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液方面疾病不好治疗,农村的小野果竟可调理血液!

 巴翠 2017-07-17

紫珠,又名白棠子树、紫荆、紫珠草、止血草为马鞭草科、紫珠属落叶灌木,株高1.2米至2米左右,小枝光滑,略带紫红色,有少量的星状毛,单叶对生,叶片倒卵形至椭圆形,长7厘米至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疏生细锯齿。聚伞花序腋生,具总梗,花多数,花蕾紫色或粉红色,花朵有白、粉红、淡紫等色,6月至7月开放。果实球形,9月至10月成熟后呈紫色,有光泽,经冬不落。

紫珠具有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主呕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牙龈出血;崩漏;皮肤紫癜;外伤出血;痈疽肿毒;毒蛇咬伤;烧伤。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

下面是关于紫珠的一些中药方剂,喜欢中药的朋友可以收藏;

1.治咯血:干紫珠叶末1.5~2.1克。调鸡蛋清,每4小时服1次;继用干紫珠叶末6克,水煎,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2.治肺结核咯血,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紫珠叶、白及各等量。共研细粉。每服6克,每日3次。(《全国中草药汇编》)

3.治胃溃疡出血:紫珠叶12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4.治衄血:干紫珠叶6克,调鸡蛋清服;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福建民间草药》)

5.治拔牙后出血不止: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福建民间草药》)

6.治子宫功能性出血:紫珠叶、地菍、梵天花根各30克。水煎,加红糖30克。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连服数日。(《浙江药用植物志》)

7.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珠叶、猪殃殃、细毛鹿茸草各15克,地菍、栀子根各30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8.治创伤出血:鲜紫珠叶,用冷开水洗净,捣匀后敷创口;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撒敷,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福建民间草药》)

9.治跌打内伤出血:鲜紫珠叶和实60克,冰糖30克。开水炖,分2次服。(《闽东本草》)

10.治扭伤肿痛:紫珠草叶30克,鹅不食草30克,威灵仙15克。水煎服;或加松节油共捣烂外敷患处。(《青岛中草药手册》)

11.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紫珠叶、紫金牛各15克,秦皮9克。水煎服,每日1剂。(《全国中草药汇编》)

12.治赤眼:鲜紫珠草头30克。洗净切细,水2碗,煎1碗服。(《闽南民间草药》)

13.治痈肿,喉痹,蛇虫、狂犬等毒:紫荆(紫珠)煮汁服之,亦可洗。(《卫生易简方》)

14.治阴道炎,宫颈炎:150%紫珠叶溶液,每次10毫升,涂抹阴道,或用阴道栓,每日1次。1星期为1疗程。(《全国中草药汇编》)

15.治瘰疬,甲状腺肿大:杜虹花根60克,三桠苦根15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