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从哪儿来的

 崔晓贵在写稿子 2017-07-16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在朦胧之中的某一天会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妈妈,我说从哪儿来的?

回答可就是太丰富了,有回答是天使送给妈妈的,有回答是从树旁的小洞里捡来的,有回答是从垃圾堆边捡来的,五花八门。

阳阳问他妈妈这个问题的时候,孩子妈妈回答得很直接干脆,说你是妈妈生的。并且将衣服拉上来,露出剖腹产的疤痕让孩子看。孩子看到妈妈肚子上的伤疤,觉得妈妈很伟大,孩子用他的小手在妈妈 的伤疤上来回的抚摸,边摸边问,妈妈还疼吗?孩子还趴到妈妈的肚子上,将头贴着妈妈的伤疤,若有所思的思考着什么。

孩子问自己是从哪儿来的时候,就是自我意识的苏醒的开始。在这之前,他没有意识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而是认为他就是妈妈的一部分,只是本能的吃饭、睡觉、让妈妈照顾。当他发现他和妈妈有区别时,他发现他和妈妈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可以各自吃饭,可以各自走路。

但是,马上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他,既然他和妈妈是不同的个体,那么,他是谁?他从哪儿来的?他需要为这个问题去寻找答案,这就是他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他需要为自己的这个问题寻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这个解释要帮助他获得自我意识的满足,获得安全感和信心,还有要获得一种归属感。

当妈妈告诉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这个时候,孩子就确定了他和妈妈建立的这个关系是稳定牢固的,他是从妈妈身体上分离出来的属于妈妈的一部分,这就为孩子获得了明确的归属感,也就获得了安全感和信心。

但是如果妈妈告诉孩子是从其他地方来的,那孩子就会判断认为自己不是妈妈的一部分,他和妈妈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关系中,他随时有可能和妈妈断掉这层关系,这就会让孩子的归属感发生错觉,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和信心。

在确定了自己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这间事情之后,儿子好像突然之间解决了一件大事一样。带着欢笑,儿子又问了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情。妈妈又告诉儿子,说他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了十个月,之后就从这个伤疤处出来了。

妈妈告诉儿子,他刚出来的时候有多大,出来之后就哇哇哇哇的哭,还两个小手到处抓,一双小腿到处蹬,可爱极了。又讲到儿子的成长过程的很多事情,儿子听得津津有味,仿佛在追忆自己的根,而且不停的发问,害怕漏掉了哪一个细节。

孩子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这件事情非常重要,这是孩子婴儿心态的正式结束,也是孩子幼儿时期的正式开始。这也是第一次孩子在生理上发问他是从哪儿来的之后的时间里,孩子还会多次的问到这个问题:我说从哪儿来的只不过以后的问题更多的是从心灵上来发问了。

在第一次孩子确定了他是从哪儿来了之后,儿子就快乐放心的开始了他的幼儿时期的生活,之后进入幼儿园。三年快乐愉悦的幼儿园之后,儿子进入了小学阶段。

进入小学阶段后,面对每天要学习的功课,面对必须要掌握的知识,面对妈妈开始严厉的要求,儿子再次陷入了迷茫: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孩子常常会在和妈妈发生冲突之后,从嘴里、从心里发出这样的疑问: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妈妈已经不能再简单的捞起衣服,露出肚子上的伤疤,然后告诉孩子,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了。妈妈需要从嘴上、从行动上、从心灵上告诉孩子:孩子你是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的,孩子你是从妈妈的灵魂里来的。这是一个母亲和孩子在身体和心灵上不断发问不断回答的漫长过程,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孩子真正的长大成人。

在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孩子在房间里写作业,过来很久他妈妈走进房间去看,发现孩子还没有动笔。于是就生气的要将孩子的课本收进书包,并说:“今天不写了,等明天上课你自己去给老师解释吧。”

孩子很着急,一边护着课本,不让妈妈收走,一边说:“我要写作业。”

妈妈说:“就是不让你写了。同时一边假装去抢孩子的课本。”

孩子搞急了,护着课本说:“妈妈你不能收我的课本,我是你儿子呀。”

妈妈说:“你不是我儿子。”

儿子说:“我就是你儿子呀,妈妈你难道不认识我了?”

妈妈说:“我就不认识你。”

孩子着急了,大声的喊道:“爸爸快来,妈妈不认识我了。”

于是,我走进了孩子的房间,来帮他们化解冲突。

孩子看见我进来,就像看到救星一样,马上给我说:“爸爸,你快给妈妈说,说我是你们的儿子,妈妈不认识我了。”

我马上说:“是的,阳阳是我们的儿子。”

之后,我知道了原来是孩子没有写作业,所以妈妈生气。我就给孩子说:“这样吧,爸爸来和阳阳一起做,看到底是因为不会还是因为分心,才会这样久了都没有完成作业,好吗?”

孩子同意了我的建议,妈妈也同意了我的建议。那次的作业就这样由我和孩子一起去完成了。

这是孩子和妈妈发生的系列冲突中的一次。在这样的冲突中,孩子都会在内心闪过:我是从哪儿来的。但是,每一次闪过,孩子都能马上肯定,他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也正是有了这些肯定的认识,在每一次的冲突之后,孩子和妈妈都能快速的和好,并相互的原谅。在和好和相互原谅的过程中,彼此又达到了妥协,将学习向前推进一步。

在孩子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阶段,妈妈时常的告诉孩子,你们班上的女同学和妈妈都是女人,妈妈的身体和她们的身体是一样的。通过这种时常的交流,让孩子对于异性不抱有神秘感。当孩子发现和女同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就会回家马上问妈妈,妈妈也会马上回答孩子的问题。

孩子和妈妈还时常的讨论班上的女同学和学校的女同学的优点,有时候还讨论她们的缺点。讨论哪些优点是让人很好相处的,哪些缺点是让人难以相处的。妈妈还时常的告诉孩子怎样与女同学相处,对于自己选择要去结婚的对象,要注重对方的性格要和善,要有礼貌,要像妈妈一样会做家务,能持家;不能去找那种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大小姐脾气的女生,不能持家的也不能找。孩子也会把他自己理解的对女生的认识告诉妈妈。

到了高年级,孩子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当我们发现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和孩子探讨了这方面的事情。

我说:“阳阳长大了,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爸爸也经历过阳阳这样的经历,爸爸也是从小过来的,爸爸在阳阳这个阶段,也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了。所以,当阳阳发现自己和以前不一样的时候,这种反应是正常的,说明我们阳阳长大了。”

孩子听了我的这番话,内心的迷茫和某种不安很快就消失了,就开始慢慢和我讨论起他的变化,还向我提了很多问题。到了最后,他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知识,变得兴致勃勃起来。

我告诉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男孩子会发现女孩子的身材发生了变化,也变得非常敏感了。男孩子对女孩子的变化会产生好奇。同时,男孩子的身体也有了变化,不但长高了,而且身体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男孩子早上起来的时候,会发现小鸡鸡很大很硬,还会有些心理上的变化,这都是正常的反应。如果没有这样的变化和反应,那爸爸妈妈就要着急了。

我接着告诉孩子,再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在睡觉的时候出现遗精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爸爸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这就标志着我们阳阳已经从儿童向少年的方向前进了,这是一个成长的进步。

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孩子也知道了这些知识,也对自己的这些身体变化不再迷茫,也不再觉得这些变化是有某种罪恶化的羞耻感了,而是明白这是一种成长的收获和成果,而且还把自己的变化体验告诉了我,讲得很生动也很具体,还非常自豪。

我们和孩子的这些沟通交流,其实也是在回答着孩子那迷茫之中的这个问题:我是从哪儿来的?家长用语言用行动正确的回答孩子的这个问题,将一步步的把孩子带着走过少年的迷茫期,增强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信心,使孩子不在这迷茫期里迷失方向。

因为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所以妈妈从身体上对孩子负责。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注重孩子的身体锻炼,从小就让孩子和小朋友经常嬉笑、追逐,在玩耍中锻炼身体。当孩子上了小学,就让孩子学跳街舞、学跆拳道,还经常带着孩子到玄武湖走湖。当孩子有时候想偷懒不锻炼的时候,妈妈会告诉孩说,你是妈妈生的,所以妈妈要对你负责,要让你有个好身体。就这样,孩子收到了妈妈的信息,又跟着去锻炼了,街舞也是在这样的信息的支持下坚持了下来。

因为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所以妈妈从灵魂上对孩子负责。妈妈告诉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去拿,在超市拿了东西要去付钱,妈妈还告诉孩子要善待小动物,妈妈还告诉孩子要对人和善有礼貌,妈妈还告诉孩子当遇到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伸出援助之手。所以,有一次当孩子们在上课时,因为有一位小朋友在课堂上违反纪律,被老师处罚了。下了课之后,孩子会想着找到另外一个同学一起去找老师,去为这位受罚的同学向老师求情,请老师再原谅这位同学一次。其实老师也没有真的要处罚那位同学,只是要他知道懂得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当看着两位小朋友这样幼稚真诚善良的小脸,老师也心软了,也有一种为自己的两个学生的善良和勇气而欣慰、自豪,同意了两个孩子的请求。

当孩子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他妈妈开始给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孩子是从妈妈肚子里来的,但是你只是借助了妈妈肚子来到这个世上。你属于我们,但你更属于你自己。你从我们这里获得爱和安全,但是你却要自由的飞翔。我们可以帮助你,但我们却不能约束你。我们会和你一起成长,但你会很快的超过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