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功是什么?”终于真相大白

 道乃智能 2017-07-16

我们在武侠小说或者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场景,某某大侠抓住别人,一运内力,那人就口吐鲜血,身受重伤;或者手臂轻轻一挥,就能开碑裂石,伤人于无形。要是两个武功差不多的高手对决,获胜的往往都是内力深厚的那个人。

“内功是什么?”终于真相大白

我国传统文化深厚,佐以其中的气功、八卦、暗器以及各种武术,再加上三山五岳、五湖四海的地名,创造出无数武林派别,如“华山派”、“侠客岛”等,构建出一个让人热血沸腾、心驰神往的武侠世界。

这个世界里的很多东西都是无中生有,或者移花接木而来的,其逼真程度足以以假乱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内功,或者说内力。

内功究竟存不存在?

相信千千万万的武侠迷心中都有这个疑惑。

说内功之前首先说说气功。虽然武侠小说中很多把内功气功合为一体,但笔者认为,内功和气功是两个不同的事物。

气功是50年代刘贵珍创造的一个名词,他在<气功疗法实践>写到:“‘气功’这个词概括了静坐、吐呐、导引、内功等修练方法。”“古代流传下来的导引法、内养功、吐呐法、内功、深呼吸、静坐呼吸养生法等,虽然名称不同,均属于气功之前身。”也就是说气功历史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它是现代人根据中国古代传统养生功、丹道而创造出来的。其功用及宗旨即是:活气,活血,增强体能。起到增强体内的免疫能力及抵抗能力,也可以说,防御能力(如:铁布衫又被视为硬气功),等等,最后达延年益寿的好处。

可是我们所理解的内功的作用却是增强武技、增加杀伤力,甚至获得一些不可思议的能力,比如轻功,比如隔山打牛等,而武技的出现肯定不止这短短的几十年。更何况内功的说法早在清代就出现了,清代郎琊人王南溪整理注释《内功四经》并传于世,此书自南溪之徒宗景房公开后,数百年间影响甚微,鲜为人知。后来此书流入形意门中,而促成宋氏形意之名震武林,至此才书因拳显、名因人重,《内功四经》才真正成了'内功圣经'。

现附《内功四经》原文一段: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行气滚滚;井池双穴,了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龟尾升气,丹田练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既明脉络,次观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平而正,足坚而稳,膝屈而伸,裆深而藏,肋平而张。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坐或立,吸气于喉,发意送下,渐至底收。升的升路,肋骨齐举;降的降所,气吞俞口。

既明气窍,再详劲诀:通、透、穿、贴、松、悍、合、坚。曰通,劲之顺也;曰透,劲之速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曰松,劲之涣也;曰悍,劲之萃也;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转也。

能不能看懂?这段文字玄之又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一千个人能理解成一千种意思,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意思,这也是为什么内功并没有一种规范正确的解释的原因。

但是我们可以从它的功能来分析。气功宣传的理念是增强体能,延年益寿,我们可以认为气功的功能就是养生。内功多为武人修炼,它的功能是配合武技,并增加武技的杀伤力。那么,内功很有可能就是各种武技的秘密修炼方法,比如铁砂掌,从最初的打磨手掌、拭药、敛气,到后来的煅筋骨、招式、运气力。这些都是其独有的练法和打法理念,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内功心法”了。

只不过大部分武技并不为人所知,或者因为修炼方法的失传,导致内功成了一种十分神秘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小说和影视剧来了解,来想象,于是脑补出了各种神功大法,各种神奇武功。

总之,内功绝不如小说影视剧中那么神奇,世上也没有轻轻一按就能让人吐血重伤的内力。但是很多武技的修炼方法是真真实实存在的,这些独特的锻炼筋骨、运力方法,就是我们口中的内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