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查查养娃记:妈妈你不说,我怎么能知道?我们以为是常识于孩子却是新知识所以要说

 惰性气体又一年 2017-07-16

  功能介绍 微蔻是魏蔻蔻定居荷兰自办的原创微刊,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和思维差异,讲述跨国情感及家庭文化的碰撞,描绘欧洲皇室风云,评论欧美医药企业形态。
  蔻蔻Says
  跟孩子说话,除了交心,更要说清!
  清楚地表达我们的心思意图,想法思维,让孩子理解我们,而不是用“情绪叫嚣”!
  我喜欢这篇文章里查查分享的所有故事。
  的确,有什么,不妨都和孩子说说!
  妈妈你不说,我怎么能知道?
  查查养娃记
  文/查查
  窗户外面的雨稀稀拉拉地下了一整天,到了孩子们睡醒了下午觉还是没有停。
  在屋里憋了太长时间,实在找不出什么新的游戏了,我决定带孩子们在雨里散会步。走到门口,把女儿Rebecca的雨鞋和大衣从架子上面拿下来,叫她过来穿,我就去找自己的雨衣了。
  女儿和我前后脚出门,在雨里散着步,没过几分钟,就看见Rebecca变得不自然起来,走得一瘸一拐的;再仔细一看,她根本就没有穿我给她从架子上拿下来的雨鞋,而是踏着她平日里的最喜欢的那双布鞋,已经半湿了,弄得她很不舒服。
  我们只好掉头回家,去换穿她的雨鞋,有点不愉快。路上我问她:“Rebecca啊,外面在下雨,你不知道应该穿雨鞋吗?“
  她回答说:“妈妈,你不告诉我,我怎么能知道?”
  听了Rebecca的话,我琢磨了一晌,觉得她说得确实没错:我不说,孩子怎么知道?
  我不说,是因为我觉得这是常识,但对我是常识的事情,对孩子却是知识;我不言传身教,光想让她自己领会其中的意义,不免有些勉为其难。
  生活中的大部分,对于成人来说都是重复性的,连意识都不用意识到,就做了,至于如何做的,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完全不用去顾及。但对于孩子,一切都是新的,很多因果逻辑还没有形成,很多习惯做法也没有养成,而这些的形成与养成都要靠家长的解答和诠释。
  这不是孩子学不学的问题,是我们教不教,说不说的问题。
  我靠在沙发上看书,不过半个小时,就被Rebecca问了不下10个为什么了。离上一个问题间隔还不到两分钟,她又发问了。
  Rebecca:妈妈,今天是星期几?
  我:星期三。
  Rebecca:为什么是星期三。
  我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冲她大声道:不为什么,星期三就是星期三,哪里来的为什么?
  Rebecca很镇定地看着我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大声喊?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用力整理了思绪,理清了脉路后说:因为我想看书,而你不停的问我问题,我受不了了,就用喊表达我烦躁的情绪。
  Rebecca惊讶的说:妈妈,你原来不想和我说话啊!那你告诉我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我不跟你说话了,等你看完书了,告诉我,我再来。
  这之后我哪里还看的进去书,只是在脑海里不停的反思哪里出岔子了。
  Rebecca说的对,我不告诉她我的情绪和想法,她怎么能知道?难道我是想让一个孩子察言观色,看透我的心意吗?这也太傻了吧!就是这么傻的事情,我却经常做:不告诉她我很累了,只是拒绝和她玩捉迷藏;不告诉她我很着急赶时间,只是不停的抱怨她慢;不告诉她我心情不好需要一点时间,只是自己一个人会卧房去锁上门。
  我如果不做表率把感情表达出来,怎能期望孩子看出我的感受并迁就我的心情呢?孩子的情感其实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孩子有强大的同理心和感知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有持有度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感受,敞开心扉, 在传递各种感情的同时,教孩子表达感受,交流想法。
  我有一位朋友,她孩子已经三岁半了,晚上睡觉还是戴着尿裤,她为此有点犯愁,因为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问她是不是跟孩子谈过这件事,她回答说 “当然没有,和她谈这个会有什么用?” 我就建议她试试。
  她真的试了,结果完全出乎意料:孩子根本不知道晚上睡觉可以不用戴尿裤,而且说 “妈妈,你可以告诉我要如何做,晚上才不用戴尿裤吗?”
  她给孩子解释了晚上被尿憋醒是什么感受;还有如何自己开灯,下床,如何去厕所,如何再回到床上,盖上被子睡觉。让后两个人一起演示了好几遍,就像做游戏一样。
  前几个夜晚,孩子不小心尿了床,妈妈安抚了孩子,给予了鼓励;后来的几个夜晚,孩子在妈妈的帮助下成功地去了厕所;再后来,孩子可以自己开灯下床去厕所了。不到三个星期,夜尿裤便成为历史了,孩子很为自己骄傲,妈妈告诉我的时候也成就感满满的。我也非常替她们高兴。
  高兴之余,我禁不住想如果这位朋友早半年跟孩子谈夜尿裤的事情,会不会妈妈就不用犯愁,孩子也能早些脱掉尿裤?
  我们回避和孩子谈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做了 “孩子肯定听不明白” 的假设,这有失公平。更不合逻辑的是,这些孩子 “听不明白” 的东西,我们不讲,难道是认为孩子自己某一天会顿悟吗?再难再复杂的问题,找好切入点,把握住用词,多加几个比喻,附上肢体语言,孩子大可听得明白的。你甚至会开始佩服自己孩子的理解能力。
  我就有那么一次,两岁半的Rebecca让我解释:蝴蝶是从哪里来的。我就把卵虫蛹碟的变态过程给她讲解了一遍,然后问了一句:“你听明白了吗?” 她竟然说听明白了,但究竟怎么个明白法,我无从知晓。过了两个月我们家恰巧飞进来了一只蝴蝶,Rebecca指着它问我:“妈妈,它以前是一只虫子,对不对?“
  Rebecca一直没有放弃搞清楚 “为什么今天是星期三” 这个问题。最终她从爸爸那里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因为昨天是星期二,明天是星期四,世界上所有的人一起讲好了,按照顺序来,所以今天就是星期三。
  有什么,都和孩子说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