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的秘史

 邮币卡365 2017-07-16

中国第一枚邮票——“大龙邮票”的秘史

CC收藏俱乐部 07-15 11:11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使用的通信手段是邮驿。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王朝在宁夏境内设置邮驿机,任命传邮驿臣,开驿道、建驿站、备车马,藉以传递公文。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开办“大清邮政”。但是邮驿大多是为官府服务。民间只能托人带信。

在民朝永乐年间,中国出现了“民信局”,专门经营民间私人邮件。

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后,英国率先在香港殖民地设立邮局,德国、日本、法国、俄国等列强纷纷效仿。这些邮局现在我们称之为“客邮”。

在客邮存在的同时,各地还出现了“书信馆”。

1865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了中国第一套邮票,图案是龙,称为“上海工部大龙”。这虽然是中国最早的邮票,但它不是清政府发行的,因此不能算正式邮票。发行邮票的书信馆有:上海、镇江、芜湖、重庆、福州等。书信馆发行的邮票,称为“商埠邮票”。

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内,上海海关造册处当年即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发行,邮票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橘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第一套正式邮票,集邮界习惯称为“海关大龙”,简称“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雕刻家用手工逐枚刻制,由于进口纸张不同的缘故,分三次印刷发行。第一次1878年发行,因用硬性半透明薄纸,称为“薄纸大龙”;第二次于1882年发行,因排版时每枚邮票之间的距离稍大,票幅比第一次的纵横各宽出2毫米,称为“阔边大龙”,其中5分银未使用过的新票极少见,25枚的全张新票存世仅一张,是中国早期邮票最著名的孤品。

第三次于1883年发行。纸质比前两次都厚一些,通称“厚纸大龙”,因打孔机的缘故,打出来的齿孔有光齿和毛齿两种,光齿的又称“厚纸光齿大龙”,邮票齿孔周边带有纤维毛的称“厚纸毛齿大龙”。邮票、大龙邮票后由于铜模损坏,没有再印大龙邮票,又因其是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因此在邮票发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

1878--1896年是海关邮政时期,共发行了大龙、小龙、万寿 三大种邮票。

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开设国家邮政,摆脱了中国邮政完全受外国人统治的局面。改用银元为单位。由于新票还未印出,所以就用小龙票加盖银元单位,后用新印的万寿票加盖银元单位。但还是不够用,于是就用一种大清朝的红色印花税票加盖银元单位,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红印花加盖”邮票。

邮票有着自身的历史性,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时间刻度。如今,邮件寄信的方式逐渐被电子通讯替代,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邮票的收藏,不管是用来纪念历史节点,或是作为投资藏品,都是一种怀古的情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