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试季,父母应对孩子成绩单全攻略(超全!覆盖各个年龄阶段)

 礼之初 2017-07-16


   


汇爱家短评



我们说考试是对前一个阶段学习效果的检验,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新的学习阶段的开始。成绩固然重要,但是成绩背后的意义,是比表面分数更重要的部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绩背后的意义……




每年的六月底、七月初,高考、中考、各级各类学校的期末考试成绩陆续出来了,面对孩子们的成绩单,家长们往往比孩子们反应更强烈(我懂你的心情)!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没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整个假期一个家庭的“心情”都要随着成绩单的命运起伏了。


那么到底,作为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回应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是一门学问,更是一桩智慧……(往下全是干货,相信一定可以帮你做更好的父母:)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父母



小学一、二年级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孩子们考试成绩相差不大,只要孩子的语文、算数能考双百,英语能够简单对话能唱英文歌曲,在英语课堂上表现积极,家长们基本上还是比较欣慰的、淡定的,即使孩子有时候考不了满分大部分家长也能接受。也有些家长对成绩很敏感,孩子得了99分都不行,要找出这一分丢在哪里?为了纠正这一分之差的错误,甚至对孩子批评指责,发脾气。殊不知家长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拆毁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孩子缺少学习的兴趣,好的学习习惯自然难以形成。这样会造成孩子提起学习就会紧张,学习这件事没有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感受,学习的结果最终也会越来越差强人意。 实际上,不管孩子考了多少分,这个阶段家长重点要关注的是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是否有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观察孩子在学校是否开心,是否喜欢学校、老师和同学。家长不妨跟孩子聊聊天儿,让孩子讲讲教室里考试时候的场景、人物等,问问孩子考试好不好玩儿?考试跟平时做作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让孩子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家长从中观察孩子的情绪是否是轻松愉悦的,也可以从中找到失分的原因。家长要做的是多表扬孩子学习中的优势,鼓励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让孩子在学习时有个好心情远比成绩更重要。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的父母



小学三、四年级学习任务有了新的要求,内容和难度都有所增加,不少孩子的学习出现不适应,成绩从这个阶段开始波动,同学之间的学习成绩也开始有了差距。家长们发现孩子的学习热情下降、出现各种学习状况,很多家长从这个阶段开始出现着急和焦虑。正所谓三年级是个坎儿。这个阶段,面对孩子的成绩,家长依然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情绪,同时要通过成绩观察孩子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知识学习的漏洞,还是原来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不够不能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孩子学习时情绪是怎样的?不学习时情绪是怎样的?面对没有达到家长预期的成绩单,家长要冷静,不要急于纠错,过多的纠错就会或多或少破坏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跟孩子聊聊学校、聊聊考试,让孩子说说自己考试时的心情和状态。家长要耐心听孩子说,与孩子交流,甚至可以跟孩子聊聊自己学生时代考试时的故事,让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说出自己的困惑,问问孩子:爸爸妈妈怎么做能够支持到你?跟孩子一起找到适应学习要求的具体策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执行的学习计划,一个小目标一个小目标的带着孩子实现,多表扬多鼓励,让孩子有安全感、有成就感,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家庭的温暖,家庭成员之间在高能量状态下互动,孩子情绪稳定,就可以激发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提升和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重新找回学习中美好的体验。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家长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需要智慧的把握。



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父母



当孩子进入小学五、六年级,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孩子的高级智能开始发展,天赋开始显现,孩子们开始聚焦自己的乐趣所在,尝试有一些成果出现。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同时孩子开始进入青春前期,很多父母发现孩子不好管了,原来很听话的孩子现在开始逆反不听话了,甚至有的孩子已经开始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这个阶段,因为孩子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感兴趣的关注点,对学校功课的学习兴趣减弱或丧失,孩子们的学习状况呈现多样化,有些孩子出现厌学,同学之间学习成绩进一步分化。到了这个阶段,很多家长为孩子的学习状态着急上火,更为孩子的学习成绩焦虑抓狂,以前管理孩子学习的方式方法已经不管用了,与孩子的交流也已经力不从心。这个阶段家长要关注和聚焦在孩子的学习动力上,考试成绩的背后是孩子的天赋、学习的动力以及学习的成果。9—10岁是挖掘孩子天赋的关键时期(天赋就是孩子在某一个方面稍微用点心就可以做得好,是强项),一般孩子的天赋都包含在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家长要努力准确找到孩子的天赋所在。找到了孩子的天赋就找到了孩子学习动力的源点。。在孩子的天赋上下功夫,扬长避短,从天赋角度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在有动力的前提下还要有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实现,在此基础上孩子的学习成绩才能提升。



初中生的父母



初中阶段,孩子从小学生变成了初中生,身份有了变化,学习科目进一步增多,学习方式和学习要求都有了新的提升。大多数孩子需要两到三个月的适应和过度,有的孩子需要一个学期或更长的时间适应。往往初中入学后的考试和期中考试成绩会让很多孩子自己发生困惑,也让家长们着急。好不容易适应。初一,初二物理课、初三化学课的增加,又让很多孩子再度陷入重新适应中。整体学习成绩的下降、各科学习的偏科和不平衡,都让孩子压力上升,也让家长焦虑不安。初中阶段孩子普遍进入青春期,自主意识、自我认知、各方面能力突飞猛进的发展,生理、心理发育有了新的突破,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神经丛的重新剪辑、梳理和搭建,都使孩子们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让很多家长措手不及,无以应对。这个阶段,考试成绩的背后,意味着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建立的情况。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开始发展和具备自省能力,每一次面对考试成绩孩子都会对自己有所认知和自省。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切忌简单粗暴的说教,家长如果自己不学习不成长,也无法跟孩子就成绩问题进行对话。父母要做的就是在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在更多人文素养、知识面、更多领域,站在比孩子更高的层面上,支持孩子的精神成长,用精神成长启动孩子的学习内动力。父母要经常问孩子“你未来想做什么?你对你的未来有什么设想?”引发孩子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和憧憬,当孩子不断地对未来有期待和憧憬,就有了动力的引擎。同时,还要经常问孩子:“你未来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生命的价值是什么?”引领孩子找寻自己的身份定位,引发孩子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关注自己的内在需求,思考自己究竟要什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是内在动力贮备的过程。经过这样一连串的发问,孩子人生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清晰,当孩子的人生目标清晰了,他就会为自己的目标实现而开始行动,孩子的生命动力系统就重建成功并启动,孩子的学习动力自然启动。这个时候孩子就有能力发展出与学习动力相匹配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



面对孩子的中考成绩单



 中考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结束,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次重大的选择和分化。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是三年后高考的预演,或许是另一种人生道路的开端。面对中考,面对基本可以预知的成绩,家长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支持孩子勇敢的面对这场人生选择,为自己未来的路做好准备。只要孩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了,无论成绩如何,都是对自己负责和担当,都是一场人生的经历和体验。父母要向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爱、接纳和期待,这是父母此时给孩子最好的支持。




高中生的父母



经历了初中阶段的摸索,经历了中考的锻炼,进入高中的孩子们的发展表现得“相对平稳”,学习能力进入一个稳步发展时期,学习中有更多的自主性和掌控力。这个时候父母对孩子学习上、成绩上的管教已经基本失效。这个阶段,父母要关注的依然是孩子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全然接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偏差和失误,多跟孩子就共同关注的话题或者学习方向进行探讨,激发孩子提升学习动力和能力,做孩子精神上的导师、学习上的同学、生活中的朋友,为迎接高考做好准备。



面对孩子的高考成绩单




高考时,很多孩子已经满18岁了,到了成人的阶段。出生时带来的18枚金币已经完全在自己手中,这意味着未来的路上你要为自己负责。高考是人生又一次全身心的投入,是人生新的起点,高考成绩是对过去12年学习的总结,也是未来学习的基础,高考成绩的高低奠定了孩子们不同的机遇。面对孩子的高考成绩,父母要做的就是恭喜孩子们有了高考这样的人生经历,祝福孩子们未来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上什么大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大学里要实现什么目标、达成什么成果。这才是进入大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大学阶段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且行且珍惜。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与大学失之交臂,也没有关系,做父母的要全部接纳,未来的路很长,还有很多的机会学习深造,生活中的学习无处不在。无论做什么、无论身在何方,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与是否在课堂、在学校没有关系。


所有的经历都是未来的财富,任何阶段的任何考试,探求成绩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远比关注分数本身更重要。




-作者-


张昉,汇爱家专职讲师,具有丰富的公众授课和个案咨询经验. 20年资深主编、媒体人,连续十年搜狐焦点资深版主、意见领袖及风云人物. 非常注重自身的专修,近年来在神经语言学、国际教练学、量子场域、卓越领导力等多方学科中,都取得了卓越的学习成果。通过发表相关文章及线上、线下授课,积极传播汇爱家感育思想,支持了众多家长的成长和家庭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