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永建书法 李永建书法的天意之象
杨青云
进入书画这个圈子说长不算长,说短也不知不觉五年多了。便经常有老乡提到一个特别的书法家叫李永建。说李永建的特别是源于书法家用墨的另类与奇特,李永建是“采用七彩陨石粉末研墨而‘泄露天机’,配置石陨石雕刻的天砚及印章,书写出来的书法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书’。” 著名陨石收藏家、鉴赏家杜全山这样写李永建:本人酷爱天赐陨石而不懂书法,第一次偶遇李永建书法之中,瞻星揆地的我就被深深吸引着了。李永建的书法风格独特,如行云流水,亦幻亦真,酷似天赐陨石,神秘莫测。相遇相知,李永建也喜欢上了收藏陨石,不仅悟出了天外来客的神秘莫测,进一步把天赐与书法熔融,使其蕴含着一种宇宙能量,让人回味无穷。陨石来自茫茫太空,神秘莫测,它包含着丰富的太阳系天体形成演化信息,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载体。古人曰:“天机不可李永建”,然而,李永建采用七彩陨石粉末研墨而“泄露天机”,配置石陨石雕刻的天砚及印章,书写出来的书法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书”。陨石,可谓是一本读不懂的天书,书法文化揭示了它的魅力。目前,陨石书法家李永建名扬天下,在国内陨石界,星友以求得一幅天书而感到祈福纳祥…… 在河南中原称李永建书法为名副其实的“天书”,这不算奇怪,这是有处出可查的说法。致于李永建的“天书”书法有何特点?有何可以泄露的天机?那另当别论。关于网上或媒体上报道的“天书”书法,据笔者所知有影响力的可能数韩美林的“天书”为世人所赏识认可。有媒体称韩美林的“天书”为最高境界,我本人也写有关于韩美林“天书”的解读文章,其实说到书法的最高境界乃“有法为无法,有限为无限”, 韩美林的《天书》做到了这一点。那么,现在来解读李永建天书书法,随着当下收藏陨石热的渐渐升温,而且一浪高过一浪,一发不可收拾!因为杜全山对李永建采用七彩陨石粉末研墨的天书书法推波助浪,天书书法又一次为世界所重新认识!更值得庆贺的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李永建以七彩陨石粉末研墨的文化元素而写成所谓的“天书”是与韩美林“天书”不可同日而语。 而李永建的天书明显是带有“天”意的玄学色彩,从古至今,书家将以往书法家、书法品评、书法作品、书法理论进行大总结大梳理,推出了精华,摒弃了糟粕。用手写我心,凸现天意之精之确,无人可与比拟。从这个意义上说李永建的天书书法,立意之新之深绝无仅有。也有论家说李永建的天书是神奇的,更是神秘的,充满了天地自然与人之间的玄机、神思与妙趣。按书家本人的说法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这里书家所指的“万物之情”,也许更多的是以自身为视角,省视认识判断天地事物,在原始的视野中,观察天地与人的生活关系。李永建的书法如同他的人格,活泼而不失规矩,潇洒却不落入俗气,自然中蕴涵着严谨,苍劲间流动着是一种情怀浓浓的神灵对话。书写形变却不异化汉字结构,作品风格传承着古韵之气所探求宇宙自然玄机的奇思妙想,微妙玄通的天道与地理。蕴涵了中华民族七千年沉淀的天书文化,创造的文明与哲学智慧。 本人时常把李永建的书法保存在手机屏幕上,手指滑动着每个字符,触摸到是一种书法创新求变的历程,也是道家先哲玄想自然天地的原始宗教哲学符号。书家因严谨而风格呈现出规范化的那份洒脱,彰显着他内心宁静和大气的流畅感,几近完美着让形式与内涵统一。让书写的线条字里行间流泻着古人的足迹,却很难掩饰文人心底深处的那份激情,无法遮蔽掉那种浓厚的文化情怀。无论你如何解读李永建的天书书法,因足够厚重又有人文气息。至少第一次看到这类天书书法我是震惊的,如李永建的天书《天赐》:天字上面的两横醒目与赐的贝如此搭配,神妙中彰显出一种豁然而静穆,质朴和厚重间飘逸着潇洒,变化而不失纯雅,点墨落笔收放自然,字形结构稳重而大气。《天问》的笔划体现着汉字的字与法度间的完美。所以书家往往融合进文字思想的原意,让书法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连同作品艺术溶解其中的厚重文化滋养,以及人文精神般的呵护。 李永建以天书文化的审美元素最终成就一种博学而厚重的学者型书家,虽然他的天书多以隶书的书体出现,却给人以—种新的视觉体验,以及潜藏在书家的思想中。它能够为人们解读的不是那些看来好像是文字的符号,也不是这些符号如象形文字那样表达出来的具体意义,而是在艺术形式上字里行间可体会出天书笔意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此书法可谓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因此,这种解读是超越文本艺术赏读的审美感动:它不注重解释,它不需要用解释便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它只是一直在寻找,寻找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它不试图还原天书的天意之妙,而它的“天意之妙”更多是用篆、隶、草、章,工用多变,延展了超逸入神才能将笔与心合一的审美旨能,而它所代表的是一种观念和精神,是着眼于寻求天与人、内与外、知与行的统一,并从中探究生命的潜能与意义。李永建天书的贡献不仅仅是对书法审美进行了研究,对书法的技法提出了理论要求,而且,它还体现了某些高深的哲学思想。它更重视天地自然与人的糅合力量。而这一糅合力量的美感与多面感受,是李永建天书艺术的之高境界。
杨青雲:笔名三道快枪。河南邓州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韶关市批评家协会理事。2014年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为多家书画媒体机构和中央级报刊聘为高级研究员、副主编、专栏评论家等,其主要著作有《二月河评传》、《范曾论》、《范曾之道》、《范曾新传》、《杨克新论》、《马新朝新论》、《蔡丽双新论》、《忽培元浅论》、《骆英诗学论纲》、《深圳天堂的凹陷才是底层的底》、《杨青雲论稿》《樱花结》长篇小说等。现为《范曾研究》杂志执行总编。范曾研究会会长。
|
|