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茄的适用症状及使用方法

 HH老牛 2017-07-17

1.腮腺炎(痄腮)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白毛夏枯草18.8克、鸭公青30克、忍冬叶15克、有骨消根15克。

      使用方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服5日,或炖青壳鸭蛋服。

      2.急、慢性肝胆炎,甲、乙型肝炎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山栀根18.8克、白花蛇舌草18.8克、黄水茄18.8克、钮仔茄18.8克、狗头芙蓉18.8克、茵陈11.3克、冰糖18.8~37.5克、山九层塔根30克。

      使用方法:水8碗煎3碗,去渣,加冰糖炖溶化后,当茶饮。

      3.湿热黄瘕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白茅根26.3克、蚊仔烟草30克、山栀根15克、咸丰草18.8克。

      使用方法:水5碗煎2碗,分2次服,服7~10日。

      4.跌打损伤

      中药配方:鲜刺茄18.8克。

      使用方法:捣烂取汁外敷伤处。

      5.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大叶桉叶15克、黄荆子9.4克、十大功劳叶7.5克。

      使用方法: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或单用刺茄根11.3克,水煎服。

      6.睾丸炎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苦藏根15克、铁马鞭30克、紫背草30克、小茴香11.3克。

      使用方法:水4碗,加青壳鸭蛋2个,共炖剩一碗半,分2次,饮汤吃鸭蛋。

      7.风湿腰腿痛

      中药配方:刺茄根18.8克、稀签草15克、威灵仙11.3克、骨碎补15克、桑枝18.8克。

      使用方法:水煎服。

      8.小肠气(疝气)

      中药配方:刺茄果3个、川栋子3个、荔枝壳5.6克、小茴香根7.5克。

      使用方法:将刺茄果及川栋子切成两半,用盐水微炒,然后加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服5~7日。

      9.指头疔(外用方)

      中药配方:鲜刺茄30克、鲜木芙蓉18.8克(全草均可)。

      使用方法:先将两药洗净,捣烂外敷患部,每日换1次药。

      10.小儿惊厥

      中药配方:刺茄叶3.8克(洗净)。

      使用方法:水1碗煎剩半碗,分3次服。

      11.黄水疮(脓疱疮)(外用方)

      中药配方:刺茄果5个(烘干研细末)、菜油适量鸟不宿30克、鼠尾癀18.8克。

      使用方法:将刺茄果末适量,调菜油外敷患处,每日3~5次。

      12.肝硬化腹水

      中药配方:剌茄果11.3克、白英11.3克、杠板归18.8克。

      使用方法:水煎2次服,或刺茄种子7.5克炒黄研末服。

      13.胃痛、胃炎

      中药配方:干刺茄根37.5克、木香18.8克。

      使用方法:研细末,每次服1.1克,小孩用1分。

      14.扭伤、挫伤

      中药配方:鲜刺茄18.8克、鲜韭菜根18.8克、鲜姜黄18.8克。

      使用方法:共捣烂外敷伤处。

      15.消肿止痛、退癀、同肝

      中药配方:鲜刺茄头60克、米酒6瓶。

      使用方法:先将鲜刺茄头洗净,去水分后,放进酒瓮内,倒人米酒,浸泡4个月,使用时将药液擦皮肤肿处,可消肿止痛;若欲饮服,每次饮10~30毫升即可,勿当补药酒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