度,我认为双输是必然的结果。

 

在调控背景之下,二线城市今年1-5月份的商品房销售数据出现了显著下降,占全国的比值下降到22.36%。结合一线城市的商品房销售占比从2016年的14.26%剧烈下降到今年5月的9.97%来看,今年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都在萎缩。萎缩到这些城市的中小型地产商的现金流纷纷断裂的时候,就是地产泡沫的爆灭的时候了。从6月份深圳奥宸关门倒闭的事来看,这一刻也不需要再等多久了。也就是今年下半年的事了。

 

将一二线城市总结起来看的话,2016年, 14个一二线城市,常住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比值14.15%,GDP合计占比27.98%,总贷款合计占比35.95%,最关键的是,商品房销售额合计占比高达37.8%!到今年5月份,一二线城市的商品房销售额合计占比剧烈下降到了32.3%,下降了足足5.5个百分点。曾经引领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二线城市全部出现萎缩,在此前的历次调控中始终保持坚挺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集体出现了显著萎缩。14个城市,占全国房地产市场的份额达到三分之一的城市,出现了整体性市场萎缩。这样的情况,在2010年之后根本就没有发生过,今年乃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必须要再次向这些城市的炒楼党发起质问:你们,到底想清楚了吗?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真的与此前的十几年一样吗?今时今日,还是炒楼的好时机吗?


(发现了笔误和毛刺说一下,下一篇我把一二三线城市汇总起来一起发,然后同时修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