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派”的极致,撞水撞粉花鸟画

 xdd响当当 2017-07-16

 居巢与居廉在近代岭南画坛的地位

  居巢、居廉是19世纪中后期广东画坛的两位重要画家,居巢长居廉十七岁。以撞水、撞粉法绘花鸟草虫著称,自成“居派”。其影响力持续影响岭南画坛半个多世纪。在20世纪初,居派的绘画风格更是成为了当时岭南的主流画风。他们的作品在当时广州就获得很高的评价,在市场上就有 “尺幅兼金,人争购之”的盛誉。

  

  《瓜藕》 居廉 19世纪70年代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居派” 的“撞水撞粉 ”绘画内容

  其实,“居派”在技法上并未青出于蓝,但胜在题材上能突破传统所限,丰富多样。种类涉及花卉、蔬果、竹木、昆虫、禽鸟、家畜、水族等(这一点和其后的齐白石的绘画内容有点相似),画当时很多画家从来没画过的主题。眼之所到,笔便能到,无物不写,无奇不写,皆涉笔成趣。

  居巢与居廉作品欣赏

  

  《采花归(莲叶、锦葵、山茶花、玉簪、萱草、夜合等)》 居廉 1897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居泒”在技法上主要延续明清两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工写结合的新画风,并进一步发展了没骨法。表现内容诸如月饼、角黍、火腿、腊鸭、江瑶柱、粽子、猪肉等常见而不经意的东西均能入画,

  

  《夜合》 居巢 1851—1861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双鹭图》 居巢 1836—1864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注重水的运用,以湿笔为主,色中用水,水中用色,使色与水浑然一体。点花粉笔带脂,点后复染,点染同用。这就是居巢创造的撞水撞粉技法特点。

  

  《荔枝》 居巢 185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居巢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他的作品富有诗般意境,诗情与画意在其高超的写实技艺下到达了和谐统一,亦由此传递出一份文人宁静、雅致、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鬼灯笼、鬼箭羽》 居廉 1856—1864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南瓜花·螽斯》 居廉 187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他笔下的岭南田园风光和物产,处处尽露野趣生机,亦是画家在乡间纯朴生活的真实写照,作品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较其兄的文雅画风,另有一种纯真可爱之趣。

  

  《长萼堇菜》 居廉 1856—1864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撞水法在画花叶时,在墨色干与未干之际,注入少许的水,花叶的边沿带有轻微的轮廓线,色、墨有丰富的浓淡变化,有阴阳向背。

  

  《琼花·蝴蝶》 居廉 187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而撞粉法则先施薄粉,再注水少许,将纸稍倾斜,粉色一边厚,一边薄,产生富实感的凹凸效果。

  

  《光清香藤·螳螂》 居廉 187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而居廉作品的气格离文人画远甚。所幸是居廉写生尤勤,虽然不擅作诗,但对自然感受力却很强,为人性情纯朴天真,对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兴致勃勃,常常以日常所见入画,

  

  《锈球花》 居廉

  颜色调的饱和一点,先用一种颜色画上去,然后紧接着用其他颜色点上去然后混合形成用笔图像。

  

  《夜来香·黄蜂》 居廉 187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这种技法创造出的鲜润透明的效果,特别适合于表现岭南明丽阳光下,带着清晨露水,映着斑驳光影下的花果鱼虫,使笔下物象具有光感、质感和空间感。

  

  《尖齿臭茉莉·蝉》 居廉 1873年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在拿捏用水、用色、用粉分寸总恰到好处,妙在有意无意间,似非刻意经营。

  

  《葡萄》 居廉

  

  《螳螂捕蝉》 居廉

  岭南画派在近现代中国传统国画中是“革命派”,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陈树人均是居氏的门徒学生。他们在绘画技术上也一反传统的勾勒法,採用没骨法和摘水撞粉的技法、融合中西绘画之长,以力求表现自然物象的真实,从而创作出独具表现风格的崭新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品欣赏

  

  《海棠黄鹂》局部

  海棠花开的季节,用撞粉渲出了粉色花朵的妩媚。

  

  《海棠黄鹂》局部

  画面花色的柔软,也可以让我们看到笔墨痕迹里的水或者粉,进而产生了虚实前后特殊的空间效果。

  

  《海棠黄鹂》局部

  在刚画上的墨色上加大量的水或者粉,使之相冲,产生特殊晕化痕迹。

  

  《海棠黄鹂》 龚文桢 绢本设色 尺寸:100x100cm

  半工意的绘画手法,结合撞水撞粉技法的作品。花朵以色作骨,以色代墨,淡化勾勒或不用墨线,枝叶简单勾线、淡墨沿结构晕染,画面立体感较强色泽鲜明,作者充分表现了在春天的海棠花开明媚气息。

  岭南画派提倡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将日本画法与传统的撞水、撞粉法和没骨法相糅合,创造出了这种雄劲奔放、具有时代感的新风格。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审美心理的变更和艺术家对的再认识,中国画的色彩已经不局限于单纯的“随类赋彩”、“以墨为彩”,色彩语言在不断地以新的姿态展现着生机无限的面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