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国外籍军团被黑最惨的一次,一张巧嘴骗走友军10吨黄金?

 cat1208 2017-07-16


法国外籍军团永不投降!他们选择以5人之力灭掉德军,然后将60亿中饱私囊!



说起法国的战争片,我想许多军迷最先想到的,应该是经典的《虎口脱险》吧。


▲从小到大看了无数遍的经典!

 

的确,在上个世纪60年代,《虎口脱险》无论是成本还是票房,都充分说明了它的成功:1400万法郎的成本,在当时是其他电影的三倍!1700万的观影人次,让其保持了41年的法国电影票房冠军!


▲这个经典的镜头大家都忘不掉吧!

 

《虎口脱险》之所以如此的叫好又叫座,以至于成为一代经典,是有众多原因的:战争背景让战后的法国人感同身受、浪漫主义的喜剧让大家忍俊不禁、靠谱的实景拍摄、还有相对完善的服装和道具考证(特别是武器装备)、再加上几位大师级主演的倾情出演,这片子想不火都难!


▲搞笑归搞笑,片子还是抗德主旋律

 

然而,以文艺片见长的法国电影,并不都那么的“上道”,同样也会有很多离经叛道的作品出现。比如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劫后黄金梦》


▲浓浓的文艺风

 

这是一部上映于1984年的电影…讲道理,画面水平看着和66年的《虎口脱险》没啥区别…由此足可见,这是一部小成本的战争片。


▲和《虎口脱险》一样

该片曾经被中国引进过!

有上译优秀的配音加分!

 

前排提醒:如果你是一个重度圣母癌患者,或者对讨论人物好坏有着近乎疯狂的执着,请现在就关掉这篇推荐,因为本剧全程在为我们诠释什么叫——可爱而迷人的反派角色!


▲咳咳…并不是这三个…

 

故事发生在1943年北非战役期间的法属突尼斯的古苏尔(ksour)。这里曾经是古代王朝的军事要塞,有成片的历史遗迹。


▲机智的德军就率先抢夺了这些堡垒

 

两辆卡车载着三十多位法国外籍军团的士兵来到此地。当然他们不是像《夺宝奇兵》中的印第安纳·琼斯一样是来发掘什么古代宝藏的。因为宝藏就在他们眼前:这里法国银行的金库里有价值60亿法郎的黄金!他们负责将这些黄金运还给自由法国政府。

 

▲人还挺多的…


60亿法郎在当时是个什么概念?事实上,绵延数百公里的马奇诺防线的总成本恰好是60亿法郎……


▲不仅仅是工事的成本,而是包括武器、

医院、发电厂、工厂等的总成本!


护送巨款的任务为什么只交给了一个排的外籍军团?看来已经“亡国”的法兰西是真的没有人了…


▲外籍军团的战士们还在北非战斗

 

或许有人说,一定是外籍军团战斗力贼猛的原因吧?然而,电影却给我们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一个排的外籍军团,竟然在2分钟内被德军全灭了


▲论自黑我只服法国人!

 

这就很尴尬了,德国人看来也不知道黄金的事情,他们单纯就是恰好遇到了来运黄金的法国人,因为他们完全没有运走黄金的意思…


▲拿着巨大望远镜暗中观察的德军军官

他是不是给牙膏做过代言…

 

事实上,外籍军团并没有全灭。还剩下来了几个幸存者。按着套路,这恐怕就是我们的主角组了吧:

 

里面有满腹鬼点子的男主角奥卡尼勒中士;


▲一个经典的法国人造型


▲饰演他的让-保罗·贝尔蒙多

被法国人戏称为:最丑陋的美男子


也有为人正直,但不善言辞的老军士长马乌扎尔;

 

▲我们应该继续执行任务

不怕死的跟我去!


有胆小但富有正义感的炮兵下士贝拉尔;


▲炮兵技术堪比炸掉坂田指挥部的柱子

缺点是上战场就“拉稀”…

 

然而,放在这群士兵面前的主要敌人真的是德国的埋伏么?


▲这德军的死法我能笑一整天!

这扎的位置…不太对啊…

 

比枪炮更可怕的,恐怕就是人心了吧!心怀鬼胎的奥卡尼勒中士竟然想趁着国难,将巨额黄金据为己有!


▲满面笑容的用枪指着战友

其心可诛啊!

 

他用尽一切办法,拉拢一切势力,来达成目的:他拉拢残存的队友,用大炮消灭德军;


▲他本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官

他鼓励贝拉尔开炮的时候十分用心!

 

拉拢同样心怀鬼胎的银行经理的夫人,许诺与其私奔。上演“带着60亿和小姨子跑了”的戏码;


▲配图只能到这了

再往后小孩子就不能看了!

 

甚至里应外合,勾结同样爱财的德军装甲兵少校,企图用坦克将黄金运走;


▲等等!这是德军坦克?!


然而,谁都想个人独占黄金!他们在变幻莫测的北非战场上,上演了一出出背叛和投诚好戏!


▲好吧,这就是法国战后的AMX-13坦克

一点妆都不化就想装成得军坦克…

太没有诚意了吧!


▲一张图告诉你随地大小便的危害

银行经理素质太差了!_(:3」∠)_

 

然而,最后还是免不了落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法军二战要有这阵势

何愁解放不了祖国!

 

电影中,运金法军几乎被全灭,印象中二战“一触即溃”的法军不是早该投降了?其实胆小的炮兵下士贝拉尔也考虑过投降的问题,但是性格最为“卑劣的”奥卡尼勒中士却这么回答了他:


“我喜欢这个主意,很可惜在外籍军团不能这样。那是在喀麦隆,1863年4月30日…”

 

这段有点摸不着头脑的话,让军武菌起了兴趣:法外为何不能投降呢?这背后还有一场惨烈的战役!


▲法国投降后悲伤的法国市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